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复习课复习课 一、通假字一、通假字 1.鼓瑟希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与,通“欤”,语气词。)二、词类活用二、词类活用 1.端章甫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后,名作动,落后。)4.赤也为之小小,孰能为之大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勇,形容词用作名词。)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三、特殊句式三、特殊
2、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状语后置)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四、重点虚词四、重点虚词 1.1.以以(1)以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以师旅(介词,用)2.2.如如(1)如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如五六十(或者)(3)如如其礼乐(至
3、于)3.3.亦亦(1)亦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4.4.唯唯(1)唯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5.5.而而(1)子路率尔而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而作(连词,表顺承)(3)非诸侯而而何(连词,表并列)五、重点实词五、重点实词 1.居居则曰 (居,闲居,平时在家)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3.加加之以师旅 (加,加到上)4.比及比及三年 (比及,到)5.且知方方也(方,道,是非准则)6.舍舍瑟而作作(舍,放下;作,起)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8.何伤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9.咏咏而归(咏,唱歌)10.吾与与点也(与,赞成)11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让,谦让)六、一词多义六、一词多义 1.1.方方(1)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方也(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2.2.尔尔(1)以吾一日长乎 尔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3.3.如如(1)如如或知尔(假如)(2)如如五六十(或者)(3)如如其礼乐(至于)4.为为(1)由也为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为之小(替)5.以以(1)以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以师旅(用、那,介词)(5)以以俟君(而,连词)6.言言(
5、1)亦各言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言何如(话,名词)情景式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两句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1.子
6、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两句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里也侧面看
7、出他的谦逊。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地说愿意多多学习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地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的句子是“,”。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8、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到“,”的目的。的目的。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地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地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是“非曰能之非曰能之,愿学焉愿学焉”。6.子路、曾皙、冉
9、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愿为小相焉。”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乎舞雩,咏而归咏而归”。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
10、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可使可使有勇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的目的。的目的。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五六十”。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暂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
11、,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这显示了孔子善于点拨诱导。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暂表达的观点的态度是“”。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暂的理想社会是在中,曾暂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莫春者,春服既成春服既成”情况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11.子路、曾皙
12、、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中,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千乘之国并且内外交困的国家治理得家治理得“可使有勇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何伤乎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亦各言其志也已。”这显这显示了孔子善于点拨诱导。示了孔子善于点拨诱导。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
13、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暂表达的观点的态度是中,孔子对曾暂表达的观点的态度是“吾与点也吾与点也”。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亲切、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毋吾以也”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地对待学生的态度。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释道:“”。16.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
14、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的原因是“,。”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1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释道:“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6.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的原
15、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19.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冉有表示,治理一个小国,他用三年时间,“可使足民”;至于礼乐教化则“以俟君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
16、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17、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
18、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考点:文言断句】下列对文中斜体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B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C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
19、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D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2【考点:古代文化常识】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记录他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是“四书”之一。B尺,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尺。此外,“丈”“寻”“仞”“咫”等都是古代长度单位。C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其代表作为道德经,又名老子。D侏儒,一般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文中特指表演杂技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3【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曾经
20、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都做得很不错,因此得以升任司空;后来他离开鲁国,但在齐、宋、卫等国并没有得到善待。B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带着马匹和童仆去周王室请教礼仪,又拜会了老子,并在离别时得到了老子的赠言。C齐景公害怕鲁国任用孔子,将来危及齐国,便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会盟,鲁定公毫无戒备,孔子却认为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事准备。D在孔子驳斥了四方之乐和宫中之乐后,齐景公受到触动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最终主动归还了郓、汶阳等以前侵夺的土地。4【考点:文言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2)君子有过则谢
21、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介词结构“以言”作“送子”的后置状语,“送子以言”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者,者也”表示判断句式,“好议人”是动宾结构,其前应断开,排除B。画线句意思是: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故选D。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尺”错误,应为“十寸为一尺”。故选B。3B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错误,据原文“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可知,应该是鲁人南宫敬叔和孔子同乘一辆车前往。故选B。4(1)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左右看看晏子与齐景公的眼色。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2)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却”,使动用法,使退下;第一个“去”,离开,第二个“去”,使动用法,使离开;“怍”,惭愧;“麾”,挥手。
23、(2)“谢”,道歉;“质”、“文”,形容词做名词,“朴实的行动”、“华丽的语言”;“谢以质”“谢以文”,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质谢”“以文谢”;“悼”,为动用法,为悲痛。孔子家境贫寒,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的京都洛邑。”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的京都洛邑询
24、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从周的京都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鲁定公十年(前500)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鲁定公准备乘坐车辆友好前往。孔子以大司
25、寇的身份,兼办会晤典礼事宜,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从前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礼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彼此馈赠应酬的仪式行过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齐景公说:“好的。”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身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盾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
26、时,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之人的音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左右看看晏子与齐景公的眼色。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景公说:“好的。”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急跑过来,一步一个台阶地往台上走,最后一个台阶还没有迈上去就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叫他们来个手足异处。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慌恐,告诉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又拿夷狄之人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