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郁达夫一、理清本文的脉络结构。二、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三、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学习目标目录页01020304第一部分:作者相关第二部分:初读文本第三部分:深入赏析第四部分:主旨归纳05第五部分:课后拓展情境导入秋秋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总是忍不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他们或是颂秋或是悲秋,于是有了一首首传唱至今的秋诗,你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的?还记得几首我们学过的有关秋的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
2、府滕王阁饯别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作者相关一、作者相关中国前文联主席夏衍: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 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4年8月创作故都的秋,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3、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郁达夫1896.12.7-1945.9.17 郁达夫1896.12.7-1945.9.17郁达夫语录: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穷人的享乐,只有陶醉在大自然怀里的一刹那。像你这样一个白脸长身,一无依靠的文学青年,即使将面包和泪吃,勤勤恳恳地在大学窗下住它五六年,难道你拿毕业文凭的那一天,天上就忽而会下起珍珠白米的雨来了么?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有饭吃,你这种定理,是从哪本书上翻来的?文学主张
4、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从1921年到1933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
5、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到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因此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揭示其社会意义。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二、初读文本二、初读文本 “故
6、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北平”,但是作者不说“北平的秋天”,说“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是作者全文描写的内容,是描写的核心;“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意境,题目明确而又深沉。题目释意1、槐树()2、扫帚()3、落蕊()4、蟋蟀()5、嘶叫()6、房檩()7、平平仄仄()8、廿四桥()9、一椽破屋()10、普陀寺()11、潭柘寺()12、譬如()13、颓废()14、鲈鱼()15、混混沌沌()ruhuishuiszhuztu ninlnchunpzhtul读准字音dn不远千里:混混沌沌:疏疏落落:没精打采:迁延顾步:解释词义不
7、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稀疏零落,非常零碎。表示事物某种属性比较松散林散。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回视自己动作的样子,有顾影自怜之意。听音朗读注意体会作者行文中蕴含的情绪,用适当的语速将作者对故都“秋味”的喜爱读出来三、深入赏析三、深入赏析三、深入赏析(1)分层次第一部分(1-2):通过比较指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第三部分(13-14):总结全文,前后呼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三、深入赏析(2)赏画面1,阅读第一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
8、故都的秋的特点?2,(311)段文章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请作概括。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庭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秋雨话凉图、清秋佳果图3,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自由朗读、思考,小组讨论。庭院秋景图庭院秋景图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
9、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第3段)21秋槐落蕊图秋槐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第4段)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寂静无人,独自徘徊,只有与自然交融;给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凄凉感觉,也流露了眷恋古都之秋的情怀。2
10、3秋蝉残声图秋蝉残声图“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第5段)几声秋虫的哀鸣,以动衬静,渲染了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心魂,加“浓”了秋味。秋雨话凉图秋雨话凉图(第610段)这部分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同时,在“秋语图”里加入“都市闲人”:“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他们的形象具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让我们在感受到作者所体悟的生活的淡泊的同时,也表露了他在谈到百姓生活时的愉快心情。这是他追
11、求闲适的平民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清秋佳果图清秋佳果图北方的果树:屋角、墙头、茅屋边上、灶房门口的那些枣树给人无声无息、静悄悄的感觉,淡绿微黄的颜色不艳丽,而“西北风”、“尘沙灰土”也给人以秋的深深的凉意。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小椭圆形的细叶淡绿微黄的颜色 (第11段)三、深入赏析(3)作对比题为“故都的秋”,可作者为何还着力去写南国之秋?写南国之秋的作用:对比、衬托,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喜爱。国北之秋陶然亭的芦花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潭柘寺的钟声国南之秋廿四桥的明月
12、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荔枝湾的残荷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上面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北国之秋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南国之秋
13、润 浅 淡 短烈 深 浓 久三、深入赏析(4)析特点,说情感1,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2,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烘托、对比手法。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巧用排比句,增强感染力。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寂廖、悲凉,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这篇散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主观方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
14、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歧视和屈辱;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4,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为什么作者却钟情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5,文中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如何理解此句?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无限喜爱,更让人读出了作者对“故都”北京的眷恋,和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四、主旨归纳四、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对故都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
15、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故都的秋作者的行文思路故都的秋总起分写总结(1)眷恋故都之秋(2)江南的秋天(3)庭院秋景(4)秋槐落蕊(5)秋蝉残声(610)秋雨话凉(11)秋果奇景(12)赞北国之秋(13)南国之秋比不上北国之秋(14)直抒胸臆清 静 悲凉抒眷恋之情寄冷寂之感记记 叙叙议论议论五、课后拓展五、课后拓展郁达夫文学创作阶段特色早期:1920年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
16、对革命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
17、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很深的个人印记。他在自己的散文中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郁达夫文学创作中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
18、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郁达夫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郁达夫的文学主张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郁达夫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