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四章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1熟悉古代印度的基本概况。2掌握古代印度陶工艺的基本状况、特色和主要作品。3掌握古代印度石工艺的发展、特色和主要作品。4掌握古代印度金属工艺的发展、特色和主要作品。5掌握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总体特征。6掌握印度工艺美术与宗教的关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了一些青铜文化遗址。其分布的范围很广,东起德里附近,西至伊朗边境,北抵西姆拉丘陵南麓,南达坎贝湾东岸,有城市和村落数百处,其中以哈拉帕(Harappa)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两座城市遗址的规模为最大。由于哈拉帕文化遗址的发现在前,故史学
2、界常把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统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至前1750年之间。从考古的文物中得知,它是一种典型的青铜文化。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北印度各国互相争战,从割据争霸逐渐趋向统一,史称“列国时代”。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Gautama Siddh tha,约前 565前 486),通常被称为“释迦牟尼”(Sakyamuni)或“佛陀”(Buddha,意即“觉悟者”),简称“佛”。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Maurya,约前324前187)取代了摩揭陀的难陀王朝(Nanda,约前364前324)。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公元1世纪,大月氏人建立的贵
3、霜帝国(Kushan,15世纪)在中亚兴起,不久即侵占了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公元320年,摩揭陀王国的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了笈多王朝,首都华氏城。这是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标志着印度的奴隶制度趋于解体,封建关系开始形成。之后,笈多王朝不断对外扩张,建立起地域广阔的帝国。旃陀罗笈多二世时代(约380413),王朝达到鼎盛状态,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梵文文学、建筑雕刻,以及工艺美术和绘画等均有显著成就。之后,帝国逐渐衰落,5世纪中叶,白匈奴人不断入侵,王朝的中央政权逐步丧失,内部分崩离析,疆土日蹙,仅限于摩揭陀及其邻近地区。6世纪末,王朝衰微。出土文物表明,在公元前30世纪时,印度的
4、陶工艺已相当发达。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工艺制品,其中有造型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土陶雕塑,也有造型简括、纹饰美观的实用器皿。它们不仅是古代印度悠久历史的忠实见证者,也是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在哈拉帕出土的陶器中,有很多地母神像的陶俑,具有独特的风格。陶塑母神像(图4-1)即体现了上述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陶工艺陶工艺值得一提的是,在哈拉帕文化遗址,还出土了 5000 多年前的陶制玩具,它们虽然尺寸不大(不足 10 厘米高),但造型奇特,形象别致,表现手法大胆而夸张,着实令人喜爱。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约4500年前的一批陶制玩具中,已经有了经装配
5、组合后由人工牵引而活动的玩具,其设计匠心和制作技艺十分令人惊异。陶制活动玩具(图4-2)便是其中一例。从摩亨佐-达罗出土的一件约公元前25世纪的彩纹陶器(图4-3)可以看出古代印度陶器特有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庄重典雅,饱满大方,古朴浑厚。瘤牛的形象,也时常出现在哈拉帕文化的陶工艺作品中,不过,这类作品主要是在摩亨佐-达罗被发现的,其制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世纪至前20世纪期间。古代印度陶工艺中的这种“写意”手法,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陶艺发展和风格形成,成为印度陶工艺的优秀传统。至孔雀王朝时代,陶器的制作技术和表现题材都有很大的发展。此时除了历史上有过的土红色或黄赭色陶器外,还有白色、浅黄色的制品问世
6、。随着广泛的应用和商业贸易的需求,带有动物或神像纹饰的陶器开始流行,特别是各类动物或神像形状的器皿极为盛行,这种势头一直保持到贵霜王朝时期。常见的造型有大象、牛、狮、羊、鹰等,陶器规格大小不一,大者有1米多高,小的不足2厘米,反映出工匠们优异的陶艺技能和开阔的设计思路。另外,各色釉陶此时亦十分普遍,特别是绿釉陶器的制作格外时兴,人面鸟身绿釉陶壶即为典型代表作。至笈多王朝时期,古代印度进入中世纪历史的辉煌时代,工艺美术大力发展,陶工艺作品无论是实用器皿,还是玩具、小型雕像或各种神像,在印度各地均有制作。总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征表现为:浓郁的装饰情调,优美的古典形式,强烈的色彩表现;同时,作品中也不
7、乏宗教气息。之后,陶工艺又不断涌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制作技术,如蓝釉陶器的大量生产,以及在彩绘陶制品上镀金,使之更为豪华精美、新颖别致。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工艺作品来看,这些公元前30世纪至前20世纪的石制品,已显示出印度艺术的古朴而浑厚、带有一定神秘主义色彩的风格特征。舞蹈的男人体(图 4-4)和红褐色石男子躯干,皆为哈拉帕出土,两件作品都不过10厘米高。第三节第三节 石工艺石工艺在摩亨佐-达罗遗址出土的稍大一些的冻石工艺作品男子头像和男子胸像(图 4-5),制作精良,刻画细微,不失为此时的经典之作。随着佛教的诞生,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石工艺也处于服
8、务于佛教的地位,于是,用各种石材制作的舍利容器,祭器、石垣、石碑和建筑装饰用石板,以及各种神像等应运而生,并得到大力发展。滑石舍利容器(图4-6)便是一件典型的初期佛教时期的石工艺作品。在毗普拉夫瓦还出土了一件公元前3世纪的石工艺作品水晶石舍利容器,器身总高不过9厘米,但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十分出色,蕴含着现代工艺的风采。容器通体透明,在球体造型的上端是鱼形装饰,打破了容器整体对称、呆板的状态,给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时期,石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石工艺以红砂石为主要材料,进行大型作品的制作,一般都作为纪念性石柱、石碑装饰和宗教(主要是佛教)建筑的装饰,如石垣、窣都婆(St
9、upa,即佛塔)天门(塔门)的装饰等。雕刻工艺十分精湛,整体设计异常出色。其中阿育王的狮形石柱头(图4-7)和桑奇佛塔的石工艺装饰,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石工艺的艺术成就。到了贵霜王朝时期,石工艺的作用和范围进一步扩展,在整个古代印度的所有地方都有精美的作品出现,特别是服务于佛教、耆那教(Jaina)、婆罗门教等宗教的石工艺作品,精彩纷呈,令人赞叹。耆那教的奉献石板就是其中一例。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Macedonia)亚历山大(Alexander)入侵古代印度西部的犍陀罗,并带来了希腊艺术的影响。贵霜王朝衰落以后,笈多王朝又把印度的文化艺术推向了新的高潮。早在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时代,印度的工匠们
10、就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他们当时制造的劳动工具和武器,说明古代印度金属工艺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在摩亨佐-达罗遗址,出土了一件公元前30世纪的青铜工艺作品舞蹈的少女(图 4-8)。第四节第四节 金属工艺金属工艺贵霜王朝时期,金属工艺的制作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随着宗教艺术的大力发展,金属工艺在祭器、神像以及其他装饰性物品上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佛教工艺中的舍利容器,在此期获得了空前的进展。金制舍利容器和伽腻色迦王舍利容器即为例证。笈多王朝时期,金属工艺在各种宗教艺术中皆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此时金属工艺的制作,主要体现在各种祭器和神像方面,当然,在金属的冶炼、铸造和加工技术上较之前期有了显
11、著的发展,特别是制作大型作品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实力和技艺。此外,婆罗门教、耆那教、印度教的神像制作亦相当盛行,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等神像的制作随处可见,证明此时工艺美术对宗教几乎处于全面服务的地位,由此不难看出宗教信仰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力。舞蹈的湿婆(图 4-11)是最常见的金工作品。除上述工艺之外,古代印度的编织工艺、木工艺和珠宝工艺也是相当发达且闻名于世的。其特有的金银色的精致织物(如缀有金属线装饰的锦缎)和色彩丰富的棉布,以及纱丽服(妇女包头裹身或披肩裹身的服装)的工艺制作、装饰纹样和设色都极具特色。木制的盒子、箱子、面具、容器、家具及乐器等,特别是经过漆饰彩绘或金属镶嵌、包边的木制品,都有
12、独特而辉煌的成就。珠宝是印度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似乎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应备有某种特殊的装饰品。远在哈拉帕文化时期,工匠们制作的珠宝和饰品就表明了其后印度珠宝制作的可观发展。在以后的各王朝时代,各地区都有精美绝伦的珠宝饰品问世,而且逐渐形成地方特色。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精美,造型和装饰形式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工艺文化,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1)宗教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可以说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宗教色彩。(2)丰富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表现出极度丰富的形式和内涵。(3)象征性。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它是由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第五节第五节 结结 语语(4)神秘性
13、。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赋予印度工艺美术以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的繁缛精致的纹饰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象意味的造型和含蓄的色彩效果,但极端的单纯形式也是神秘性的来源之一。(5)官能性。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6)韵律性。许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印度艺术所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造型夸张,纹饰活泼,线条富于动感,对比强烈,尤其是装饰纹样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律和韵味,给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注入了清新、活泼、典雅、瑰丽的风韵。1古代印度陶工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2古代印度石工艺的风格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舍利容器”?4古代印度金属工艺的特质是什么?5试述古代印度宗教与工艺美术的关系。重要知识点回顾重要知识点回顾在很大程度上,古老而神秘的宗教造就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独特的面貌。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特征是什么?以其为依据创作一幅平面作品。思考与实践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