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欧阳修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今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今天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天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2、、励精图治。现在同学们默读文章,思考庄宗李存勖现在同学们默读文章,思考庄宗李存勖1717岁后发生在他身岁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上的有什么事。1.1.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宋的历史背景。2.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3.3.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4.4.明白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体会作者的道理,体会作者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学习学习
3、目标目标写作写作背景背景欧阳修欧阳修(北宋北宋)为何写为何写“伶官传伶官传”,还得从,还得从“五代五代”开始讲起。开始讲起。五代(五代(907-960)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53年间,先后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xx)称帝后,迷恋伶)称帝后,迷恋伶人,人
4、,“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写作写作背景背景100100多年后,北宋王朝建立,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多年后,北宋王朝建立,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
5、日益尖锐。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北宋外交上极端软弱,对不断进犯的契丹、西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北宋外交上极端软弱,对不断进犯的契丹、西夏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每年都向契丹纳银夏妥协退让、屈辱求和。每年都向契丹纳银2020万两,绢万两,绢3030万匹;向西夏万匹;向西夏纳银纳银1010万两,绢万两,绢1010万匹,茶万匹,茶3 3万斤。万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
6、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伶官传。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所作的序言。作者作者介绍介绍欧阳修欧阳修(1007(10071072)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士,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庐陵欧阳修”自居。谥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
7、文章四大千古文章四大家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史书各方面都很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新唐书新五代史。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这一新的体裁。题目题目解说解说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伶官,古称演戏五代史伶
8、官传序是一篇史论。伶官,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欧阳修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让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让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乐工)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乐工)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五代史伶官传五代史伶官传”交交代了这篇史论的内容,代了这篇史论的内容,“序序”标明文章的体裁。标明文章的体裁。层次层次结构结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1 1段),段),提出盛衰由
9、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第二部分:(第第二部分:(第2 2段),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盛”和和“得天下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相照应,为下文张本。第三部分:(第第三部分:(第3 3段),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盛衰之理”,
10、阐明,阐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第四部分:(第第四部分:(第4 4段),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引出教训,总结全文。试概括第试概括第2 2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内容:内容: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作用:作用:承上叙事,为第承上叙事,为第3 3段的议论做铺垫。段的议论做铺垫。晋王赐给庄宗的三支箭有什么含义?晋王赐给庄宗的三支箭有什么含义?代指晋王的三个遗憾,分别代指对梁、燕王和契丹代指晋王的三个遗憾,分别代指对梁、燕王和契丹的仇恨,并借此来激励庄宗要励精图强。的仇恨,并借此来激励庄宗要励精图强。文章第文章第3 3段中,
11、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突出中心论点的?段中,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突出中心论点的?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论证来体现并突出中心论点的。主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论证来体现并突出中心论点的。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结论就在事实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结论就在事实的鲜明对比之中;其次是通过的鲜明对比之中;其次是通过“得之难而失之易得之难而失之易”与与“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两种观点的对比,孰是孰非,两种观点的对比,孰是孰非,“成败之迹成败之迹”已显而易见。已显而易见。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用了三年,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用了三年,“
12、盛盛”与与“衰衰”各是什么原因呢?各是什么原因呢?庄宗庄宗“盛盛”的原因是的原因是“忧劳忧劳”,而,而“衰衰”的原因是的原因是“逸豫逸豫”。从。从庄宗的盛衰史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敌人往往是自己庄宗的盛衰史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敌人往往是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庄宗之所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庄宗之所以“壮哉壮哉”,就是因为敌人存在,激,就是因为敌人存在,激励他发愤努力,完成先王未成的事业,告慰先王在天之灵。当敌励他发愤努力,完成先王未成的事业,告慰先王在天之灵。当敌人被消灭后,天下平定,庄宗就失去了警戒之心,认为可以高枕人被消灭后,天下平定,庄宗就失去了警戒之心,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
13、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在无忧了,从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在“逸豫逸豫”中葬送了自己,也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国家。葬送了国家。试概括第试概括第4 4段的作用。段的作用。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引引出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也哉”的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的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人,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也使得文章更具现实意义。训。增强了
14、文章的针对性,也使得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回应开篇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形成强回应开篇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形成强大的逻辑关系。大的逻辑关系。“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文章以文章以问句作结,有何作用?问句作结,有何作用?总结全文,强调中心主旨,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总结全文,强调中心主旨,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逸豫亡身”的不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统治者小看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统治者小看“忽微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使
15、本文的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使本文的论述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不仅就伶人谈伶人,由此及彼,加强文章论述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不仅就伶人谈伶人,由此及彼,加强文章的针对性,引发后人思考;同时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的针对性,引发后人思考;同时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你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请你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
16、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强调国家兴亡虽然也有强调国家兴亡虽然也有“天天命命”的因素,但人起了决定作用。正因人君的依赖和宠幸,宦官才能的因素,但人起了决定作用。正因人君的依赖和宠幸,宦官才能把持朝政,祸害国家;庄宗继父遗志、勇猛善战而得天下,又因骄傲把持朝政,祸害国家;庄宗继父遗志、勇猛善战而得天下,又因骄傲自满,宠信伶官而失天下,得失皆因自满,宠信伶官而失天下,得失皆因“人事人事”。现代社会中,因人为。现代社会中,因人为制造的阻碍而难以为继的事情常见,同样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事情也制造的阻碍而难以为继的事情常见,同样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事情也比比皆是。许多事情因比比皆是。许多事情因“人事人事
17、”而改变。而改变。“岂非人事岂非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强调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性和主动性,“人人”才是事情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才是事情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文中对文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如何评价?(1 1)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谦”而不而不“
18、满满”、“忧劳忧劳”而不而不“逸豫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无非是巩固封建统治。目的无非是巩固封建统治。(2 2)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或逸豫,但统治者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或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对当时的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对当时的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王朝之亡于女
19、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王朝之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两宋统治集团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两宋统治集团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另外,“忧劳兴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心中心思想思想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
20、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写作写作特点特点1 1、语言委婉,气势恢宏。、语言委婉,气势恢宏。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和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和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有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义正词婉。全文从宗败亡时,也只有
21、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义正词婉。全文从“鸣呼鸣呼”起笔,到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贯穿始收尾,一叹再叹,以叹贯穿始终。于反复咏叹中显示出委婉的韵致。在句式上,本文多用反问句、终。于反复咏叹中显示出委婉的韵致。在句式上,本文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引人深思;多采用对仗工整的骈句,形成鲜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引人深思;多采用对仗工整的骈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骈明的对比,富有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骈散结合,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锁挫,感情饱满气势恢宏。散结合,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锁挫,感情饱满气势
22、恢宏。写作写作特点特点2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落到立论根据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落到立论根据上,再缓缓进入上,再缓缓进入“晋王三矢晋王三矢”的故事。接下来语势又猛然一升,的故事。接下来语势又猛然一升,“方其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作者发出对庄宗之作者发出对庄宗之“盛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一降,“至于誓天断发,这下沾襟,何其衰也!至
23、于誓天断发,这下沾襟,何其衰也!借这几句发出对庄宗之借这几句发出对庄宗之“衰衰”的悲叹,继而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的悲叹,继而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自然之理”。最后,再次。最后,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评论庄宗的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文章于此,文章于此夏然而止。夏然而止。写作写作特点特点3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平易自然,简约凝练。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
24、而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自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言简意丰,发人深省。当堂当堂检测检测1.1.名句默写。名句默写。(1 1)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作者顺)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作者顺势从中引申出势从中引申出“_“
25、_,_”_”的道理。的道理。(2 2)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的经验教训。的经验教训。(3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用两个设问句:“_“_?_,_?”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当堂当堂检测检测答案:答案:(1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26、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 6)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而皆自于人欤当堂当堂检测检测2.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太牢”,用牛、猪各一头,用牛、猪各一头叫叫“少牢少牢”。B.B.古称演戏的人为古称演戏的人为“伶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伶官官”。C.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
27、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D.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A A解析: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叫解析: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少牢”。当堂当堂检测检测3.3.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文稿追回,做了修改
28、。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中增加了两个“而而”字。他反复吟字。他反复吟诵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后,不禁拍案叫绝。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果的角度简要分析。当堂当堂检测检测答案:答案:修改后虽语意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修改后虽语意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韩琦对增加的这两个韩琦对增加的这两个“而而”字拍案叫绝。字拍案叫绝。解析:解析:此题要求此题要求“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就是分析,就是让学生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作用,即说明增加虚词让学生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作用,即说明增加虚词“而而”带来的表达效果。所以,应侧重赏析虚词的表达效果。带来的表达效果。所以,应侧重赏析虚词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