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2475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政治文化与意识第一节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内涵政治文化的内涵一、政治文化的概念一、政治文化的概念第一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阿尔蒙德公民文化:“政治文化,一词中所包含的文化概念与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之中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有差别,“我们仅仅是使用文化概念许多含义中的一种,即对社会对象的心理取向。当我们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被内化于该体系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体系”。在其另一本代表作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第二版中,他进一步将政治文化明确定义为“是

2、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路辛派伊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存在的一个主观的政治领域,它给予政体以定义,给予制度以纪律,给予个人行为以社会关联。第二种观点第二种观点是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它不仅包括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同时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中系统化了的旨在对政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或描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第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前两种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是观念性的政治文化,除此以外,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质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是政治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一种实体性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民族、国家

3、、阶级和集团所建构的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体系以及人们关于政治现象的态度、感情、心理、习惯、价值信念和学理论的复合有机体”。理解政治文化的概念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治文化的概念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第二,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四,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二、政治文化的内容二、政治文化的内容 1政治认知性成分 2政治情感性成分 3政治评价性成分三、政治文化的类型三、政治文化的类型1 1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2 2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

4、文化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狭隘型狭隘型还没有发育成成熟的政治共同体,缺少专门的政治角色的分化,社会成员没有独立于他们地域性的宗教和社会取向的政治取向。对于政治体系的整体以及体系内的权威、制度和规范等,社会成员没有或缺乏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更谈不上对体系内的决策及决策的实施施加影响。顺从型政治文化顺从型政治文化是指政治体系的成员对政治体系中的角色、结构、权威、规范以及自己在体系输出方面的责任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对于政治体系输入方面的取向以及社会成员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却非常低。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作为整体以及体系的输入方面

5、和输出方面都有强烈而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对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3 3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文化是指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于政治体系以及体系内的政治权威和权威人物合法性的政治倾向。它包括社会成员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对体系内的政权及权威人物的支持与反感等。过程文化过程文化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过程的一整套倾向。这主要包括体系内成员对自己在政治过程中的影响力以及对自己同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看法。政策文化政策文化是指政治体系的成员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即在选择什么样的政治行动来实现社会所要达到

6、的意图或目标的问题上,政治体系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倾向。亨廷顿尽善型文化和工具型文化。四、政治文化的功能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 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意识形态的涵义与特征一、意识形态的概念一、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某一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二

7、、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1 1现实性现实性 2 2总体性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这些意识形式至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这三种意识形式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着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进而最直接地捍卫着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2)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这些形式的意识与政治现实的关系不如第一层那么密切,但是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社会成员政治心理的形成。(3)哲学、宗教。这是离政治现实最远的意识形式,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宗教影响人

8、们的信仰和行为,抽象的哲学则是意识形态的灵魂。3 3阶级性阶级性 4 4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 第一,意识形态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第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四,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5 5依赖性依赖性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及新保守主义是其主要的代表。1 1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洛克是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一的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是不可转让、不

9、可剥夺的。洛克还提出有限政府论和分权理论。边沁密尔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主张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政府不干涉私人经济活动,坚持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与个性自由等。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格林、霍布森等,他们以“公共福利”观念为理论核心,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调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美国的布兰代斯、杜威、罗斯福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他们提倡国家干预,反对放任主义。与早期自由主义不同的是,新自由主义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提出新的自由观,二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个人主义。)新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割,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自我不能脱

10、离社会而孤立存在。杜威认为:“这样的自由主义知道个人不是确定的、现成的东西。它是培养出来的东西,它不是孤立地培养出来的东西,而是通过物质的和文化的情况的协助与支援而培养出来的东西。”他还要求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个人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来创造和维护自由。(2)积极自由观)积极自由观。新自由主义主张积极自由,认为一个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他发展自己潜在能力并对社会福利有所贡献的前提下,这种自由才是一种权利,才是“积极的自由”。“我们所珍视的自由,是全体共有的做有价值之事或享有价值之物的一种积极的权力或能力,一种通过相互帮助和保证而人人得以行使的权力。”积极自由目的是使一切人根据社会公

11、益去思考和行动,既要满足个人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3)积极国家观。)积极国家观。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维护自由的工具,是实现公民自由和平等的手段。“自由得以继续存在的唯一确实的屏障,就是一个坚强得足以保卫人民利益的政府,以及坚强而又充分了解情况足以对政府保持至高无上统治的人民。”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由传统自由主义不干涉主义转变为于涉主义,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4)经济上的自由平等是政治自由的保障,没有经济上的自由、平等,就没有政治上的自由。“由于经济上的不平等,一度赢得的政治上的平等已经失去意义。少数人的手显然已经几乎全面掌握着别人的财产、别人的金钱、别人的劳动、别人的

12、生命。对于我们许多人来,生活已不再是自由,自由已不再是现实的,人们已不再能够追求幸福。”因此,为了保护个人自由权利,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建设“福利国家”,从而使人们享有经济上的安全、自由与平等。(5)强调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避免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专制,防止国家对自由的侵犯,这样,国家与个人关系才能更加和谐,个人自由才能得到更切实的保障。7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提出公正的正义原则,正义原则是罗尔斯全部政治学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人与人的联合体,在这个群体中,人们共同的生活需要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但是,人们之间利益既有一致,又有冲突,为此,必须选择制定

13、一个公平的原则。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以承认和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按照正义原则来协调各种社会的利益矛盾,维护现存政治制度。2 2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大革命时代。18世纪末英国的埃德蒙柏克被公认为现代保守主义思想的鼻祖,他于1790年出版的法国革命感想录被后世的保守主义者奉为经典。柏克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仇视法国大革命,把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归结为不切实际的启蒙哲学;认为任何改革都应以不摧毁现存社会的稳定为前提;宗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人是不平等的,人的本性是恶的。保守主义在19世纪得到继承与发展,主

14、要有三个不同学派:法国的保守主义、德国的浪漫派、英国的温和派。这时期思想观点主要体现为反对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学,强调历史与社会现实对个人自由的制约关系。进入20世纪以来,保守主义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很大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由于不能跟上时代的剧烈变化,遭受挫折;战后到 60年代末,与法西斯运动有牵连,处境进一步恶化;60年代末以来以新保守主义面目出现,在理论和实践双重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60年代末以来,新保守主义吸收了当代自由主义某些成分,主要代表人物有莫汉民、贝尔、弗里德曼、克里斯托尔、亨廷顿等,其中贝尔的影响最大。新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比较完全完整的意识

15、形态,其基本思想有:(1)社会发展理论。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独立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按科技、工业发展水平程度,把社会形态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在这里科技的作用超过阶级和经济作用,私有制将逐渐丧失作用,资本主义会自行消失,社会矛盾已经消除。可见,新保守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进而否定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即社会发展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强调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2)新阶级统治论。所谓“新阶级”,就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阶级”,包括科学家、学者、企业家、工程

16、师、技术人员在内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阶层。新保守主义认为由于科技在后工业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相应地,社会的统治者应是掌握最新知识和智力技术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工程师等,知识成为权力的基础,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因此,贝尔指出:“要看清一种新的正在出现的社会制度关键问题不仅是新的权力基础以财产为标准或者政治标准移到知识,而且是知识本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3)民主观。在新保守主义看来,60年代、70年代美国民主主义已发展到极端,民主泛滥,结果造成思想大混乱。现代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民主的混乱包括两个方面:政府活动的膨胀和政府权威的下降。民主的混乱进而对政治体系的功能)一生

17、了严重的后果。”为了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的职能,需要节制民主,对民主进行限制。“如果民主在一个更为平衡的状态下存在,其寿命会更长久一些。”有节制的民主是民主制度正常运转的基础。(4)平等观。新保守主义认为平等是指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唯一现实可行并对社会有益的原则,机会平等并不要求平等的结果,相反,它总是意味着结果的不平等。他们指出,应该承认人的体力与智力、品德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自然造成的。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基础上,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才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地位,政府按照从事不同的职业给予不同报酬并赋予不同的权利,这是社会公正的体现。社会是划分等级的,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贫者与富者,这是

18、自然不可避免的。他们主张社会应由才智超群的精英来统治。新保守主义在70年代8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这是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动荡的产物。新保守主义宗旨是巩固和加强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它的理论观点与统治阶级制定的内外政策有密切关系。80年代初,“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的兴起是新保守主义在现实政治领域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一种带有浓厚的政治实践色彩的思想体系,新保守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强调资本主义在价值上的合理性,抨击福利国家政策,主张在价值观上,向“正统”的谈不主义回归:在经济理论上,以“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政策代替“凯恩斯学派”,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充

19、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个人的作用,让企业自由发展,限制国家对经济领域的直接干预;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提高政府威信;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强硬路线,带有强烈的反共意识正如霍罗威茨指出:“新保守主义的全部带有偏见的努力,实际是认为同共产主义政权进行战争不可避免”。在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英国保守主义政治家邱吉尔就是以反共、反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早在20年代,他就公开敌视苏维埃政权,主张把布尔什维克“扼死在摇篮里”。新保守主义支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以“民主、自由、人权”为口号,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全面渗透。可以看出,新保守主义已成为当代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反共、反社会主义的主力。

20、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五、民族主义与国家政治五、民族主义与国家政治1 1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它是作为资产阶级的一种思想工具和现实运动而产生的,是一种近代的历史现象。一般认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是民族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代民族主义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形成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揭开了近代民族主义诞生的序幕。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的自由,本质上可以是人们争取信仰自由的运动,这最终导致了信仰的多元化,人们的忠诚开始由神圣的天国转移到世俗的人世,开始认识发现生存于其中的民族共

21、同体的民族情感更为增长。文艺复兴另一重要贡献是形成绝对君主制的世俗国家概念。当国家的概念与主权的概念即最终的、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性质结合时,国家概念正适合君主制需要。绝对君主国家对民族主义的形成起很大作用,因为人们开始相信国王就是民族与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并表达对国王的忠诚与热爱;绝对君主制使其在疆域内形成一个民族提供可能,而当一个民族形成之后,又促使绝对君主国变成民族国家。因此,可以绝对君主国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带步人”,它为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主义产生了两个突出的东西:一个是政治上的民族主义,一个是经济上的民族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增长,资产阶级的力量兴起与壮大,他们要求政治

22、地位,打着全民族的旗帜,掀起了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这样,以前的臣民变成了公民,国家利益取代王朝利益,人们逐渐产生了民族国家的意识,法国大革命就是典型一例。当法国民族主义走向扩张时,唤醒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民族意识。1848年欧洲革命,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运动达到空前高潮,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欧洲历史的重要因素。20世纪则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世纪,民族主义成为亚非人民反对欧洲和美国实行民族压迫的主要思想武器。3 3民族主义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民族主义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来,国内民族问题是直接影响经济建设是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的大问题,即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治乱兴衰的问题

23、。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实现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前提条件。国家民族主义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国家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它以民族国家为单位,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这里的国家利益包含了国内各民族的利益,是国家各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国家民族主义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特点与民族性格。国家民族主义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共同具有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思想与行为。国家民族主义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的基本政治格局包括三大块:发达资

24、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由殖民地走向独立的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每一类国家甚至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有这些利益都应该在世界政治中得到尽可能合理的体现;为了各自的民族利益。不同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便出现了复杂的联系和纠葛,民族主义重构20世纪历史的三次大冲击应运而生。国家民族主义相对于国内民族主义而言,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于凝聚一个民族,提高民族士气,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国家民族主义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之一,与国家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构成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民族主义不能不影响国家权力,因为它使民族国家成为人们观念上的主宰,并获得人们对本民族的拥戴与忠诚,更为重要的是,

25、当两个民族相互冲突时,本民族利益成为人们的价值判断的最高准则。正如英国学者伯恩斯所:“每个国家的爱国者都咒骂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而认为自己特殊的民族主义牌号是可贵的和高尚的,这一事实理解民族主义复杂性。”国家民族主义是现代国际战争的根源之一。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完成自由竞争向全面垄断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打破了传统欧洲均势原则,从而,在不到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爆发了两次世界性战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诺夫里阿诺斯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根源归为四个方面: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民族主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一手操办的凡尔赛和约E。

26、所形成的凡尔赛体系是以民族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国际体系,这就孕育着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民族厮杀,终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民族主义也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工具。对此,他们公开插手别国国内民族问题,大搞民族分裂,并声称“民族主义是20世纪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民族主义之上,应该鼓励这些民族主义的人民争取获得民族权利”。国家民族主义可以被利用作为巨大的破坏力量,又可作为建设国家的强大动力。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国家民族主义唤起了亚非拉各民族的觉醒,反帝反殖民地运动风起云涌,世界殖民体系倾刻间瓦解,在这里,国家民族主义是亚非拉各国人民争取国家政治经济独立、发展社会文化的强大推动力

27、量。国家民族主义在有些地区表现为宗教民族主义,例如,中东、西亚地区的伊斯兰国家的对外政策具有强烈的宗教民族主义色彩。当然,对外政治中的宗教民族主义首先建立在国内政治的宗教影响之上。第三节第三节 政治心理政治心理一、政治心理的定义一、政治心理的定义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就其主体而言,政治心理的主体是“政治人”,而不是“生物人”。就其形成过程而言,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

28、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就其实质而言,政治心理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过程,是对政治现实的反映。就其反映形式而言,政治心理是一种直观的、自发的心理反映。它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出现,是对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认识。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政治心理是对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体系等政治现象的直观的和模糊的感应。二、政治心理的特性二、政治心理的特性1 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1)政治心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2)政治心理是一种不够深刻的、尚未上升到“自觉”程度或状态的政治意识。(3)政治心理是一种缺乏理性指导的心理现

29、象。2 2、政治心理因社会成员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政治心理因社会成员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而不同(1)个体差异。(2)阶级差异。(3)阶层和集团差异。(4)区域差异。(5)民族差异。3 3、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1)政治心理不是一种显象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较为直感,但更深层次、更为隐蔽、更难以把握的文化形式。(2)政治心理不是理性抽象的自觉状态,而是政治意识的准备状态,从政治认识发展的角度讲,它有待于理论的升华。4 4、政治心理积淀相对稳定、政治心理积淀相对稳定三、政治心理的基础三、政治心理的基础1 1、客观基础、客观基础社会

30、环境:(1)政治心理的物质环境(2)政治心理的社会关系环境(3)政治心理的政治制度环境政治制度作为政治心理的制度环境,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政治制度是政治心理的一个主要来源,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会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特征,大致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则会形成相似的政治心理特征。第二,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政治心理的发展水平。第三,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必然带来政治心理的变化(4)政治心理的思想文化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政治认知、情感和态度的潜移默化:(1)培养社会成员观察、体验和认识世界的方法;(2)直接或间接地宣扬某种价值观念;(3)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等。2 2、主观基

31、础、主观基础(1)政治主体的生物特性结构,主要包括气质、性别、年龄等。(2)政治主体的心理结构,主要指已成为个体特征的心理状态或背景,包括感觉、认知、情绪、感情和意志等。(3)政治主体的社会经验结构,主要包括人掌握的知识、技能、经历和习惯等。(4)政治主体。个性倾向结构,主要指个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四、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四、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1、政治认知2、政治情感3、政治动机4、政治态度五、政治心理的类型五、政治心理的类型1 1、个体政治心理、个体政治心理(1)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2)一般政治人的政治心理2 2、群体政治心理、群体政治心理(1)阶级政治心理阶级的政治心理

32、具有如下特征:a、共同的政治认知。b、相似的政治情感。C、共同的需求意识和动机。(2)民族政治心理(3)大众政治心理六、政治心理的作用六、政治心理的作用(1 1)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第一,人的政治行为总有一定的心理背景和原因,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某种政治行为,就必须深入分析其内隐的政治心理,如政治动机、政治情感等。第二,要促成或改变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实现政治控制的目的,除了利用必要的法律和政治手段外,还需要从影响其政治心理着手,而政治宣传、政治思想工作、政治教育等则是影响政治心理的重要途径。(2 2)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政治心

33、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3 3)政治心理是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政治心理是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第四节第四节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一、政治思想的定义一、政治思想的定义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首先,从本质上说,政治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和政治意识,来源于现实的政治生活。政治思想的客体是现实政治生活,它包括人们所赖以存在的政治共同体以及这种共同体中各种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等各个方面。其次,政治思

34、想作为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它并不只是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直观反映,换言之,政治思想并不只是停留在对上述各种政治现实要素的个别的、直观的反映水平上,而是要通过对各种表象的政治现实的思考,来把握其本质,即隐藏在诸种现象之后的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最后,政治思想是对政治现实的能动反映,它发端于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困惑和寻求理想答案的自觉意识,而且又将各自的价值观念深渗于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活动中,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性的分析,建立一种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思想和观念体系。二、政治思想的特性二、政治思想的特性(1 1)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政)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治要求。政治思

35、想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阶级属性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思想,或者会寻找不同的政治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第二,不同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反映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第三,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总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2 2)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维的产)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维的产物。物。第一,政治思想是一种自觉的思维过程。第二,政治思想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它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一种较为完整的政治思想包含着对政治生活中各种政治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36、”和“应该怎样”的三个方面的思考和见解。第三,政治思想是合乎逻辑的观念体系。(3 3)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同步。第二,政治思想的发展变化与政治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第三,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三、政治思想的结构三、政治思想的结构(一)政治思想的内容结构(一)政治思想的内容结构1 1、对人的研究、对人的研究(1)对人的本性或本质的研究,包括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本来是什么和人能成为什么等问题的思考。(2)对人的需求和利益的研究,包括对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在社会和政治关系中的具

37、体体现即人们的利益等问题的探讨。(3)对人的社会过程的研究,包括对人是何以过上政生活,怎样组成政治社会的等问题的解答。2 2、对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对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1)对政治体系和人类政治生活的起源的讨论。(2)对政治权力及其组织结构安排的研究。(3)对政治过程的研究。3 3、对政治发展的探讨、对政治发展的探讨(1)对政治变迁动因的探讨。这种探讨一般是通过对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变化、政治变革的分析和总结来展开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战争、经济危机、社会冲突、外力干涉、政治腐败、政治稳定等是政治思想家们所概括的主要因素。(2)对政治理想也即政治发展目标的探讨。政治思

38、想依据特殊的价值观念去评判现实的政治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设计理想的社会政治蓝图,制定理想的政治发展目标、政治思想的这一内容使它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3)对政治发展方式和途径的探讨。政治发展的目标确立以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人们理性思维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在这方面,政治革命、政治改革和政治改良、“意识革命”、“民主与合法的道路”、“传统价值观念的发扬与光大”等,是不同的政治思想家们给出的不同的答案。(二)政治思想的思维结构(二)政治思想的思维结构1、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2、对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3、对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三)政治思想的理论层次结构(三)政治思想的理论层次结构1、单一性的

39、政治结论2、专门性的政治理论3、综合性的政治理论四、政治思想的类型四、政治思想的类型1、依据政治思想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划分古代政治思想,近代政治思想和现代政治思想。2、依照政治思想本身的思维结构和研究方法来划分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政治哲学是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性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它的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与逻辑,其方法主要是哲学思辨式的。(1)政治哲学不反对观察,它也在观察的基础上从事对政治生活的事实性描述和解释,这正构成了政治哲学中的“科学”成分。(2)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理论,它力求探讨政治的终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来设立人类政治行为

40、的道德规范和准则。(3)政治哲学也从事关于“手段”问题的研究,它不仅指出政治的最高目的或价值,还要指出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法。(4)政治哲学还着重于分析政治概念,它一般从确定某一概念的含义开始,然后通过逻辑的推理进行演绎和分析。政治哲学追求真、善、美的知识(正义、和平、自由、幸福、平等等被认为是真、善、美的体现),并以此作为政治评价的标准来分析政治现象、制定政治理想目标。根据以往政治哲学家们的研究,政治哲学的主题包括:(1)人的本质分析层面。在这一层面,政治哲学主要探讨人的社会政治性问题,企图从人的社会政治性中引出对政治的本源、本质和终极价值等根本性问题的结论。(2)政治理想分析层面。在这一层

41、面,政治哲学主要研究政治的正义性、合理性等问题,力图回答什么样的社会和什么样的政治体系才算是合乎人性的、正义的和值得追求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问题是政治哲学在这一层面上讨论的热点。(3)政治手段分析层面。在这一层面,政治哲学主要研究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问题,试图寻找通往理想之国的理想途径。因此,对制度的研究、对法律的研究以及对教育的研究等就成为政治哲学在这一层面上的研究重点。政治科学就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进行的经验研究,它注重对于实际政治状况的客观描述和阐释。政治科学属于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范畴,它主要从事于描述某一个政治系统,解释或叙述某一政治现象的理论活动

42、。所以,它的内容包括对政治生活的事实性判断和描述,对某种政治现象的因果性分析,对政治概念和命题与政治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分析。政治科学应该符合五个标准:(1)客观性。(2)精确性。(3)系统性。(4)普遍性。(5)可验证性。3、依据政治思想内容所反映的统治阶级利益要求和所维护的统治阶级利益来划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五、政治思想的作用五、政治思想的作用(1)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政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政治利益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思想正是这种利益要求发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反映,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利益主体,在

43、阶级社会中,它从属于特定的阶级。(2)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政治思想以特定政治力量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它维护着统治阶级的统治,论证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心灵,从而维护着既有政治秩序。而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往往是对现有政治统治秩序的否定性论证,它能够有效地统一被统治者的思想和意志,动员被统治者的力量,为他们推翻现有政治统治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扫清思想障碍。(3)政治思想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思想为人们提供政治认识的必要知识。政治思想包含了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知识。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了解和认识政治,也不可能从事政治活动。(4上政治思想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是一种自觉的理性的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它在人们的各种政治意识形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十一讲政治文化与意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