1、1895年,两位文人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政治舞台!1895年公车上书请求变法18941894年年 成立兴中会成立兴中会开启革命序幕开启革命序幕强国初衷下的道路选择:从主张改良维新走向革命之路!维新志士 康有为革命之父 孙中山第第4 4单元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庚子新政”“清末新政”1901-1905年:清末新政1906-1911年:预备立宪“自救变法”1.1.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两大矛盾两大矛盾1901-1905年:清末新政1906-1911年:预备立宪皇族内阁部分阁员合影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13名国务大臣:8名满族阁员
2、,5名汉族阁员;满族阁员中皇族占5名。“立宪其名,专制其实”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新政”和和“预备立宪预备立宪”并没有解决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并没有解决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2.2.经济与阶级基础:经济与阶级基础:材料一:凡五年间(1903年1908年)报部注册之公司凡二百六十五,其资本总额138336760元,不可谓非一时之盛也。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8721872189418941895191118951911厂矿厂矿7474家家447447家家资本总数资本总数有有6 6年年百万以上
3、百万以上有有1414年年百万以上百万以上棉纺织资本数额棉纺织资本数额98629862千两千两2623226232千两(千两(19131913)材料二: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对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新式学堂、留学教育兴起革命派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不断传播重要阵地重要阵地: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上海和日本东京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3.3.思想基础: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式学堂中国留美幼童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的兴起4.4.组织基础:组织基础:时间:时间:1894年地点:地点:夏威夷檀香山性质: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目的目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发起人:发起人:孙中山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1898年兴中会会长杨衢云等人于日本的合照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团体团体时间:时间:1905年地点:地点:日本东京性质: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政治纲领: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动者推动者:孙中山机关刊物:机关刊物:民报4.4.组织基础: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
5、体和政党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政党政党1894年 成立兴中会1905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5.5.革命实践:革命实践:名称时间发起团体结果第一次广州起义1895年兴中会失败萍浏醴起义1906年同盟会失败镇南关起义1907年同盟会失败钦州、廉州起义1908年同盟会失败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同盟会失败黄花岗起义1911年同盟会失败武昌起义1911年共进会与湖北新军文学社成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进入高潮。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111
6、911年年4 4月月 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与妻书诀别书:“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也!”5.5.革命实践:革命实践: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革命:“不以死者无以图将来!”
7、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革命烈士林觉民6.6.有利时机有利时机:清政府调离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清政府调离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保路运动”1910年,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4国银行团借款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民间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
8、起二、辛亥革命的背景1.1.社会背景:社会背景:2.2.经济与阶级基础:经济与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3.思想基础: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4.4.组织基础: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5.5.革命实践:革命实践: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进入高潮。6.6.有利时机有利时机:清政府调离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清政府调离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辛丑条
9、约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新政”和和“预备立宪预备立宪”并没有解决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没有解决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尖锐。必然的革命,偶然的辛亥1911年10月10日革命花开武昌首义1.1.革命过程革命过程 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1 1)革命爆发)革命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经过一夜的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此后占领武汉三镇,武昌起义成
10、功。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立宪派与旧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潜伏危机!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2 2)革命扩张)革命扩张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形势图1.1.革命过程革命过程 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3 3)创立民国创立民国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
1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国名:时间:首都: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纪元:性质:皇帝尚未退位,北方尚未收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黎元洪民国纪年 改用公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1.革命过程革命过程 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内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
12、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末代皇帝溥仪(4 4)结束帝制)结束帝制1.1.革命过程革命过程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1.革命过程革命过程 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5 5)袁氏当国)袁氏当国施压施压攻攻陷陷汉汉口口 、汉汉阳阳政政治治讹讹诈诈军军事事威威胁胁外外交交孤孤立立经经封封济济锁锁革命党人革命党人立宪派和旧官僚立宪派和旧官僚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袁世凯袁世凯革命阵营革命阵营清政府清政府软弱妥协软弱妥协施压施压革
13、命果实旁落原因:原因:袁世凯威胁利诱;袁世凯威胁利诱;列强支持袁世凯;列强支持袁世凯;革命派妥协退让;革命派妥协退让;2.2.巩固政权巩固政权 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1 1)建立宪政)建立宪政 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第一章第一章“总纲总纲”,规定:,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第二章“人民人民”,规定:,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
14、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第三章“参议院参议院”,规定:,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规定:,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
15、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第六章“法院法院”,规定:,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2.2.巩固政权巩固政权 三、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1 武昌起义1912.2.12清帝退位1912.3.11临时约法1912.3.10袁世凯就职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16、责任内阁制目的: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评价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民主化的进步意义。(1 1)进步性:)进步性:(2 2)局限性:)局限性:因人设法,损害了法律的庄严性。(1 1)建立宪政)建立宪政 走向共和走向共和四、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1.性质:性质: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2.成功:成功:政治:封建专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风俗:革除了一些封建习俗和陋习,促进社会风俗的改变,推动社会变革。辛亥革命
17、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们获得了民主和自由的权利;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四、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1.性质:性质: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2.成功:成功: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风俗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3.失败:失败: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孙中山全集第七卷4.4.局限性:局限性: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群众;没有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第第4 4单元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三、历史意义二、革命进程一、革命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的背景(1)革命爆发(2)革命扩张(3)创立民国(4)结束帝制(5)袁氏当国1.性质2.成功3.失败(6)立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