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58470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网络去中心化第十三章网络去中心化第一节去中心化第二节网络去中心化第三节中心化与去中心化辨析第四节网络祛魅 第五节网络去中心化对社会的影响 2概 要3第一节去中心化第一节去中心化第一节 去中心化一、去中心化的概念二、中心化的特点三、去中心化的特点4一、去中心化的概念去中心化()是指事物或者现象(如功能、权力、人口或资 源)从中心化的状态向外分散的过程及其呈现的样态。后现代主义中有去中心化 思潮,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社会去中心化的进程。在不同的领域,“去中心化”有不同的含义。让皮亚杰()早 先提出,随着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与深入,自我的认知机能、认知结构得 到不断平衡与

2、完善,使得个体能够从自我的中心状态中脱离出来,这被称为“自 我的去中心化”。斯文德里默尔()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去 中心化”主要包括三个不同的内涵:一是城市发展类型和城市规划模式;二是社 会管制方式;三是在社会组织高度集中时代的民主进程。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年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一次电视辩论上,也 提出了“去中心化”概念,认为去中心化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明人的才能。当时互联网尚未诞生,乔姆斯基洞见了未来信息方式的改变,预见了未来的“去 中心化”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出现和不断进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 动力,与整个人类的“去中心化”趋势相吻合。56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博士(Avram

3、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他还通过对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口头行为的评论,发动了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在19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者学习精神和语言的方式。他那自然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也对语言和精神的哲学起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正则语言做的分类。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而著名。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社会主义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左翼政坛的著名主要知

4、识分子。据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8多的。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转换分析句法结构。乔姆斯基也很关注国际政治,对当代政治格局比如伊拉克战争、不平等发展等等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批评。二、中心化的特点去中心化是相对中心化而言的,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有众多因素,信息方式显 然是其中的重要变量。人类社会早期处于无中心化状态,长期的人类生存实践生 发出众人比较一致的憧憬预期生存情景向着美好生活景况发展,社会开始走 向中心化的进程。语言文字出现后,信息传递发生了大的变化,使这个憧憬被套 上了“光环”,人们在祈祷着美好生活;后来印刷的

5、普及,使这样的希望显得更 加“逼真”,较强地推进了中心化进程。无论是在从无中心化到中心化,还是在 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过程中,人类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7三、去中心化的特点进入网络时代后,传统的信息收集和制作中心仍然存在,但是其影响力已经 大大削弱。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的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国外的 、等信息方式的兴起,网络生产和传播信息更加简便和迅速,在网络上生产内容几乎是零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 息制作中心,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销售者、消费者和制作者。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 了一种态势,即去中心化(一)没有强制的控制中心(二)层级弱化(三)成员之间高度连接(

6、四)形成分布式网络89去中心化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权级平等的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 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

7、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10第二节网络去中心化第二节网络去中心化 第二节 网络去中心化一、网络去中心化的技术基础二、网络去中心化的表现三、网络应用中的“去中心化”11一、网络去中心化的技术基础(一)物理层面(二)代码层面(三)内容层面位于内容层面的自由代码构建

8、了一种创新的公共资源。其中原因有二:一是 因为它具有快速、廉价以及功能强大的特点;二是因为通过给世界提供广泛的代 码及编码资源,开放代码通过建立中立平台减少了创新者的准入障碍,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创新。通过许可以及分布源代码对该中立平台的保护,可使开发者确信 平台在未来将继续保持中立。开放的网络社会是平等的,是一视同仁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接 入网络、在网络上共享资源、获取他人发布在网络上的任何信息,也意味着任何 人、任何团体、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控制互联网。12二、网络去中心化的表现去中心化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主体的 自我去中心化,二是原有社会建构的去中心化

9、。首先来看网络参与者的主体重构 过程,即主体的去中心化过程。皮亚杰认为,随着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与 深入,自我的认知机能、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平衡与完善,使得个体能够从自我的 中心状态中脱离出来,这称为“自我的去中心化”。(一)信息方式与去中心化(二)上网者主体的去中心化 身份多元化 地位平等化 权力分散化 13三、网络应用中的“去中心化”(一)建群中的去中心化(二)应用平台的去中心化在网络社会空间中,应用平台去中心化指用户生产内容、全体上网者共同参 与、权级平等的新型内容生产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博客、微博、微信等。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一直强调“去中心化”,但事实上,我们都是在“中心 化”时代里待

10、得太久的人,我们的行为惯性较强,在网络去中心化的过程中,我 们还会“中心化”地在互联网时代走一段。微博也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比如,微博的那些“大”账号,是因为我们这些“粉丝”的关注才火起来的。但是,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渐渐地我们会不迷信“大”,这就是去中心化的过程。因为,最终去中心化才是网络“正道”。14(三)维基百科的去中心化百科全 书的词条都由名人或者权威的人士来撰写,而且都有署名。维基百科中的词条则 有可能由若干个普遍人撰写,而且还在撰写中,没有署名。目前来看,维基百科 的词条解释是比较受欢迎的。维基百科是词条解释中心,但其构成过程是去中心 化的。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

11、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在创立之初,维基百科的目标是向全 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并希望各地民众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来参与编辑 条目。其他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由专家主导编辑,之后再印刷、销售;维基百 科在性质上一如其号称般属于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也意味着除了 传统百科全书所收录的信息外,维基百科也能够收录非学术内容,以及仍具有一 定媒体关注度的动态事件。1516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wk?pidi/或/wkipidi/)是一个网络百科全书项目。特点是自由内容、自由编辑。它是目前全球网络上最大且最受大众欢迎的参考工具书,名列全球十大最

12、受欢迎的网站。维基百科目前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营运。Wikipedia是一个混成词,取自网站核心技术“Wiki”和英文中百科全书之意的“encyclopedia”。吉米威尔士与拉里桑格两人的合作下于2001年1月13日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网站服务是维基百科的前身。1月15日,正式展开网络百科全书计划。桑格提出新词“Wikipedia”创立之初,维基百科的目标是向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希望各地民众用自己选择的语言参与编辑条目。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由专家主导编辑,再由出版商印刷、销售。维基百科号称属于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意味维基百科除传统百科全书所收录的信息,也可以收录非学术

13、但具有一定媒体关注度的动态事件。2006年,杂志时代评选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你”中,提到了全球上百万人线上协作维基百科,促进维基百科成长。维基百科是强调Copyleft自由内容、协同编辑以及多语版本一个的网络百科全书项目,以互联网和Wiki技术作为媒介,已发展为一项世界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项目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相关的发展事宜。维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愿者们合作编撰而成,整个计划已收录了超过3,000万篇条目,其中英语维基百科以超过450万篇条目在数量上位居首位。17第三节中心化与去中心化辨析第三节中心化与去中心化辨析 第三节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辨析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二、去中心化过程

14、中的分布式中心化三、“去中心化”理念四、网络去中心化走向18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去的是以往的、目前的中心结构,而这个过程呈现多 个中心,这些多个中心经常是动态的,不时地重新组合新的多个中心。所以,在 其过程中不是不要中心,而是要多个中心。没有中心的话,秩序和规则将难以践 行,太过扁平和民主会导致重要事情得不到集中处理,过于自由的个体聚散也会 使得办事效率低下,因此未来互联网发展也一定需要多个中心。而对于每个中心 而言,它的内部又需要多个次中心。当前世界,每个国家都是一个中心,而首都 便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某个城市可能是文化中心,可能是经济中心,可能是教育 中心,这些都是基于内

15、容的中心。19二、去中心化过程中的分布式中心化去中心化过程中的分布式中心化现象指的是,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亚 中心节点,这些节点看起来也是中心化的样态。从一个特定角度看,当系统中的 节点分散在系统的结构中时,这个系统本身是中心化了的;但这个中心呈现的运 动形式却是去中心化的态势。当一个系统、一个领域在以去中心化的态势往前运动的时候,这个过程会出现若干分布式中心;这些分布式中心在某个层面上看是 中心化的,其实,它们只是某个领域中的分布式中心节点。每个人或每个组织都 可能成为分布式中心的节点,但不是每个人或每一个组织都必然成为分布式中心 的节点,只有那些去中心化运作的才有可能成为分布式中心的节

16、点。20三、“去中心化”理念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是开放、自由、兼容和共享。其中假设了参与者的能量 和资源的最大化,能让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自由参与,成员间可以能量和资源兼 容交流,达到共享。开放意味着参与者进入的门槛低,自由说的是少有限制,兼 容表现了彼此融合,共享是最终状态。可以说,去中心化走到极致,就可形成巨 大的中心。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现在是个巨大的中心平台。它比较充分 地利用了每一个参与者和参与机构的资源能量。互联网是无中心的,就像道家说 的“大象无形”。无中心的程度可以决定发展的规模。21四、网络去中心化走向人们偏好去中心化网络,其主要有三方面核心优势:隐私性、数据可迁移性 和安

17、全性。()隐私性:去中心化对数据隐私性要求很高。数据分布在网络中,端到端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授权用户的读写权限。数据获取权限用算法控制,而中 心化网络则一般由网络所有者控制,包括消费者描述和广告定位。()数据可迁 移性:在去中心化环境下,用户拥有个人数据,可以选择共享对象,而且不受服 务供应商的限制(如果还存在服务供应商的概念)。()安全性:我们的世界面 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威胁。在中心化环境下,越孤立的优良环境越是吸引破坏 者。去中心化环境的本质决定了其安全性,可以防止黑客攻击、渗透、信息盗 窃、系统崩溃等问题,因为从一开始它的设计就保证了公众的监督。2223第四节网络祛魅第四节网络祛魅 第四节

18、网络祛魅一、去精英化二、去名人化24一、去精英化在当代思潮的影响下,去精英化的矛头“指向了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消解的 正是关于启蒙、自主性和自律性的神话,以及由这种神话赋予精英的那种高高在 上的崇高性、神秘性和稀有性”,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价值,揭开披在精英头上的神秘面纱,让真实世界裸露出来,社会开始祛魅。去精英化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假设上。第一,精英不能代表更多或者全部 人。其观点或见解只能是少数人的,忽略了多数人。第二,精英在形成过程中,更多地依赖单向信息渠道、有限信息渠道,不是多元信息渠道,所以可能是失真 的,其真实性受到质疑。第三,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参与和表现。在社会心理学 中

19、,精英的出现更可能是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在起作用。25去精英化的直接动力是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充分化。而互联网大力支 持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信息的充分化。原有支撑精英存在的“根基”被互联网移 除;原有精英对信息渠道和信息资源的垄断被互联网打破。人们怀疑精英,也不 相信有新的精英出现;他们更可能相信自己,更可能看那些非精英的表现,尽管 不是那么“精彩”,但是可能更真实。他们相信专业人员,但未必是精英。去精英化的另一个标志是专家概念的泛化。娱乐和消费主义下的活动改写了 专家的内涵,冲淡了专家的权威色彩。电视、互联网邀请大量的专家“出镜”“上网”,为其赢得收视率和点击率,以获得广告收入。于是,精英就

20、像商品一样 议价出台,专家的标准变得不那么严格了。结果,专家的观点被看低,人们不怎 么买专家的账了;专家形象出现了认同危机,走向去精英化。26二、去名人化在互联网时代,当信息大量涌现的时候,某个人物就不像信息不充分的时候 那样,保持神秘感了。我们通过网上的信息,获得关于某人更加全面的信息,其 神秘感、晕轮效应就淡化了,对所谓名人就不像从前那样完全仰视了。原先我们 以为名人或者名门贵族带着传奇的事迹或者家族的荣耀,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从 名人那里说出来,就是与平常人不一样;现在我们认识到,所谓名人,只是名人 罢了,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但并不是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情都那么令人信服,也 并不是名人对什么事

21、情都有高见。民众仰视的名人,一经在网络上被发现此人及其事迹的真相并非如此,我们就 会产生疑虑;如果再有其他关于该人物及其事件的负面信息,那么我们对这个人的 视角就会“放平”,把他当作一般人看待。2728第五节网络去中心化对社会的影第五节网络去中心化对社会的影响响 第五节 网络去中心化对社会的影响一、互联网与传播去中心化二、互联网与教育去中心化29一、互联网与传播去中心化马克波斯特认为,在传统媒介中,唯独电话具备去中心化的特质,它能使 任何发话人与任何受话人进行互动交流,而当今唯一能与电话的民主结构媲美的 技术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在 互联网时代,已经不

22、存在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成 了单个媒体,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各种社会性软件的应运而生,正不断冲击 着“中心 边缘”的单向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双向的、多元的交流模式。在 新型的传播主体身上体现着更为丰富和多向度的文化底蕴,网络参与者可以对自 己的身份进行重新拟定,语言的交流也更为活泼和多元,消除了传统媒体时代的 刻板痕迹,可以说,网络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由单一走向多元,其形态由 集中走向分散。30二、互联网与教育去中心化(一)对知识的传播模式或学习模式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使知识的传播范围形成一个交互的去中心化的复杂脉络,每 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贡献者和创造者,改变

23、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模式和方 法。正如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教授乔治西蒙思所言,“知识存在于网络中”。31(二)教育资源的去中心化发展以往社会资源有限,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到被认为最有利的地方,由此形成了 中心化格局,而且教育资源分配趋向不公平。现在,在网络时代,资源的分布越 来越均匀,过去的那种格局已经被打破。也就是说,互联网让教育资源获得了更 均匀的分配。所以,教育资源的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32第四章33“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一刻出门,到学校还得早自习,然后这一天的课程,回来六张卷子,还得写作业,回头咱学习成绩是弄上去了,整个身体坏了值当吗?这是电视剧小别离中的台词,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学生

24、的真实写照。学校题海,回家特训,考试玩命,假期补课,一代人这样长大,却又看着身边的孩子这样长大。为了给学生松绑,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2018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对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这四大主体提出了30条减负措施,被称为史上最严最全最细致。减负失败了那么多次,这一次能成功吗?减负减负,越减越重减负减负,越减越重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并非最近才走进公众视野。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道“减负令”。据不完全统计,从1955年至今,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减负令”有十余道。再加上各地出台的减负

25、政策,已发布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这么多道“减负令”究竟减的是什么?从各个年代的减负措施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在2000年以前,“减负令”强调校内减负,要求学校缩短在校时间、减少考试次数,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等。校内很累,校外也不轻松,校外补课更是家常便饭。所以近年来,“减负令”除了重申和调整原有的减负措施,还增加了校外培训机构这一新的减负主体。然而,减负喊了大半个世纪,却似乎一直停留在纸面上,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加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先后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在全国十个省市进行了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

26、示:00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更长,且超标人数比例居高不下;做家庭作业时间较95后学生有所缩短,但仍然超标;上课外班时间更是显著增加。34本章要点本章要点去中心化是指事物或者现象(如功能、权力、人口或资源)从中心化的 状态向外分散的过程及其呈现的样态。后现代主义中有去中心化思潮,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加速了社会去中心化的进程。在去中心化的状态中,系统的资源才能被最大利用,否则会有资源浪费 的现象。去中心化的成就价值在于形成若干个分布式中心节点,使其资源发挥较 佳状态。去中心化主要体现以下特点:()没有强制的控制中心。一是机会平等,即掌握差异化信息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中心。二是网络信息裂变式的传播使 信息交换过程难以被完全控制,需要新的整合机制。()层级弱化。()成员之 间高度连接。()形成分布式网络。名人化和精英化是由信息渠道的单一化形成的,当互联网出现了多元信 息方式后,名人化和精英化现象就淡化了。35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心化概念?2.如何理解去中心化概念?3.互联网去中心化是如何表现的?4.“去中心化悖论”如何解释?5.去中心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网络社会学》课件第十三章 网络去中心化.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