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第六章章 口语口语交际的基础训练交际的基础训练第一节发声原理及其训练第二节念读要领及其训练第三节听话指导及其训练第四节态势风度设计及其训练第五节心理素质要求及其训练第六节立体思维模式及其训练2概 要3第一节发声原理及其训练第一节发声原理及其训练发声能力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口语交际中说话人能否针对表 述内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合理安排高音区和低音区的关系,力求低音 区听得清晰,高音区不觉得刺耳,能注意保持自己音色的圆润和统一,不出 现前明后暗、忽明忽暗甚至讲到一半嗓子哑了的情况。常见有些人在训练中喜欢模仿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的语言表述风格,这是 一个失着。声音的高低强弱感觉完全可以在自
2、我对比中产生,而且一味的高 嗓门不一定就能获得强效果。所以,表述时应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安排适合自 己的嗓音条件,且能注意扬长避短,在自己的表述时间内形成“独立而有序”的效果,不要去和其他人(包括交际对象)作对比。4发声能力的第二层意思是,口语交际中能否流畅自如地运用普通话。我 国幅员辽阔,语言变化极为复杂,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无疑是一大优 势。它不仅有助于控制语言表述速度,还有助于抒发感情,当然也有助于交 际对象准确地理解表述意图,更有助于强化交际效果。发声能力的第三层意思是,交际者能否掌握较为正确的发声方法。有了 正确的发声方法,不仅表述时声音的持久力强,而且音色圆润、洪亮,穿透 力强(送
3、得远)。5当然,一般的口语交际,有时只是作几分钟的讲话,即使发声方法有毛 病,硬撑一下有时也就过去了。在当今的口语交际佼佼者中,专门受过发声 训练的也未必很多。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只是偶尔参与口语交际,那么,发 声方法是否正确,不值得多加注意,因为在短时间里,发声方面的毛病是无 法纠正的。但是,对于一个想在这方面接受系统训练,并且将以口语表述或交际为 职业的人来说,发声方法是否正确,就显得很重要了。尤其是对于未来的年 青一代,交际能力在个人竞争能力中,将益发显出其重要性。67古希腊的大演讲家德摩斯梯尼,为了练发声,练气息,他登上山顶,迎 风背诵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抒情段落。他还边登山,边朗诵;爬
4、一步,诵一句;越走越快,越诵越快。为了克服演讲爱耸动肩膀的毛病,他在屋脊 上悬两条绳索,下垂两把尖刀,自己立在两刀间进入演讲境界。他还曾留了 个半边蓄发半边剃光的阴阳头,以把自己关在地下室里练演讲,后来成为大 演讲家。据说当时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他的一篇演讲词,竟边读边说:“如 果我自己听到德摩斯梯尼的演讲,也会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派的领袖。”德摩斯梯尼的练声方法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是否适合今人效仿,姑且不 论,但这种苦学苦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训练模式:训练模式:()胸腹式呼吸,是利用深呼吸迫使横膈膜下压的方法,扩展胸腔,增 加气容量,把横膈膜作为气柱的支撑点,从而使整个发声有了根基,使声
5、音 有了立体感。()与此同时,尽力收缩小腹,利用小腹收缩的力量,控制气息,使其 保持在肚脐眼上下各约三厘米的宽度、环腰部一周的呼吸带中,使气息慢慢 从这里对外放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气沉丹田。()呼吸训练可采取如下三个步骤:吸气至满后,做短促的“噗、噗、噗”的无声吐气训练。注意声 带不要出声,体会欲吹去桌面上浮尘的感觉,保持腹部饱满,小腹收紧。吸气至满后,做“啊、咿、喔、呜”的单声训练,保持感觉同上。训练模式:()共鸣训练,可细而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发声训练和吐字训练。()发声训练可在前面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哼鸣”音的训练。具体 做法为先闭口发出“嗯”音,注意闭口发音时,让气息通过软腭后部,进
6、入头腔。这时气息如果流向正确,可发出较为明亮的“嗯”音,然后 逐步张开口(而口腔内仍保持发“嗯”音的位置)。这时,如果能做到“嗯”音不随嘴巴的开合而出现音色明暗的变化,则位置正确。()吐字训练,要求吐字准确、干净、坚实,归音到位,也即通常所说 的字正腔圆,要防止把字念“白”了。910训练说明:()人人都有声带,人人都有共鸣器官。若能够运用共鸣发声,则可 以使音色明亮、圆润,富有感染力,且能持久不哑;而不会运用共鸣发声,则不仅音量小、音质差,而且难以持久。一般说来,人们日常说话时,均 在无意识地运用共鸣器官,但是,倘能达到自觉运用,则会使发声能力出 现大的提高。()共鸣腔一般分为三处:头腔、口腔
7、、胸腔。头腔指硬、软腭以上的 部分(包括鼻腔),这部分属于高频泛音区,它使声音高亢、响亮;胸腔,指 喉部以下部分,这部分属于低频泛音区,它使声音浑厚、低沉;口腔,指喉 部硬腭以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鸣腔体(含咽腔),这部分属于中频泛音区,它使声音丰满、圆润、庄重。()“哼鸣”音的训练,意在将声音集中在口腔、头腔的共鸣区里。在这 一训练中,软腭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软腭过分上挺,气息多从口腔涌出,则声音欠明亮;软腭过于下坍,气息大量涌入鼻腔,声音会带有浓浊的鼻音,亦同样欠佳。()吐字训练在追求字正腔圆及共鸣圆润的同时,还要注意颈项姿势的 放松,下巴不能过于前伸或者内收。这些不正确的姿势都会使口腔失去弹
8、力,以致声音紧涩。()发声训练是一个寻求自我感觉的渐进过程。它的日常训练,不受时 间场所的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只是,要注意以自身条件为基础,侧重于 自然声区,中小音量均可以同样寻找感觉,以逐日训练能持久不哑为适中。11第二节念读要领及其训练第二节念读要领及其训练不言而喻,一个人的念读能力差,他就难以胜任与此有关的工作和任务。大自宣读文件、司法裁决书,小至阅读报纸、代读家信,其他还有诸如播音、朗诵等,没有哪一项能离得了念读。从另一方面看,即使口语表述已能出口 成章,无须再依赖文字底稿者,其能力的培养最初也无不起于念读。而且无 论是谁,其口语交际也不可能与念读“绝缘”,并且,人们实际上还会以其念
9、 读能力的强弱作为鉴定其口语交际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念读能力训练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可以具体训练的环节,主要有视觉“扫 描”的准确度训练、发声流利的快捷性训练和信息传导的灵敏度训练。视觉扫描首先注重于训练准确性,不能似是而非、丢三落四;其次要求 快速敏捷,过目不忘,不能看了半天还不知其内容之所以然。“一目十行”可 以说是对这种能力的最高赞誉。12训练模式:()指导教师于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训练单位,要求组长准备两份或三 份文摘类报纸(不得先给组内其他同学翻阅)。()课始,教师要求学生在教室内按学习小组分别聚坐,由组长向某一 同学出示一个版面,请他默读两到三分钟。()收回报纸,由组长和其他同学做“评
10、委”,要求阅报人复述该版面报纸 内容,可按阅读时间逐步提高要求。一般要求:该版共刊登了哪些消息(复述标 题),消息刊登的版面位置(可用笔大致画图)。高要求:每一条消息的基本内容。()组长更换报纸版面,要求下一位同学同样完成要求。()评定。限定时间内能基本复述者为合格,能准确还原者为良好,能 准确背诵出文内重要句子者为优秀。13训练模式训练模式:()按照汉字的音节构成与普通话四声声调,排列组合出全部音节,每 音节选一字。()以招呼位于米外的朋友似的感觉和音高、音量,逐步朗声读出。()发声要求:中气要顶足,共鸣腔打开,发声要求声母、韵母交代清 晰,发声时一字一顿,不连读。训练训练说明:说明:()此
11、项训练初始可在室内进行,最好由辅导教师在旁边检查。检查(或学生自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声时气息是否下沉丹田(呼吸带部 位有无向外挺胀感),是否有挺胸、耸肩、面部表情紧张等不良现象,是否字 正腔圆等,基本正确后可由学生外出自练。()学生可请同学或老师旁听筛选,以发声共鸣较为吃力而且与普通话 声韵偏离较大的字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单字音节饱满发声,训练强度较大,声带容易疲劳,学生可自我斟 酌安排每次的训练量。1415第三节听话指导及其训练第三节听话指导及其训练16听话训练对于反应的敏捷也是一种有效的推进。在训练中,要求听话人 对刚听到的文字材料立即作出规定的反应,并要求反应准确。可以说,此类
12、 训练如持之以恒,对于受训者而言,反应的敏捷性必将大有长进。听话训练为心理障碍的克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式。以高校学生而言,其文化素质均已不低,理解能力、机械记忆能力也都不差,但训练实践表明,由于过去缺乏口语表述方面的系统训练,大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有不少学生,同一番表述内容,坐在座位上表述、在原座位站立表述、走上 讲台当众表述,三种表述方式三种水平表现,一般以坐着表述为最佳,而以 走上讲台当众表述为最差,其原因则在于心理障碍的干扰。听话训练,实质 上也属于一种无充分准备时间的当众口语表述,这一形式对于心理障碍的克 服确实具有较为明显的效用。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听”与“说”可以说是其两
13、大主干环节。如果说,“说”是为了向外部发布信息,那么,“听”则是为了接收信息。“发布”与“接收”在这里构成了一对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在某种意义 上,“听”是为了更好地“说”,听得准才能说得好,“听”服务于“说”,表 现为对对方表述内容的准确理解,并为听话人的言行反应提供依据。不能想 象,一个听话能力很差的人,能同时是一位口语交际的高手。听话能力随着人们各自文化素质的不同,以及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等的 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层次性,而听话能力的层次性是人们口语表述水平差异的 主要成分之一。一般而言,具有高层次的听话能力的人,能够对低水平的口 语交际表示理解和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低层次的听话能
14、力对高水平的口语交 际则往往难以理解,并且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一个人要想成为口语 交际方面的佼佼者,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听话能力。17听话能力的提高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听话能力,其提高过程可 以延及人的一生,可以在自觉状态下有意识地进行,也可以在不自觉的状态 下无意识地潜移默化。除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外,听话能力的提高,不仅包 含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方面的感知和积累,而且包括对交际对象表述内容 的辨析。这种辨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即题内话与题外话 的辩证统一,正确话与错误话的辩证统一,真情话与违心话的辩证统一,友 善话与牢骚话的辩证统一。狭义的听话能力提高,是指在口语
15、交际训练过程中的一种训练行为。这种训 练,主要是培养人们对于外部信息传导在交谈瞬间的接收、储存及辨析、理解 能力。1819训练说明:()政论性材料比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其他文体的记忆难度更大,较适合高等院校学生。()学生在听读时不得笔录。()该项训练要求被试学生瞬间思想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一般无法 长时间坚持,为使学生在被试时发挥最好水平,除被试学生外,未轮到的学 生可以在教室内看书、写信等,但不得出声,不得走动,不得对被试学生有 任何提示。()从教学实践看,该项训练的机械记忆难度不是很大,常常在教师读 完第二遍后,就已有一部分学生可以背诵复述了。但问题在于,一旦点名让 某学生起立背诵复述
16、,能较好地完成者少,而坐着的不相关学生能背诵者众,二者相比,不难看出心理障碍的干扰之大。所以在训练中,教师应注意引导 学生一方面集中注意力,一方面放松情绪,以消除心理障碍的干扰。训练模式:()教师任选一部政论文选或文集,按学生序号逐一要求同学听读。()教师慢速朗读三到五行文字(初始训练三行为宜,对优秀者可增至 五行),连读三遍后,请被试同学起立,背诵复述全部文字内容。训练说明:()政论性材料比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其他文体的记忆难度更大,较适合高等院校学生。()学生在听读时不得笔录。()该项训练要求被试学生瞬间思想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一般无法 长时间坚持,为使学生在被试时发挥最好水平,除被试
17、学生外,未轮到的学 生可以在教室内看书、写信等,但不得出声,不得走动,不得对被试学生有 任何提示。()从教学实践看,该项训练的机械记忆难度不是很大,常常在教师读 完第二遍后,就已有一部分学生可以背诵复述了。但问题在于,一旦点名让 某学生起立背诵复述,能较好地完成者少,而坐着的不相关学生能背诵者众,二者相比,不难看出心理障碍的干扰之大。所以在训练中,教师应注意引导 学生一方面集中注意力,一方面放松情绪,以消除心理障碍的干扰。2021第四节态势风度设计及其训练第四节态势风度设计及其训练态势风度通常是指口语交际者在其交际过程中,或者说,在“说”和“听”的过程中,以身姿态势、眼神表情等在有意或无意之中
18、显现的意图、倾 向。由于态势语也有着目的或明晰或模糊、情感或浓或淡等多方面的差别,所以,它与口语交际中的话题主旨也就出现了一个相互协调和吻合交融的问 题。也就是说,态势语虽然不能等同于表述语言,并且,也不像语言表述那 么内涵明晰,但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对口语交际效果的增强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其效果产生某种干扰和破坏作用。口语交际的不同类型对态势风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相对要求比较严 格,如演讲与交谈,有的相对要求比较宽松,如朗读和辩论。而其中,又因 话题的不同、人际关系的不同以及语境的不同,对态势风度的要求出现具体 而细微的差别,因此,态势风度的训练有时很难提出一种大一统的模式,而 只能提
19、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建议。这里,拟选择演讲和交谈作为单向表述与双向交流的代表形式,并据此 提出口语交际中对态势语的原则性要求和训练建议。2223演讲者在台上的站立姿势,与身姿的美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初次登台者 常常不知如何站,因此,一个半高的演讲台,对于初次演讲者来说,具有保 护作用。由于身体的下半部被遮挡了,而且双手有时还可以支在讲台上,所 以心理压力会大大减轻。但是,一些较大型的演讲比赛,常常不设演讲台(这也带有评估站立姿势的意思)。这时,站相如何,对演讲的总体效果就有 重要意义了。有时舞台高于观众席,演讲者的双腿与会场前排听众的眼睛处 于同一条水平线或略高的位置上,众目睽睽,再加上灯光,更
20、惹人注目。站在台上,忌讳双脚平行,或左右叉开,忌讳全身重量相等地分落在两 只脚上。这种姿势,重心居中,固然显得很稳,但呈现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很呆板,缺少美感。舞台上站立,一般宜取丁字步,两腿不要紧贴在一起,前后交叉距离不宜过大,也不宜明确规定,略有点意思即可。同时,要注意 把全身重量始终只放在一只脚上,而另一只脚虚设,能保持身体平衡,不至 于左右摇晃就可以了。在演讲过程中,重心可以前后脚稍作移动(防止姿势 僵立),但不要在台上踱来踱去。两手不做动作时自然下垂,微微弯曲。初上 台者如觉得双手放不好,感到别扭,可一手拿着书之类的东西,另一只手自 然下垂,这样还可以形成一种不对称美。24第五节心理素
21、质要求及其训练第五节心理素质要求及其训练心理障碍其实也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如初次当众口语表述,怕万一 表述不成功当众“坍台”,怕表述内容会引发不同看法和非议,怕在公众面前 自身形象“不佳”等。种种因素,其实质却是一致的:引发心理障碍。它起 源于表述者自身的心理活动,是对表述成功自信心不强的必然产物,是人们 给自己的表述成功设下的一道障碍,进而言之,因心理障碍导致的口语表述 不成功,其实也是自己造成的失败,或者说,是自己打垮了自己。正如一个人因为心理障碍(比如“害怕”)而不敢乘坐飞机,只能通过乘 坐飞机才能逐步克服一样,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只有在口语交际的训练 实践中才能逐步消除。据报载,在
22、距离日本东京不远的富士宫市,有一所经理学校,该校以对 学生进行严格而系统的训练著称于世。其中有一项训练,即学校要求每个学 生都必须不怕“当众出丑”,做几件看起来十分尴尬的事。譬如,在此要求 下,就有学生西装革履地肃立在富士宫市火车站前的人行道上放声高唱该校 校歌,并且按照规定,还必须要使几十米以外的教师听到。2526心理沟通语言具有探测性、多样性与多次合成性等特点。探测性,是指对方心理尚未可知之时,为探测对方心理,运用语言所作 的由远及近,由与对方无关而逐渐向与对方有关的话题的延伸。它通常是指 了解、打听有关情况,并借助双方共知的人和事挑起话头,以及向对方嘘寒 问暖之类的语言,为对方敞开心扉制
23、造氛围。多样性,是指在心理沟通过程中,语言在表述形式方面的多样性。如同 为询问、打听,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或以退为进,或以守为攻等,目 的在于设法使对方接过话题,进而实现“心理相容”。多次合成性,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谈话者仅凭一次语言交流难以实现心 理沟通(如一方对另一方有陌生感与戒备心理、不信任感与防范心理等),而 需要通过两次乃至多次交谈才能实现心理沟通。心理沟通语言的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了在心理沟通过程中,表述者自始 至终都离不开对对方心理的剖析掌握。比如,针对对方的具体情况,选择什 么样的探测性语言有助于促使对方敞开心扉;选择哪一种表述方式,更可能 使对方接过话题而不是避而不答;一次交
24、谈没能实现心理沟通,怎样留下话 头,并使其为对方所接受,以便于下一次再交谈时能有所进展,而不是“原 地踏步”等。这些又构成了成功的心理沟通语言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对对方 心理的贴近性。27心理转换,首先作用于以“心理不相容”为其特点之一的辩论。任何一场辩论与争执,表述者的目的,都在于改变双方心理不相容的状 态,都在于争取对方观点、立场和对抗心理的转变,而由心理不相容到心理 相容的转变,语言方面主要还是要靠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当双方心 理转为“相容”时,争辩的目的就接近于实现,争辩本身也就可以结束了。但“心理转换”又不仅出现于辩论过程中。以交谈而论,一般而言,双 方的心理常常是相容的,那么是
25、否就因此而不需要“转换”了呢?未必。譬 如交谈中,一方向另一方谈理想,谈抱负,另一方也赞成,但就是不想作出 应有的反应。从双方心理态势来分析,虽然相容,但其中的一方反应显得消极、被动,而双方既然展开交谈,根本目的还在于说服对方,提高对方,因 而,即使在交谈中,也还是存在着一个使对方心理态势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换的问题。不妨再去考察单向表述,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不论是作演讲,还是作报 告,其目的总在于说服他人,使其原有心态发生转变,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因此,在成功的单向表述中,双方心理态势的总体发展趋势仍是:(开始时)心理相容或不相容(借助)心理沟通(实现)心理转换。训练模式:()要求学生
26、以自己为对象,写一篇心理分析报告。()分析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的某一个性特点为侧重点(如不爱说话、不爱与异性同学交往等),或作深入剖析式,或作上溯寻源式的心理分析,并 写成文字表述稿。()教师按点名册,要求学生逐一上台,将此心理分析话题转换成口语 表述训练,针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当众进行心理分析。训练说明:()每一同学表述时间不得少于分钟,不得多于分钟,超时由教师 中止,并酌情降等。()心理分析是口语交际训练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对自己与他人进 行心理透视与鉴别、交流双方心态剖析与鉴别以及心理转换的基础。()心理分析要求有针对性地对理论灵活运用,要求能解决口语交际中 的实际问题,反对教条式的、贴标签
27、式的生搬硬套和对号入座。28训练说明:()拈阄同学(被动方)的“心理模式拟定作业”由同学于课后完成。()教师所拟题目模式例:班主任公布班级“三好”学生名单,全班同 学鼓掌通过,但有一人(取题者“演”此人,即“被动方”)始终无动于衷。()根据题目内容,要求取题者拟定一种心理模式。如上例,取题者可 拟定如下心理模式:或是不服气(自己没选上),或是抱不平(选得不公平),或是无所谓(与我无关)等。以作业形式交给老师。心理模式可以拟得刁钻 古怪,让人难以捉摸,但要合理,本人要能讲得出一番道理。()被动方同学所取的题目与拟定的心理模式,均须对主动方同学保密,由教师在第二次上课时(被动方同学已完成“心理模式
28、拟定”)向其公布题 目,并由其在不知被动方“心理模式”的情况下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判断。2930第六节立体思维模式及其训练第六节立体思维模式及其训练训练目标:培养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传统观念的批判、继承能力。训练模式:()本训练采用学生轮流登台发表“反弹琵琶”式演讲的训练方式。()由教师框定命题方式,学生自由命题。教师规定,学生须以一部成 语词典为主要对象,从其中筛选出一个成语,针对其观念已显得陈旧或传统 理解原本就欠准确之处,反其意而立论。()逆向论证由传统释义、情节复述、逆向辨析、新意立论等四个部分 合成。训练说明:()高水平的口才应用要求表述者能从一般人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现象中 发现
29、谬误、不足之处,或能从传统认为错误的观点和现象中发现真理的成分。其形成特点表现为对传统思维模式作逆向思考。比如,传统思维模式为由“因”至“果”,逆向思维则表现为由“新因”至“否定旧果”,或由“新果”至“否定旧因”,鲜明地表现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随着“批判”的完成,一 个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全新的结论往往就形成了。31训练目标:训练在听话过程中的快捷反应能力,训练与他人进行不同观点的即兴交 锋能力。训练模式:()该项训练为“逆向思维训练”的延续或增补,其形式为,演讲人在 讲台上当众就某一成语发表“反弹琵琶”式的逆向思维演讲,台下的听众立 即作出驳斥。()驳斥采取“围攻”的形式,即台下的听众以自由发言
30、的形式围攻逆 向思维演讲者。()该项训练为强化“逆向思维训练”效果而增设,在教学训练中,是 否进行该项训练,由指导教师根据训练时间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训练说明:()台下听众在此项训练中如欲发言,则只能是进行“围攻”,不可对演 讲的观点表示赞同。()听众(即“围攻者”)在此项训练中,要注意学会在演讲人表述的同 时,对其表述内容进行快捷分析,力求发现其论证阐述中的不足与疏漏,并 在其演讲结束时,立即发难。()听众如果一时未能发现演讲者的不足与疏漏,则可以诡辩式地运用 偷换概念、偏离话题等技巧进行“纠缠式发难”,努力使演讲者难以自圆 其说。()演讲者在此“受围攻”过程中,要努力使自己冷静,应答快捷,语 调平稳。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