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房宫赋壹贰叁肆教学目标文体知识文本解析课堂小结目录壹 督学到校巡视,与学生交谈间随口问道:“你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吗?”督学啼笑皆非,向校长指责:“贵校的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校长平静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盛怒之下,督学写了封呈文给教育局局长,禀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长复函说:“烧掉就算了,再拔经费重建阿房宫。”教学目的1、了解“赋”的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现象、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赋的特征铺叙、夸张、渲染的特征。3、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作者介绍杜牧,晚唐时期
2、杰出的诗人、散文家,26 岁就高中进士,才华横溢,成就颇高。他的家族也可谓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杜牧曾作诗言:“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足以显露他对自身家世门第的自豪。卓越的才能和家教的熏陶使得年轻的杜牧始终怀揣着济世报国的理想,他曾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足见其抱负。写作背景阿房宫赋作于公元 825 年,正是杜牧 23 岁的时候,此时的大唐像是一位垂垂老者,在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中慢慢消耗着元气。而这一时期在位的唐穆宗李恒和唐敬宗李湛不仅没有励精图治,扭转乾坤,反而骄奢淫逸,纵情享乐,给这个满目疮痍
3、的国家带来了更深重的伤痕。贰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始于战国赵荀子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其特征是“铺采摛(ch)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阿房宫简介史记中记载,“(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就驾崩了,也就是说,阿房宫仅仅是在他离世前两年才开始修建的,况且此时距离始皇帝登基已有35年,“先王之宫廷”因为人口的增长确实是显得有些局促了,新修一座宫殿似乎并不过分。史记记载:“先
4、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古代的“一步”是指左脚走一步右脚走一步的距离,按照一个成年人“一步”1.5米计算,“东西五百步”大约750米,“南北五十丈”大约是167米,占地面积约为12.5万平方米,188亩。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387亩,是阿房宫的两倍多。叁重点字词疏通:重点字词疏通:(1)重点实词。六王毕,四海一 北构而西折 各抱地势 重点字词疏通:重点字词疏通:(2)古今异义。直走咸阳今多指行走。钩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而气候不齐而:然而。齐:相同。重点字词疏通:
5、重点字词疏通:(3)词类活用。几千万骊山北构而西折:蜂房水窝:未云何龙,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文本解析(第一段)文本解析(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文本解析(第一段)文本解析(第一段)文本解析(第二段)文本解析(第二段)文本解析(第二段)文本解析(第二段)文本解析(第三段)文本解析(第三段)文本解析(第三段)文本解析(第三段)文本解析(第三段)文本解析(第三段)(1)作者提出什么论点?怎样证明这个论点?(2)用“后人”这个称谓,用意何在?文本解析(第四段)文本解析(第四段)(1)作者提出什么论点?怎样证明这个论点?(2)用“后人”这个称谓,用意何在?肆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以史为鉴唐太宗有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