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史学论著的体例与规范n一、传统历史叙事的基本形式n二、文体的特征n三、引文的处理n四、标注的方式一、传统历史叙事的基本形式n(一)以年代为中心的叙述编年体n完备详尽的编年史架构,通常以年为记事单位,其下又分时(季)、月、日三层,以条列事件的逐日记载为基础,然后分归于月、时、年。n较为粗略的编年史,则可以只突出纪年,时、月、日仅择列出或省去。n代表性论著:春秋、左传、竹书纪年、汉纪、资治通鉴等。优点n编年体最大的特点是契合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在历史发生学的本来意义上,把不成章法的事实和事件组织为一个可以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的过程。n有效的编年史瞻前顾后,择要排比,次序井然,重在展示这种因果关
2、系的连续性,包括这种连续性的特殊形式过程的中断在内,以期为人们提供某些规律性的认识和自我完善的价值因素。缺陷n首先是同一历史事件如果经历若干年,则分年记录,不能连贯在一处,有碍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检索。n其次是有许许多多无年月可考的具体事实难以编排,有时不得不舍弃一些重要的材料。n再者,限于体例,编年史以大事为主,诸如人物事迹、制度细节、社会生活场景等往往不能详述,很难保存前人的重要文献。补救措施n优秀的编年体著作兼采各种史体之优点,不囿于年代编排上的限制。n如左传中有很多打破年限而集中叙述事件始末的范例,如开篇的隐公元年三月记载郑庄公开隧见母事,以“初”字追述出生时“寤生”,被其母厌恶,又叙
3、次了即位后倾轧亲弟、怨恨亲母的许多事实,最后再隧道中与母相见,将几十年的事情作集中叙述。n僖公二十三年十一月,则概述了晋国重耳游历各国20余年的经历。n又如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便在避免重复的前提下,大量采用了附叙、插叙、追叙附叙、插叙、追叙等方法,同时以存录史料考证成果的考异作为补充。(二)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纪传体n在传统历史叙述的各种体裁中,纪传体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种。这一类型的史书虽以人物为中心,并且题材也仅以“纪”和“传”标称,实际所记无所不包,几乎涵盖历史知识的所有层次,并不止于人物活动事迹。n代表性著作:n世本、二十四史。特点n容量巨大,几乎所有涉及历史的内容都可以网罗,因而可以描述广阔
4、的社会风貌,几乎不受限制。n其内在机理在于它本身即是一种综合的体裁,既有编年体的本纪作为历代最高层次政治史的纲要,又以不同层次的国别史、地方史及系列的人物传记作展开的叙述,同时有制度史、文化史的专篇,加之各种表谱可以搜集零散的事实。缺陷n在体裁上,纪传体史书所记内容巨细无遗,往往趋于繁琐,互见法的使用每每使人生厌,合传、类传的设置有时又使人物的年代顺序颠倒,不如编年体简洁。n另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史料积存越来越多,诠释整理难度越来越大,以致官修正史因循守旧,类似于按照固定框架填充。n在史学编纂思想上,“正统”思想的禁锢越来越重,对史学创新的妨害也越来越大。n史记、汉书的相关记载比较。n(三)以
5、事件为中心的叙述纪事本末体n南宋前期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这一体裁的正式创立者。n其特点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叙述可以自由命题,不为积久成习的常例所拘;有点是既可以部分地吸收编年、纪传二体之长,又可部分地克服二体之短。n成书缘起:“枢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具体做法是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挑选其中一些事件,每事先确定一个标题,然后辑录通鉴有关该事件的原文而成篇。所辑文字仍然按照它们在通鉴中的本来顺序排列编纂,只是各依专题而集中到了一起;原载事项下有以“臣光曰”和“某某论曰”的形式出现的司马光和前人的议论文字,也一并收入,位置不变。缺陷n第一,此类著作所叙述的
6、事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纪传体的综合性与编年体的共时性联系;n第二,其书若仅据已有的史著改编辑录而成,而原书有都有传本,那么该书基本没有史料价值。n第三,它的容量有限,不能录入的事实尚多,而在抄引原书时也难免会发生错误。n所以这类著作可以作为初学历史、阅读原书的向导及检阅原书史料的工具书使用,不能轻易作为原始史料使用。(四)以制度为中心的叙述典制体n中国古代经典,如尚书即多有典制记载;n自唐代史学家杜佑撰通典后,这一类型的历史著作形成一种独立的体裁。n优点:n首先在于会通古今,可以克服正史书志的断代叙述不明源流的缺陷。对每一项制度原原本本。克服了纪事本末体的局限。n其次在于
7、别为一书,只要能够做到条理分明,就可以拾遗补缺,内容翔实,与通鉴一系互补。(五)纲目体n1.标志;n纲目体的产生,一般以南宋朱熹与其门人所编的资治通鉴纲目为标志。n2.编纂特点;n他的基本办法是在通鉴的编年框架内,先仿春秋经文,分条列出通鉴所记载的重要事实(大都为一两句话),以大字顶格书写,称为“纲”;然后仿效左传的叙事,节取通鉴之文,以小字注文的形式低一格书写于各条之下,称为“目”。这样的编排眉目清楚,每事相对完整,举要的性质更为鲜明。3.指导思想n朱熹以经学的方法治史,以史学辅助其理学,所以选材多着眼于儒家道德传统,记事则用春秋笔法。所以该书大要在于斥篡贼、立纲常、扶名教、除史弊、法春秋。
8、n所以该书尽管也有更正通鉴失误之处,但是过分讲求春秋笔法,反而使得此书的史学价值为经学价值所掩盖。(六)学案体n所谓学案,大体是以师承关系为线索,分门别派地叙述学术思想史的一种体裁。n学案体的创立,一般以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为第一步代表作品。n该书的叙述方法是在每一学案的标题之下,先以简要的文字概括该学派的渊源流别及学术要旨(实即小序),然后列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为之立一小传,略述其生平经历和师承关系、讲学及著述情况等;n小传之后,则据传主的著作、文集和语录等,摘编其重要言论,以使读者了解各自的思想特点和要点,时而点出作者的见解。n全书共著录二百余人,系统展示有明一代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
9、结构明晰,取材精审,在体裁上自成一家,开辟了学术思想史著述的新局面。n学案体沟通了史体和语体,以人物传记与人物言论相结合,便于全面了解学者个体及群体的学术活动、治学风格、学术宗旨、思想风貌和学术联系。n这种做法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本来也常见,而在经过黄宗羲的系统组织和结构之后,遂为学术史、思想史的会通与综合提供了一种相对固定而适用的叙述模式,所以后来得以推广。二、现代史学文体的特征n(一)现代史学论著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言必有据,无徵不信。n1.古代史家的叙事不一定都有依据,其中夹杂有传说、想象和发挥的成分。n左传、公羊传中有关刺客刺杀赵盾的记载。n麦考莱批评希罗多德“自始自终都是一位虚构者”,“
10、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和过度的事件,如果真发生过的话,它们的细节也绝不可能为他所知,但他把它们讲的绘声绘色”。n论历史,载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第261262页。n2.现代史学要求史学工作者在陈述事实和作出判断时需要有依据,而且遣词造句也要推敲斟酌,力求准确。n有些夸张色彩比较明显的词句,不能轻易使用,如“众所周知”、“无时无刻”、“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等。(二)现代史学著述讲究论述的系统性。n现代史学的专著和论文,有充分的空间来阐发对于某一专题的看法,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有贯穿全文的核心论旨,并以它为中心来组织材料,展开论述,层层推进,最后引出全篇的结论。n传统史书重在记事,全
11、书通常没有单一的主题和核心论旨;n札记文章一般用于表达点滴见解,篇幅短小,不便进行系统的论述。(三)现代史学文体注释繁复。n中国古书的注疏,主要是对文本的字音、字义以及其他内容的诠释。n现代史学注释非常繁复,功能丰富,标注方式趋于严格和完善,已经成为史学论著学术性的外在标志。(四)史学论著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n学术专著一般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语,而正文又往往分成若干章,一章又分若干节,其目录通常能反映全书的主题和主旨。n论文一般由下述部分构成:n题目、内容摘要、关键词、导言、正文、参考文献等组成。n但是,过于讲究结构的整齐划一,已经成为当前史学著述的一个弊病,导致形式刻板,透出新的“八股气”。n
12、(五)现代史学论著必须使用正规的书面语,不能用口语或方言;在确有必要借用口语或方言时,必须用引号标出,以示分别。n首先要严格遵循语法规则。文句不能有语病,搭配要恰当,词序要合乎常规,主语不宜过长,谓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过于繁复的修饰成分。n其次要尽量使用雅驯的字词,避免使用流行的口语词汇或简写,也不能直接采用外文的缩写。n如“从事学术研究”和“搞科研”,“资深学者”和“老先生”,前者是书面语,后面是口语。n“世界贸易组织”不宜直接写成“WTO”,而应该用全称“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六)文辞中性。n首先要戒除夸张渲染的文学笔法。n苏东坡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李太白
13、、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书黄子思诗集后)。n从学术的角度看,李、杜诚然为诗史上的高峰,但绝不是孤峰,与他们各领风骚的诗人大有人在,因而不能说他们“凌跨百代”,以至“古今诗人尽废”。n其次要避免使用带有强烈褒贬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其次要避免使用带有强烈褒贬和情感色彩的词汇。n史家的看法和见解,是基于事实而做出的判断,并不是主观情感的宣泄,因而不能滥用褒贬强烈、蕴含情感的词句。这种要求不免会限制写作的尽情挥洒,却是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n如有篇文章谈秦穆公:n秦穆公原本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成为中原霸主,结果未能做到;作者论及此事时几次使用了“可惜可惜”一词。“可
14、惜”一词传达的纯粹是作者个人的情绪,因而不是历史事实或者从事实引申的意义。n文章还将晋文公登位称作“爬上宝座”,斥责秦穆公攻打晋国为“利令智昏”,都带有明显的情感好恶,不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和评论。(七)主体的淡出。n1.古代史家喜欢明确宣布自己是历史的叙述者。n如希罗多德:n“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历史n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多次出现“太史公曰”、“余”等字眼,在叙事中也
15、经常夹杂自己考查史迹的行止和凭吊前事的感慨。孔子世家淮阴侯列传等。n2.现代部分学者在文章中喜欢使用“我们认为”这样的字眼。n如果文章是一个人所写,“我们”就成了虚拟的论说者,带有增强话语权势的意图。n文辞中性传达的信息比较客观,有助于读者做出独立的理解;此外,任何历史解释都经过了史家思想的过滤,必然沾染主观色彩,强调文辞中性,有助于避免让“主观色彩”覆盖事实的“本色”。n三、引文的处理n(一)引文的类型n一是史料,这是引文的主要成分,史料单薄意味着著述没有分量;n二是他人的论点,这对现代史学著述尤其重要,史家在写作中通常需要大量借鉴已有的研究,引用他人的论点作为论据;n三是理论和概念,现代史
16、学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概念来观察史事,作出阐释。(二)引文的要求n1.引文必须准确,要尽量避免出现错字、漏字、窜行、误译或误植,这些都是学术的“硬伤”,会降低文章的学术质量。n前人有时凭借记忆引用资料,出错在所不免。n胡适曾提到王国维引宣帝纪有一句与原文不符的例子,特别强调说:“引书最忌靠记忆力,尤不可不严戒无意中增减文字。”n对大段引文和数据图表,尤其要反复核对。n对于译自外文的引文,不仅要核对原文,而且要用心推敲译文,力求信达和晓畅。n引文要力求准确,就必须有忠实于原文的意识。如果采取“原文照录”式的引用方式,就不能修改引文的文字和标点。对于没有标点的古籍,可以自行标点;如果改动了已有标点
17、的古籍,则要做出说明。n引书时删改原文,在古人著述中是常见的做法;但以当今的学术规范来要求,这显然不可取的。n即便原文本身存在错漏,也不能擅自改动,而只能在引用时注明“原文如此”或“系某之误”。2.引文出处的标注应当真实而准确。n所谓“真实”,就是须以引者直接见到的出处为准,不能将转引注为直接引用,或将节选本注为全文本,或将译本注为原文版。这种做法被称作“伪注伪注”,是一种常见的学术舞弊行为,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谴责。n所谓“准确”,是指引文的出处不能发生错误,页码一定要精确。特别是分散在几个连续页码中的引文,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页,不能笼统地注为从某页到某页。n有篇文章引用胡适致罗尔纲的信函,注
18、作胡适书信集中册第699704页,固然无大错,但这几页中除了胡适致罗尔纲的三封信外,还有致孟森和丁声树的信各一份,与文中所引材料无关,因而最好是注为第699700、702704页。n3.引文应当服务于论述的需要,并成为文章的有机成分。n如果堆砌材料,为引用而引用,就犯了常言所谓“掉书袋”的毛病。而且,引文还要尽量与行文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引文太多,往往造成词句支离和文句不畅,高明的论者可能会设法减轻引文的这种不利影响。n余英时谈到,钱穆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每写一家必尽量揣摩其文体、文气而仿效之,所以引文与行文之间往往一气呵成,不着剪接之迹”。n是否有必要模仿引文,诚然值得考虑;但极力淡化引
19、文和行文的“剪接之迹”,则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对引文做适当的分析,使之完全融入自己的论述之中。n4.两种不同的引用方式:“直引”和“转引”。n“直引”的材料来自原始的文本,这种材料通常更可靠,也更有价值。在无法看到原始文本的情况下,就只能从他人的著述中转引。n转引的材料不一定没有价值,但严谨的学者历来对转引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采用。如果一篇论文转引的材料过多,可能会减轻它的学术分量。这主要是由于转引包含很大的风险。n首先,原引者存在出错的可能。n陈垣早年作史讳举例,匆忙间从钱大昕的著作中转引了一些材料,后来查对原书,发现钱大昕的引文中多有错漏简脱之处,不禁大为震撼,后来反复说“
20、应当深深记取史讳举例的教训”。n其次,材料须从上下文关系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而转引材料通常失去了这样的条件。原引者一般只截取原文的一段,而且为了论说的需要而对引文做过处理,或删节,或重组,或转述,甚至断章取义。经过如此处理的材料,可能会脱离原来的上下文关系,也不能完整而准确的保留原文的信息。转引这样的材料,难免受到误导。n因此,引用须竭尽所能地查对原书,要不憚其难,不厌其烦,以找到材料的最可靠的出处。在不得不转引时,一定要审慎鉴别分析,确认其文可信方可转引。n如何确定“其文可信”,需要考察著者的学术声誉以及论著的质量。治学不够严谨的人,其论著最好不要转引;n主要用第二手资料写成的书,不宜转引;
21、n没有任何注释的书,不能转引;n涉猎众多领域的“全能型”学者或是职业畅销书写手的作品,不可轻率地转引;n教科书和通俗读物的资料,也不能转引。n转引要注出转引处,如果直接注原文的出处,就是弄虚作假的“伪注”。引文的格式n大段引文(一般在100字以上)一般应该另段排列,退两格抄写;n如果是打印稿,最好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左右各缩进两字格,不加引号;注释标记置于引文结束处。n引用完整的句子,要在说话人之后用冒号,后接引出号;引文借书处,先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然后用引回号;注释标记置于引号之后。例如:n 1701年,英国旅行家约翰 劳森在南卡罗来纳州见到大片玉米地,不禁感叹道:“印第安人的玉米,
22、或叫玉蜀黍,经证明乃是世界上最有用的谷物,如果没有这种丰饶多产的作物,美洲某些殖民地的拓殖,会被证明是十分困难的。”1 n如果引文不是完整的句子,而只是引文中一句话的插入部分,则要在说话人之后用逗号,后接引出号,引文结束处先用引回号,再用逗号或句号,注释标记置于逗号或句号之后。例如:n孔多塞写到,一旦思想的光芒照亮全球,商业的纽带将各部分紧密连接,那么“一切都会成为人类的朋友,都会为人类的完善与幸福而共同效力”。1 n在行文中引用个别语汇,只需在所引语汇上面加引号,注释标记置于句号之后。例如n人们并不否认对英王的忠诚,在印花税法被废除后,各地民众举行庆祝活动,人们举杯祝福英王健康,仍旧自认是大
23、英帝国的臣民。有的报纸将“自由之子”称作“英王陛下的忠实臣民”和“英国宪法的真正朋友”。1 n在转述原意时,如果中间使用了原文的词句,要用引号标出,将注释标记置于转述结束处。四、标注的功能和方式n(一)注释的功能和意义n1.注释的首要功能是注明材料的来源。n学术论著中的“直接引语和非普遍所知或不能轻易查证的事实与见解”,都必须注明出处,(芝加哥著述手册)而常识、可从一般工具书或教科书中查到的知识,则不必标注来源。n通过注释的方式,作者所使用的论据和其他知识可以得到核查,从而有助于提高知识的准确性和可信性。n澳大利亚学者温德舒特尔批评福柯,说他的著述放弃了学术界通用的注释和参考书目等手段,在讨论
24、他人的术语和概念时,既不引用原文,也不交代出处,这使他的论说宽泛而自由,让人无法确知他的具体所指。(对历史的杀戮)n2.对学术的继承和创新来说,注释是一种有效的保障。n如果用注释标出了前人的观点,作者自己的见解就自然地显现出来了。整个课题的学术史信息,可以用注释的方式来反映;n研究中涉及的问题,如前人已有可靠的论述,只需在注释中注明参见即可。n读者只要查看注释,就可大致明了前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的工作。而且,注释还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指引门径,比较扎实的论著所引用的资料、书籍和论文,大体能够反映这个课题的基本资料和已有研究的状况,从中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和资料线索,循此展开研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
25、效果。3.注释还可以作为正文的补充。n在写作中,某些内容如果舍弃会妨碍对问题的理解,而阑入又可能妨碍行文,这时就可用注释的方式来处理。n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在注释中对资料进行辨析,对相关问题做出阐释,以致注释的篇幅和正文相当。n不同的译本。4.参见也是注释的一大功能。n有的资料不必详细列举,可以简述其意,注明出处以供读者参考;对于他人已做过研究的问题,不必详细复述,也可用参见的方式。n在陈寅恪的著作中,参见的书目多于直接引用的书目。据有关统计,他参考的文献达606种,而引用文献只有363种,其中参考和引用相重复的有62种。n目前史学界存在一种只注材料、不注参见的风气,这也是忽视
26、学术继承的一种表现。n5.论者还可以用注释的方式向提供帮助和启发的人致谢。n某一论点、某一材料如得到他人提示而获得,或得到其他论著的启发而形成,都可以再注释中加以说明。小结n严谨的学者一定会用心做好注释,而细致准确的注释也的确是严谨学风的体现。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的人,喜欢利用注释“做手脚”。n读书不多,又想显得博学,于是借助注释来舞弊:n或罗列众多自己并未接触过的文献,或将“转引”改注为“直引”,或将译本注为原版,或引而不注。n有的剽窃者掩饰真相的手法,就是将原书的文字和注释一并照抄,造成旁征博引、规范严谨的假象。n可见,注释可以折射学风,是检验学术道德的试金石。(二)注释的方式n1.页下注、尾
27、注和夹注n同领域的学者希望从注释了解作者的材料来源和读书范围,因而页下注就是一种最便利的形式。它的好处是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论著的文献依据。n尾注具有与页下注相似的作用,但查阅起来远不如页下注方便。n夹注本是中国传统注疏的常用形式,有的中国史论著也用这种方式标注常见古籍,虽然检视方便,但不宜于做较长的解释性或发挥性的注释,因为那样会冲散行文,妨碍阅读。2.古籍的标注n按照中国文史论著的习惯,常见的古籍只注书名和卷次,而不注版本和页码。n一些线装古籍或古籍影印本原本没有页码,只有卷号,不注页码无可非议,但仍须注明版本。n许多古籍经人点校整理,出版了现代印刷本,在引用时应当注明版本和页码。古籍的不同
28、版本,在价值和阅读难度上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旧刻本和标点本之间差别较大,引用旧刻本需要自行标点,反映了引者对原文的理解;而引用标点本则须尊重原书的标点,如果对某些标点做了调整,应在注释中加以说明。n引用古籍只要有版本和页码,就一定要注出,以便于读者查阅和核对。如果简省必要的项目,就为作弊留下了空隙,容易出现将转引注为直引、将标点本注为旧刻本一类的现象。例证n杜佑:通典,卷148。n这个标注方式过于简略,欠缺版本和页码方面的信息,不便于读者查对。如果引用的是这些书籍的点校本,不妨注为:n(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92页。3.外文的注释n(1)现状及其利弊n目前国
29、内书刊的外文文献标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将文献名称及相关项目译为中文,二是直接采用原文,三是译成中文再括注原文。n只注中文,不便于读者检索,不可取。n直接采用外文作注,对作者最为省事,因为标题的翻译往往相当困难。但这种注释有很大弊端:n第一,它损害了中文论著在文字上的纯一性。n中文著述必须全部使用中文,需要使用外文时,必须附注在括号中。做注释时直接使用外文,或将中外文混杂在一起,无疑损害了中文的整体形象。n第二,如果在注释中插入说明性文字,不仅出现了中外文混杂的情况,而且注文中的标点符号很不好处理,如注释结束处究竟是用英文句号还是中文句号,就是一个问题。这种标点符号的混乱,也会损及文字的纯一性
30、。n第三,对于不懂某一语种的读者,就无法从原文注释了解论著的资料来源,无法了解这个问题的文献状况。n综合考虑,将外文文献的作者和题名译为中文并括注原文,是一种比较合理和实用的形式。这种标注方式有利于保持文字的一致性,维护语言的纯洁,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也比较完整,便于所有读者了解文献的名称、性质和来源,并未查找和核对引文提供了便利。n在国内的史学刊物中,世界历史的外文注释采用的大致是这种格式。操作方式n在首次标注时,将文献的作者、标题和出版地译成中文注出,并将作者和标题的原文置于括号中,以便于读者查找;在第二次标注时,则只需注出作者姓氏和主标题的中译文即可。如:n弗雷德里克霍克西:最后的诺言:18
31、801920年间同化印第安人的运动(Frederick Hoxie,A Final Promise:The Campaign to Assimilate the Indians,18801920),英国剑桥1989年版,第23页。nn霍克西:最后的诺言。4.电子学术资源的标注n从光盘数据库或网络在线数据库查到的资料,应尽量与纸质文献核对,标注纸质文献的出处,并在参考书目中交代电子版本的来源。n如果不能与纸质文献核对,就要在注释中括注数据库名称或网址,必要时还须注明获取日期,其他项目的处理则与纸质文献相同。二次引用文献,注出作者姓氏和篇名的主标题即可。n如:n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32、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13页。(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n艾伦 多纳甘:“历史解释:重评波普尔亨佩尔理论”(Alan Donagan,“History Explanation:The Popper-Hempel Theory Reconsidered”),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第4卷第1期(1964年),第14页。(http:links,jstor.org)5.参考书目n(1)总体情况n学位论文和学术专著均需附有参考书目,以备检视文献的使用情况,考察论说的可信度,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n参考书目须分类编排,先中文,再外文;n在中文和外文下面,可分别按
33、原始文献(如果原始文献的数量大、种类多,可进一步分成档案、政府出版物、统计资料、手稿、日记、书信、当时的报刊等名目)、研究著作和论文等项排列。n(2)一般中文文献n中文文献的排列,一般以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为序。同一姓氏的数位作者,以姓名第二字的拼音字母为序;同一作者的多种著作,按书名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n对文献可以编号,也可以用首行缩进的方式排列。n档案须标明作者(后接冒号)、档案名(用引号,后接逗号)、编号(后接逗号)、收藏处(句号);n书籍须标明作者(如系编者,须在姓名后加“编”、或“选编”,后接冒号)、书名(用书名号,后接逗号)、出版地(后接冒号)出版社(后接逗号)、出版年代(后
34、接句号)。n论文须标明作者(后接冒号)、标题(用引号,后接逗号)、报刊名(用书名号,后接逗号)、卷次和期号(后接句号)。(2)中文古籍n中文古籍有作者或编者的,也要以姓氏拼音为序,其他则可按书名首字的拼音排列。n有点校者或译注者的古籍,要标举姓名。n旧刻本要交代刻印年代;n手抄本要注明收藏地;n现代点校本或影印本则须列具出版社和出版年代。n古代的各种正史,最好按作者姓氏分开排列,不宜笼统地冠以“二十五史”的名称。(3)外文文献n外文文献在注释中已经译为中文,在参考书目中一般直接用原文,按作者姓氏第一个字母排序。n同一作者的多种论著按题名第一个单词的字母排序,作者姓名第二次出现时则用4字符长的横
35、线代替。n书籍需要标明作者(姓在前,名在后,用逗号隔开,名后用句号;n如果最后一个名字系缩写字母,以缩写标记代替句号;有多位作者的,从第二位作者开始按姓名正常顺序排列)、书名(斜体、后接句号)、出版地(不知名的小城市须注明所在州、省或国家;n同名城市须注明所在州、省或国家;后接冒号)、出版(后接逗号),出版年代(后接句号)。n英文论文标明作者(姓在前,名在后,用逗号隔开,名后用句号如果最后一个名字系缩写字母,以缩写标记代替句号;n有多位作者的,从第二位作者开始按姓名正常顺序排列)、标题(置于引号内,后接句号,置于引回号之前)、期刊名(斜体,后接逗号)、卷次和期号(括注日期,后接冒号)、起止页码(从某页至某页,后接句号)。例证n英文书籍nBailyn,Bernar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Cambridge,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n_.On the Teaching and Writing of History:Responses to a Seris of Questions.ed.edward C.Lathen.Hanover,NH;Dartmouth College,1994.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