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心亭看雪复习 知识要点1、课文内容: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2、写作手法: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
2、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3、主题思想: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现了作者痴情于自然、痴情于山水的情感,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一、用原文填空。1.直接写出雪大的句子是:大雪三日;侧面写出冬天寒冷寂静的句子是:湖中人鸟声俱绝。2.总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
3、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写雪中景物的句子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二、难点突破:1、如何理解作者的“独往”?作者往湖心亭看雪,虽有舟子相随,但舟子却无法理解他,最后舟子的话也正好印证这一点,所以真正去赏雪的只有作者一人,这不是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舟子”的俗正好反衬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遗世独立的情怀。2、如何理解舟子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不理解的话,反衬作者的孤傲清高,似贬实褒,包含了作者对“痴”字的赞赏,以
4、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此时淡淡的忧伤,表达了主旨。3、“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芥、一点、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4、作者写“看雪”,为何还要穿插与“金陵人”相遇之事?、为文章开出另一个境界,是看雪的延伸。、借“金陵人”来表现自己对故国的怀念。三、句子赏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
5、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2、独往湖心亭看雪。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溢于言外。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这种孤寂的情怀中,蕴含着避世的幽愤。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
6、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承接前一句,由大到小,由远到近,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四、一词多义:一:上下一白:全 惟长堤一痕:一条 而或长烟一空:全 一鼓作气:第一次 更:是日更定:打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即更刮目相待:更换 及:及下船:等到及郡下:到了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爱屋及乌:连带 绝:沿溯阻绝:断绝 以为妙绝:极 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人鸟声俱绝:消失复习检测 一、根据课文填
7、空。1、大雪三日,。2、,独往湖心亭看雪。3、,天与云、与山、与水,。4、湖上影子,与余舟一芥,。5、见余,大喜曰:“!”6、舟子喃喃曰:“,。”二、解释下面词语。俱绝 是日 挐 拥 沆砀 一白 惟 三大白 焉得 更有此人 强 客此 及 三、翻译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四、选择题 1、选出
8、下面句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湖中人鸟声俱绝 会当凌绝顶 B、更有痴似相公者 痴人说梦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 D、上下一白 余挐一小舟 2、选出下面句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惟长堤一痕 惟吾德馨 C、是金陵人,客此 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BB6、选出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夫子何命焉为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C、是日,更定矣 是进亦忧,退亦忧 D、问其姓氏 其如土石何7、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在明亡后仍旧使用崇祯的年号,表明了他深沉的故国之思。B
9、、“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C、“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D、文中引用舟子的话,表明作者的行为得到了其他人的理解和赏识,他有一种得意之感。8、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照应。B、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C、本文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D、文章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D
10、B3、选出下面句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湖中人鸟声俱绝 沿溯阻绝B、余强饮三大白 上下一白C、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D、余强饮三大白 强词夺理4、选出下面句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是日 孰是孰非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C、及下船 及鲁肃过寻阳D、焉得更有此人 即更刮目相待5、选出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两人铺毡对坐 对曰:“”B、上下一白 下见小谭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二者不可得兼D、大喜曰 大吃一惊CCD9、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情况;B、着重记叙了赏雪的具体经过,突出了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统一。C
11、、一个“绝”字,从视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D、“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10、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文章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同时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B、文章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C、舟子说“相公痴”,似贬实褒,是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以及对作者品位、人格的肯定与赞赏。D、写痴情二客“大喜”,“拉余同饮”,正是借二客之眼,写痴情之“我”。一笔不写自己,却笔笔暗写自己。11、对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12、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B、前一句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C、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承接前一句,由小到大,由近到远,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D、后一句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CCC五、填空1、文章通过写作者在“”、“”的情况下还“”的做法,表现了其对西湖雪景的“”。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相公”到亭上时,湖中人已经到了,而且“”,“,”说明准备久待;、见到“相公”,“,”,感叹“”;、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时近年关,却还没有回乡团聚。3、文中哪两处地方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本文写于明亡之后,具体时间不详。而作者在文中仍然使用“”(明思宗朱由检年号)这个时间和“”(明太祖朱元璋定都于此)这个地名,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4、文中表现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又为下文写“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的语句是“,”5、文中“”字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和豪爽的心情;“”字表现了金陵人的喜悦心情。(填写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