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454612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X 页数:88 大小:95.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手法,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包含: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考向一P132】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考向二P133】详见附录知识九-七、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1 1 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一首作品可能使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记叙:叙述人物的经历,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叙述人物的经历,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长恨歌等。1.1 诗歌的表达方式之一:记叙 说明:介绍一件事物,或阐明一个道理。如:介绍一件事物,或阐明一个道理

2、。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2 诗歌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等做出评价,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等做出评价,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如: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赤壁怀古1.3 诗歌的表达方式之三:议论描写:描绘和刻画人物、事件或景物描绘和刻画人物、事件或景物。“描写方式”

3、子类较多,可以分为: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顺序:上下、远近、俯视仰视、高低描写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描写手法:白描、工笔、“几结合”(虚实、动静、视听、远近、点面)1.4 诗歌的表达方式之四:描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正梳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原题回顾原题回顾】西江月秋兴无名氏枝朗菊黄篱纵,霜轻草碧犹擎。雁歌阵阵间和鸣,秋

4、士千寻无影。闲手常梳颓发,清茶宠辱不惊。诗书笑伴岁枯荣,梦醉夕阳幽径。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笔两句仅十二字,通过六个具有暮秋特色的物象,描绘出一幅鲜明的静景图。B上阕写景,调动视觉、听觉的能动性,令人感到虽已深秋但无衰败气氛。C“秋士千寻无影”一句暗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引出下阕对抒情主人公的描写。D下阕抓住抒情主人公典型的生活片断进行描写,巧妙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2这首词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1A“六个具有暮秋特色的物象”分析不当,应为五个,即“枝”“菊”“篱”“霜”“草”。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暮年颓发、热爱生活、积极达观、优游自在的闲适暮年颓发

5、、热爱生活、积极达观、优游自在的闲适者者形象。上阕描写主人公的居所环境描写主人公的居所环境,展现其高雅闲淡的生活情趣,渲染渲染一片生机,烘托烘托其积极达观的精神气质。上阕末句用典用典,“秋士”指悲秋、感伤迟暮的男子,画面中寻不到秋士的身影,则含蓄表达人物心迹:身至暮年却无迟暮之感。下阕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刻画颓发之人的闲适之情、淡然之色,表现其不拘暮年、悠然自适的形象特点。抒情: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喜怒等主观感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喜怒等主观感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往往在诗句往往在诗句中直接出现情感词中直接出现情

6、感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一个愁字了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5 诗歌的表达方式之五:抒情间接抒情:把情感寄托在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把情感寄托在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即事抒情: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借景抒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借古抒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托物言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用典抒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7、固亭怀古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1.5 诗歌的表达方式之五:抒情分析情景关系,先要明确几种关系类型,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看,情和景有以下几种:以乐景抒乐情、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抒哀情、以哀景抒乐情;前两种属于正衬,后两种属于反衬。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若题干分别就画面、情感、情景关系提问,则按提问顺序依次作答即可;若题干要求赏析某几句或整首诗的情景关系,也应从画面、情感、情景关系三方面作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原题回顾原题回顾】赤壁赤壁杜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8、。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注】杜庠:字公序,号西湖醉老,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江而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本”字则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结局。B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也是枉费心机;“眼里已无吴”一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C“兵销炬影东风猛”写曹军的失败,为作者抒发历史沧桑之情作铺垫。D“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写作者联想到苏轼泛赤壁的遗事,蕴含着怅惆之情,呈现出豪

9、放雄奇的诗风。2请结合诗句分析尾联是如何抒情如何抒情的。1D“呈现出豪放雄奇的诗风”错误,应是“诗境也由粗犷转为凄清”。2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过此不堪回首处”意思是,这样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值得回忆了。诗人感慨那些三国时代的英雄都已不在,就连那月夜泛舟,临风吹萧,放言宏论的苏轼也早已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荒凉伤感。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末句以景结情,写曾经见证历史和风云人物的赤壁如今已是一片荒矶鸥鸟、哀草寒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宇宙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慨。手法手法+句义句义+情感情感P133例12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画眉鸟画眉鸟

10、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

11、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贵重的鸟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起初窗生好风,人整日闲,我初听到画眉的一声啼叫,是在高笼之下,(并没有什么特殊感受);而当处理完公务,众人皆散后,再听画眉啼叫,就如置身于千岩万壑的山林自然之中了。1.A项,“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错误。文诗的一三四句为侧面描写画眉鸟。2.欧诗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

12、自由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借物抒怀借物抒怀,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听觉感受,衬托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石灰吟。借物抒怀: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如咏柳。即学即练P309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弟侄书堂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

13、向光阴惰寸功。【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历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乱让作者饱受磨难,家境贫困,故而开篇“何事居穷”的质问就带有强烈的愤慨,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干戈地”“礼乐风”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书堂主人的勤勉好学,更突显其卓然品格,作者对此深感慰藉。C.尾联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语。作为长辈,作者谆谆告诫弟侄年轻时要珍惜时光,勤勉求学,为将来奠定扎实的基础。D.这首诗语言自然晓畅,通俗浅近,无一字难解,不事雕琢而耐人寻味,其对弟侄的劝勉也给读者深刻的启示。(2)这首诗的颈联颈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弟侄

14、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礼乐(yu):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案:几案。惰:懈怠。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还是与往常一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

15、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1)A(2)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答案视听结合。视听结合。窗边绿竹摇曳影落书案,屋外泉声潺潺水入砚池,“竹影”“泉声”视听结合,有声有色有声有色,描写了弟侄书堂周围清清幽幽的景致,让人感到这是一个读书的清雅清雅之所。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作者借书堂周围清幽的环境赞美赞美弟侄在乱世中静心好学、崇德尚礼静心好学、崇德尚礼的美好品格。2 2 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桂枝香云树绕堤沙,怒

16、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望海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突出强调突出强调eg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比喻 2.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3.不知

17、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问、比喻4.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拟人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夸张、反问6.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设问 7.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顶针、比喻、双关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比喻,通感,拟人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10.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互文,借代 以下诗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题示例P133例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听筝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例题】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

18、主要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的修辞手法,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本诗颔联写音乐用了和琵琶行相同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那忽急忽徐、时高时低的古筝声,就从这变化巧妙的指尖飞出来,传入耳中秦筝声声,使人联想到秦人的悲怨之声。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黑夜里独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忧愁,又好像谁家的少妇独自守立空楼,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南北远离,相隔千里,两地相思。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

19、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柳中庸(?约775年),名淡,字中庸,唐代边塞诗人。是柳宗元的族人。写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以视觉写听觉,化抽象为具体,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筝声的凄凉哀婉【指出通感】;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表达效果】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琵琶声一会儿像鸟儿在花底下宛转啼鸣,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以视觉写听觉,化抽象为具体,极富画面感,表现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春 日 南宋 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

20、,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简要赏析颈联中“逆”“私”二字的精妙之处。“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窗下的那一片绿草迎接我,五亩的田地也偏爱着我;(2分)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营造出春日生机盎然的氛围(2分),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字义+手法+效果+情感】(用典、情景交融)【原题回顾】即学即练P309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东莱王学士无竞送东莱王学士无竞陈子昂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

21、道,无令白首新。【注】无竞即王无竞,东莱人,性情刚直,不阿权贵性情刚直,不阿权贵。武后垂拱二年,同罗、仆固叛乱,王无竞与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此诗作于陈子昂为王无竞送行之时。怀想到,想念。白首亦作白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剑是建功立业的象征,诗人将其送给远行的友人,表现了对朋友的鼓励与期望。B.诗歌借宝剑从侧面赞扬了王无竞的才志和品格,送剑则表明诗人与他是志趣相投的知己。C.诗歌结尾写友人遭遇的不公待遇虽已成事实,但是不可虚度年华,让头上增添白发。D.该诗属于赠别诗,赠物与赠言相辅相成,在对友人的勉励中,也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愤慨。(2)诗歌颈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2、?请简要赏析。这把宝剑异常珍贵价值千金,多年来我从未答应送给别人。想到你就要启程到远隔万里的地方去,把它赠送给你以表结交情深。峰顶孤松适宜在严寒中生长,一般草木喜欢在春天里争胜。生在当今世道还有什么可说,你千万别愁添白发就此消沉。送东莱王学士无竞送东莱王学士无竞陈子昂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1)D(2)诗歌颈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双关。双关。“晚岁”使用双关,既指时间上的一年将尽,也暗也暗含大器晚成的意思含大器晚成的意思,以此鼓励鼓励友人友人不要因眼前挫折而丧失信心,应像孤松一样经得起风霜。

23、比喻。比喻。以经霜傲雪、经霜傲雪、傲岸不屈的傲岸不屈的“孤松孤松”比喻友人,以只在春天正艳的“众木”比喻只在顺境中有所作为的普通人,形象地突出友人的性情刚直,不阿权贵,表达对友人高洁性情刚直,不阿权贵,表达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扬品格的赞扬。池口风雨留三日黄庭坚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注】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属玉鸟名。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莫即“暮”。汉书董仲舒

24、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1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莼鲈之思”的一种反用巧思反用巧思。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原题回顾原题回顾】辛弃疾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楚天千里清

25、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休说鲈鱼堪脍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求田问舍,怕应,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树犹如此!倩何!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下阙写了什么?用这三个人的典故目的是什么?下阙写了什么?用这三个人的典故目的是什么?(1 1)写了三个典故,一是)写了三个典故,一是张季鹰张季鹰看到秋天

26、来了,想起家乡的莼菜看到秋天来了,想起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辞官回乡;二是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辞官回乡;二是许汜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去拜向刘备诉说自己去拜访陈登遭到冷遇,刘备批评他只知求田问舍,没有救世之意;三访陈登遭到冷遇,刘备批评他只知求田问舍,没有救世之意;三是是桓温北伐桓温北伐,见到自己早年种下的柳树已粗过十围,感慨时光的,见到自己早年种下的柳树已粗过十围,感慨时光的流逝,年华虚度。流逝,年华虚度。(2 2)目的:一是表明自己不想做不问世事,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目的:一是表明自己不想做不问世事,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居者;二是表明自己希望朝廷重用自己,不是谋求私利,而的隐居者;二

27、是表明自己希望朝廷重用自己,不是谋求私利,而是想为国效力;三是表达时光流逝,自己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是想为国效力;三是表达时光流逝,自己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壮志难酬和功业未成的悲痛之感。壮志难酬和功业未成的悲痛之感。诗意解读(下阙)诗意解读(下阙)12颈联反用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的成语,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化用名句化用名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诗文原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作者反其意用之反其意用之:面对无常的人生,我们要到书中去寻找乐处。(每点3分)颈联“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两句,意思是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

28、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诗人由网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的成语,这个成语本来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作者反用其意,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意思是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作者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句子:“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不觉悲从中来。而黄庭坚却反其意用之: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处吧。学案P134 例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辛弃疾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长

29、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诏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辛弃疾于绍熙三年初(1192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是年冬天,被宋光宗赵惇召见,由三山(今福建福州)赴临安。虽然新年将到,也只得立即起程,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xin(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在陈端

30、仁为他饯行的宴会上,写了这首词。辛弃疾对这次的召见不抱任何幻想。相反,他对主和派反动势力的认识更加清楚了,愤恨的心情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1.1.楚舞: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h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zng zhu,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2.2.楚狂声:指楚国的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接舆曾路过孔子的门口,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危险)而!”(见论

31、语微子篇)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3.3.“门外沧浪水”二句:语出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缨,丝带子。这两句的意思是:对清水、浊水态度要明确,不要然然可可。表示了他刚正清高的品德。4.4.人间二句: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毫发:毛发,喻极细小的事物。这句是说人世间的各种事都被颠倒了。5.5.“悲莫悲生离别”三句: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识。”这里是对陈端仁说的,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运用了什么手法?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答案运用了

32、用典的手法。第一个典故出自论语,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不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高尚节操不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高尚节操;第二个典故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自好的情怀。我心里装着无穷恨怨,把它写成一曲短歌行。有谁来安慰我,跳起楚舞轻盈,我的狂歌又有谁来听?我已种植九畹兰花枝叶茂盛,还种植百亩蕙草香气云蒸,我要餐那秋菊的落英。门外沧浪水清清,用它来洗涤我的帽缨。有人发问,一杯酒怎能抵住身后名?人间常把毛发看重泰山轻,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理难评。悲哀之中没有比生离死别再伤情,快乐之中没有比结识一位新朋友再快乐几层,这是古往今来的儿女本性。

33、追逐富贵并不是我的志愿行径,还是归隐山林与白鸥结友为盟。3 3 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为了表现景物或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象征、想象、联想、衬托、烘托、渲染、对比等。象征:用物来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与比喻、借代相区分3.1 象征想象:借助奇妙的想象展现丰富的情感世界。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忆江南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

34、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辛弃疾鹧鸪天送郭之秋试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3.2 想象/联想联想: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京口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桂枝香金陵怀古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人面不知何处

35、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二首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杜荀鹤 蚕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2.3 对比烘托: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以人烘托人: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物烘托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环境烘托离愁别恨。“唯见江心秋

36、月白”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以物烘托物:“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3.4 烘托 衬托: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正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反衬: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3.5 衬托衬托与对比1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2 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烘托与衬托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

37、“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或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2.6 铺陈,渲染铺陈,又叫铺陈、铺排,即“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它借助于淋漓尽致地细腻叙写,形成了一定的语势,有效地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绪。渲染,就是在画幅需要强调之处,浓墨重彩。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

38、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渲染2.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想象 3.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烘托 4.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衬托5.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象征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对比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对比8.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对比9.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想象 以下诗

39、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蚕妇来鹄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原题回顾】蚕妇杜荀鹤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11两首诗都用到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注】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底事何事、为何。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晓夕采桑多苦辛”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点明采桑叶的时间,突出了劳动的艰苦。B“粉色全无饥色加”一句描写蚕妇的脸色,形象地写出了蚕妇生活的窘迫和困苦。C第一首诗语言通俗又略带诙谐,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D第二首诗语言含蓄

40、蕴藉,情感浓烈悲愤,深刻揭露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10D(“含蓄蕴藉”错误,这首诗通过蚕妇之口,直接控诉了她们对统治阶级剥夺她们劳动果实的强烈不满和怨恨,语言是激昂悲愤的。)11两首诗都用到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来鹄的诗将蚕妇“晓夕采桑”的辛苦劳动与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在“好花时节”去欣赏百花的闲情进行对比(1),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1);杜荀鹤的诗将粉色和饥色对比(1),将养蚕苦和着苎麻对比(1),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象(1),表达了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1)。(解此题,先指明两首诗中构成对比的语句,再结合诗歌分析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简析其所起的作用

41、即可。)即学即练P309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感遇十二首感遇十二首(其七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由尚书右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谗毁,忠而被贬,遂作此诗。伊语气助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冬犹绿”“岁寒心”,赞颂了江南橘树不畏严寒的本性和坚贞不渝的节操。B.“嘉客”指亲贤远佞的圣明君主,“阻重深”借重重阻碍寄寓仕途坎坷之悲。C.人的命运难以预料,但福祸往复循环,作者对重返朝廷受到重用仍有信心。D.诗人

42、有感于朝政的黑暗和个人的被贬,以橘树自比,托物言志,意蕴深远。(2)对比对比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1)C(2)对比对比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橘树自身的形质兼美与受到的冷遇对比,突出作者对橘树的惋惜;橘树和桃李不同际遇的对比,抒发作者的愤慨不平。命题解读前四句,写丹橘“经冬犹绿”,突出丹橘有“岁寒心”;五、六两句写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介绍给嘉客的命运,将橘树自身的形质兼美与受到的冷遇对比,突出作者对橘树的惋惜;七、八两句是说命运如此仅因蒙受着被阻隔的遭遇,这被阻隔的遭遇如同时令往复不可追究,橘树受阻隔的命运象征着黑暗的政治环境,抒发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最后两

43、句说人们只说要多栽种桃李,橘树难道没有绿荫吗,将橘树和桃李的不同际遇进行对比,抒发作者的愤慨不平。4 4 诗歌的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技巧P133P133考向二考向二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铺垫、伏笔照应(呼应)、总领下文、层层深入、重章叠句、抑扬结合、以小见大、以景结情 P127 关注诗句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首句: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或领起下文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开篇设问,引起后文。中间句:或承接前文,引出后文;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情感。尾句:或总结全诗,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达情感;或以景衬情,用某景衬某情;或以景结情,使人沉浸某意境等。1.起承转合:“起起”定基调:

44、定基调:“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起起”而续而续“承承”:“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繁、由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承”的作用主要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转转”开生面:开生面:“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

45、、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转”在诗中作用相当重要: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妙妙“合合”主旨:主旨:“合”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合”的作用有:呼应开头,完善结构;总结前文,收束全篇;揭示中心,升华主旨。如,杜甫登岳阳楼登高蜀相。2

46、.开门见山: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强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画龙点睛点睛”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伏笔照应: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呼应。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埋伏笔,后面就得有照应。这样,诗歌前后才能情节连贯、脉

47、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铺垫:铺垫:是指通过描述与主要事物相关的次要事物来衬托、突出主要事物。作为铺垫的事物与主要事物之间是宾与主的关系。运用铺垫,有助于渲染气氛,蓄积气势,凸显主要形象,突出主旨,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

48、术感染力。诗作经常先写景为抒情作铺垫。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边沙洲上有鸟的鸣叫,这是用美的事物为女子的出场作铺垫。如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铺垫,可加强情感意趣的表达。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猿的不住啼叫来铺垫行舟之快,表明作者心情的轻快。铺垫,也可渲染人的精神、情怀。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面的铺垫,突出了渔翁形象的孤高。又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

49、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中有璀璨的灯火、宝马雕车及美女的笑语,来铺垫所寻之人的清高。6.总领下文:严格来说,“总领下文”并不是一种手法,而是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一首诗的标题,或开头的一句诗,或诗中的某个字标题,或开头的一句诗,或诗中的某个字,经常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7.层层深入:指诗歌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

50、式。可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8.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诗经芣苢无衣关雎9.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