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章末整合提升知识知识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考向考向 链接高考链接高考【考向常见的地貌类型判断】命题视角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这些都是高考题中的常考点,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地貌成因的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BC D2.图中断层
2、()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故选A。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项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项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项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
3、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答案1.A2.D(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第34题。3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4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解析第3题,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
4、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流水;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第4题,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答案3.B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