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学习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手工艺技能的魅 力。 3、 提高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了解与欣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难点: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赏玩青瓷,发现美,感受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瓷器,我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甚至可以轻轻敲一敲。 2、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玩瓷器。 3、交流收获:看了以后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些瓷器美在什么地方? 看:瓷器的釉色很美,像玉一样。 表面有纹理:冰裂纹 敲击:声音很清脆 师小结:
2、刚才我们把玩的这些小瓷器叫龙泉青瓷,产自我们浙江省的龙泉市。早在 1000 多 年前,这种瓷器就远销亚非欧等国,深受外国人的喜爱。欧洲人把它叫做“雪拉同”,阿拉 伯人称他为“海洋绿”。古人赞赏龙泉青瓷:“陈之案头而悦目,置之镜台而媚容。尤其是 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被赞誉为巧夺天工的人工翡翠。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就是对龙泉窑 青瓷美的最高评价。 二、欣赏视频,探究青瓷技艺 1、观看视频:这么美的瓷器究竟是如何烧制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生产工序纪录片, 教师讲解: 2、谈感受:看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 3、小结:龙泉窑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工序复杂,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体现出了 深厚的文化
3、内涵。 更凝聚着我们手工艺人的执着与匠心, 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板书技术, 艺术与文化) 师:传统手工艺技能需要传承,你知道它是怎么传承的吗? 传承方式基本上是口传心授,家族继承。紫口铁足的传统哥窑就曾经失传了近千年!可喜的 是,龙泉的叶小春和他的兄弟经过了 5 年的努力,终于在 2001 年将失传了近千年的哥窑青 瓷冰裂纹重现于世。(认识叶小春) 4、这项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 2009 年入选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球唯一入选 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5、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让我们来看看书本中的小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
4、式)。 三、小练笔,动手画一画小练笔: 1、了解欣赏了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咱们来个小练笔。老师想请你来做设计师。出示图 片:你看,在这样一个树木苍翠的地方,咱们要来建一座桥,小组讨论一下,打算用什么材 料,建一座怎样的桥,请一位同学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时间 2 分钟。 2、相互交流 3、出示廊桥:原来上面是座这样的廊桥。与现在的桥梁相比,你看得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地 方吗? (1) 木结构 (2) 采用纯手工技艺 , 完全手工操作 (3) 不用一钉一铁, 榫卯连接。 。 。 。 。 。 四、小组合作,了解木拱桥技艺 质疑:你能不能造出这样的桥?看看当时的工匠们是怎么来造桥的? 1、欣赏视频 2
5、、小组合作, 完成学习单: 这项传统的木拱桥手工技艺也于 2009 年被列入了世界级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让我们走进这项技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3、交流学习单 4、再回到廊桥,廊桥冲毁,估计能修复的传人仅剩一人?看到此新闻,有什么想说的? 5、小结:同学们的感慨不无道理,桥梁是技艺传承人的实践产物,是桥匠建筑思想的表达 与外化。桥损毁可以再造,而营造技艺失传则意味着一种文化传统和技艺的逝去。这项濒临 失传的建筑绝技被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遗还有中国 的雕版印刷术,羌绣等 6 项。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书本知识:被列入非遗的一些项目 布置任务: 这里老师要留一项作业给你们, 请你们从书本中介绍的非遗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 的一种,制作一张学习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单,了解和欣赏该项非遗。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非遗项目进行研究。 2、非遗的现状 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和创造力。可惜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许多非遗还在无声地流失。我们 来看一个小短片。苗族苗绣流失 3、我与非遗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