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一)中央官制的中央官制的发发展演变展演变 (二二)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 (三三)监察与谏议制度监察与谏议制度(四)(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
2、响。秦朝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度的形成形成从汉到元从汉到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度的发展完善发展完善明明 清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度的顶峰及衰落顶峰及衰落专专制主制主义义中央集中央集权权制度(制度(历历程)程)(一)中央官制(一)中央官制(中枢权力机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演变(反映了皇权的加强)(反映了皇权的加强)秦:秦:西汉:西汉: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元:明:明:清:清: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制制中外朝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制制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六部制废丞相
3、,设内阁六部制设军机处设军机处皇帝的烦恼皇帝的烦恼 好了歌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君权与相权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地方 选官制选官制度度 监察制监察制度度建立中朝建立中朝皇 帝尚书令尚书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 尉 九九 卿卿 中朝中朝外朝外朝有事上报有事上报1、西汉武帝时:、西汉武帝时: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决策机构1/3
4、/20236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2、隋唐中枢权力机构、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起草诏令起草诏令负责负责 执行执行封驳审议封驳审议2 2、隋唐、隋唐三三省六部省六部制制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下设六部):(分工明确)(分工明确)提高了提高了办事效率办事效率;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皇权。1 1)职责:)职责:起草诏令起草诏令负负责执行责执行封驳审议封驳审议2 2)运行顺序:)运行顺序:中书省中书省 门下省门下省 尚书省尚书省3 3)特点:)特点:相
5、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4 4)作用:)作用: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者再下中书中书,中书付,中书付门下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奉行”而已。而已。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
6、填写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奉行”后,具体交给哪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些部门去执行?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意见。包含了中书省、门下省宰相和皇帝的意见。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交给六部中相关部门去执行。材料材料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相权和皇权的冲突相权和皇权的冲突 说明什么?说明什么?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和法律的制约。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和法律的制约。A、相同:、相同:B、不同:、不同:目的:目的:本质:本质:都是分权制衡,防止专权都是分权制衡,防止专权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三省六
7、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是为了防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专制,保证是为了防止任何机构或个人专制,保证权利属于人民。权利属于人民。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君主专制;美国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民主。美国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民主。三省六部与三权分立三省六部与三权分立(补充)(补充)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是专制制度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是专制制度下的分化事权,三省之上还有一个独断专权的下的分化事权,三省之上还有一个独断专权的皇帝,皇帝,是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西方是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体现的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体现,核心是权力
8、的制约与平衡。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A.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工部工部 B.B.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工部工部 C.C.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户部户部 D.D.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工部工部2.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国史新论中写道:中写道:“汉代的汉代的宰相是首
9、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一项是 ()()A.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B BD D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三省三省二府二府三司三司皇帝皇帝枢密枢密院院中中书书省省门门下下省省尚尚书书省省中书中书门下门下财政财政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军政军政工工部部六部六部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三衙三衙禁军禁军统统兵兵权权调调兵兵权权行政行
10、政宰相宰相三省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基本不参与政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副相)(副相)3 3、宋朝中枢权力体系、宋朝中枢权力体系枢密使枢密使三司使三司使计相计相思考:思考:如何解决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如何解决相权与皇权的矛盾?A:北宋北宋官制官制“二府二府”三司:三司:(1 1)“二府二府”:是指:是指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中书门下省和枢密院;“三司三司是是指指国家的国家的财政部。财政部。(2)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掌管掌管行政行政(宰相由副宰相(宰相由副宰相参知政事参知政事牵牵制)制)枢密院枢密院掌管掌管军政军政(三衙牵制)(三衙牵制)“三司三司掌管掌管财政财政(3)特点;再次分权;相权一分为三,行政、财政和
11、军)特点;再次分权;相权一分为三,行政、财政和军政分解。政分解。(4)结果结果:分割相权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强化皇权3 3、北宋的中枢机构、北宋的中枢机构4 4、元朝、元朝-一省制一省制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 相权重新加强相权重新加强长官为左、右丞相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和平章政事你能否从结果上对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你能否从结果上对中国古代行政体制演变的总趋势做一简要评价?演变的总趋势做一简要评价?相权逐步削弱,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皇权逐步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政治体制
12、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议、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元代的一省制也是如此吗?元代的一省制也是如此吗?皇帝皇帝全国军队明朝时期的明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央集权体制 内阁时时 期期名名 称称职职 权权特点特点(地位)地位)明太祖明太祖明成祖明成祖 设设殿阁殿阁大学士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不参与决策正式设正式设立内阁立内阁开始参与军国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地位逐渐上升 可以帮助皇
13、帝起草对奏章的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奏章的批复意见。批复意见。“票拟权票拟权”权力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1 1)废丞相:)废丞相:废废除除:影响:影响:2 2)设内阁:)设内阁:5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之职掌
14、,终以贾祸。”神宗实录神宗实录卷卷 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职权,但职权,但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始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军国大事)(军国大事)1 1、时间:、时间:3、权力变化:、权力变化:4、特点:特点:5、影响:、影响:2 2、最初目的:、最初目的:雍正年间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为处理西北军务后扩大到机要政务后扩大到机要政务皇帝亲定,皇帝亲定,品级不高,保密性强,行事快捷,跪受品级不高,保密性强,行事快捷,跪受笔
15、录,上传下达。笔录,上传下达。1)简化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简化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2)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顶峰)。)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顶峰)。军机处内景军机处内景军机处实质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实质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六(六 )清朝:设军机处)清朝:设军机处(内政外交、军政大计、重大案件)(内政外交、军政大计、重大案件)(完全听命于皇帝)(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1、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中央主要机构和官员的权力逐步被分割,相权逐步被中央主要机构和
16、官员的权力逐步被分割,相权逐步被削弱,削弱,皇权逐步强化。皇权逐步强化。2、成熟标志:、成熟标志: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3、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汉中朝、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汉中朝、清军机处);清军机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唐、宋)(唐、宋)1.西周西周-2.2.战国、秦战国、秦-3.3.西汉西汉-4.4.魏晋魏晋-5.5.隋唐隋唐-明清明清世卿世禄世卿世禄制制(世官制世官制)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
17、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血缘血缘)(军功军功)(品德、才能品德、才能)(家世门第家世门第)(才学才学)(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二、选官制度1 1、西周选官制度、西周选官制度西周西周 世卿世禄。世卿世禄。标准:标准: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西周宗法分封与社会等级图 统一后的秦朝还以军功选官是否适应时代统一后的秦朝还以军功选官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军功者,各以率(凭借)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 评价:评价: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
18、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不在适用不在适用和平时期和平时期商鞅商鞅2、战国时期、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察举制(郡国推荐)(郡国推荐)各郡国向国家推荐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称为察举,也称人才称为察举,也称举孝廉。举孝廉。征辟制(官府征聘)(官府征聘)中央和地方官府向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称征辟。社会征聘人才称征辟。3 3、汉朝选官制度汉朝选官制度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察举制:察举制:征辟制:征辟制:孝廉孝廉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
19、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九品中正制图九品中正制图九品中正九品中正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唯才是举”。曹丕采吏。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中正”,“中正中正”,世,世族豪门担任,族豪门担任,将当地士人,将当地士人,按按“才能才能”分别评定为九分别评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谓之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选取原则以选取原则以“家世家世”为重。为重。从此,从此,“上品无寒门,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品无势族”,九品中正
20、制,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工具。4 4、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选官选官制度: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标准:标准:门第门第评价:评价:开始是一种好的,但是开始是一种好的,但是在后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在后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门阀选官扼杀了真正的仕途,门阀选官扼杀了真正的人才,走向没落。人才,走向没落。九品中正制图九品中正制图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历程、意义。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历程、意义。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唐太宗宋太祖宋太祖明太祖明太祖清世宗清世宗5、隋唐、隋唐清的选官制度清的选官制度科举考场科举考场贡院内的号舍贡院内的号舍
21、科举制是指从隋朝开始的通过考试选科举制是指从隋朝开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其中所以叫做科举。其中进士进士与与明经明经两科最为人重视。两科最为人重视。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唐代日臻完善;唐代日臻完善;北宋进一步发展北宋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殿试 三级;三级;明清八股取士,日益僵化。明清八股取士,日益僵化。隋唐至明清(隋唐至明清(科举制)科举制)(1 1)发展历程:)发展历程:(2 2)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 (3 3)趋势:)趋势
22、:A A、选官标准、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成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成为公开展成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成为公开考试。考试。B B、人才选举逐渐趋向于制度化,体现了、人才选举逐渐趋向于制度化,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后期消极:后期消极:忽视自然科学,影响科技进步。忽视自然科学,影响科技进步。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23、,加强了中央集权;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乌衣巷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的嘲讽和警告。1 1、选官标准:、选官标准:2 2、选官权、选官权:3 3、选官方式:、选官方式: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规律: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规律:由家世、
24、门第为主到以学识才能为由家世、门第为主到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主,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从地方收归中央从地方收归中央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作为主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作为主要依据,趋向严密、科学。要依据,趋向严密、科学。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官员素质不断提高。官员素质不断提高。1 1、目的:、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2 2、内涵、内涵3 3、监察官员或机构、监察官员或机构:4
25、4、谏议机构、谏议机构;5 5、监察与谏议评价监察与谏议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皇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1 1、监察机构、监察机构朝代朝代监察官员或机构监察官员或机构职能职能秦朝秦朝汉朝汉朝北宋北宋明清明清监察监察顶峰顶峰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监察百官御史府御史府中央:御史大夫中央:御史
26、大夫监察和弹劾百官监察和弹劾百官地方:刺史地方:刺史监督郡国长官监督郡国长官督察院督察院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六科给六科给事中事中“科道科道”监督六部业务监督六部业务按察使司按察使司各省设立,负责司法、监察各省设立,负责司法、监察(三)监察和谏议制度的演变(三)监察和谏议制度的演变设通判设通判监察州郡长官监察州郡长官2 2、谏议机构、谏议机构朝代朝代 机构机构职能职能隋唐隋唐宋朝宋朝门下省门下省谏议和封驳谏议和封驳 谏院谏院独立的谏官机构独立的谏官机构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谏议制度,对加强政府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谏议制度,对加强政府对
27、官吏的监督、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的积极作用,也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皇权、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低效现象。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人才基础人才基础 廉洁廉洁高效运转高效运转 人才基础人才基础科举制科举制 监察制度监察制度 维护公平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成熟特点:特点:1)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
28、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需要 2)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高效高效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四)(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 1)背景:)背景:2 2)措施:)措施:王国问题的出现王国问题的出现汉初郡国并行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刘邦(刘邦)实行实行“推恩令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削弱王国势力。设刺史,监察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29、由郡守统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再也无力与中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再也无力与中央作对。央作对。加强了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央集权,巩固了国巩固了国家统一。家统一。(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四(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 1)背景:)背景:唐后期唐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出现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出现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唐朝设藩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和和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局面出局面出现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五代十国分裂局
30、面形成形成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与扩大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与扩大太祖问: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也?”宰相赵普回答: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则天下自安矣。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宰相赵普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削夺朝中大将兵权(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大将兵权(杯
31、酒释兵权)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枢密院发兵)削弱节度使: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削弱节度使: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削弱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削弱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削弱武将: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削弱武将: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各州郡财赋由中央掌握。各州郡财赋由中央掌握。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方法点拨: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方法点拨: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
32、 1、秦朝:、秦朝:2 2、西汉:、西汉:3 3、唐朝:、唐朝:4 4、北宋:、北宋:5 5、元朝:、元朝:郡县制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刺史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 唐后期大量设节度使唐后期大量设节度使 设州郡、置通判、转运使设州郡、置通判、转运使 行省制行省制 (五)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五)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 1.1.突出特征: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3、。2.2.内部矛盾:内部矛盾:一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一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皇权与相权(一)皇权与相权(二)中央与地方(二)中央与地方1 1)西汉:建立中朝,转移宰相的决策权)西汉:建立中朝,转移宰相的决策权2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3 3)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4 4)明朝:废除丞相,彻底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明朝:废除丞相,彻底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西汉:西汉:1 1)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34、 2 2)设刺史,监察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3.3.发展演变趋势:发展演变趋势:相权削弱,皇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中相权削弱,皇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央权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 1)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领土完整。(政治政治)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
35、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经济)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化交流。(思想文化思想文化)(2 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6、,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生产力的发展。7 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治”。以下对这两大。以下对这两大“政治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的理解正确的是()A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37、解析:解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封邦建国,即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度,后半句指的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郡分封制度,后半句指的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郡县制建立是县制建立是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取代取代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的重要标志。答案:答案:B B高考经典高考经典 1 1(20092009年名校联考年名校联考)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钱穆先生的观点是的观点是 ()()A
38、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D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解析: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下,皇权受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下,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到一定的限制,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A A、B B与材料信息不符,与材料信息不符,D D说法不符合史实。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答案:C C 2.2.(20092009年上海卷年上海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
39、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 A军功爵制军功爵制 B B察举制察举制 C C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D D科举制科举制 解析:解析: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察举制实行于汉朝,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实行于汉朝,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在宋朝日臻完善。选官制度。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在宋朝日臻完善。答案:答案:D D 3.3.(20102010山东山东10)10)宋朝形成了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40、的局面。这反映出的局面。这反映出()A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解析】“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知”说明宰相的权力受到分割,排除说明宰相的权力受到分割,排除A A项;专制皇权项;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排除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排除B 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排除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排除D D项;权力项;权力分割的结果是加强了君权对相权的制约,只
41、有分割的结果是加强了君权对相权的制约,只有C C项符项符合题意。合题意。【拓展拓展】本单元特别注意区别两个概念:专制皇权与中本单元特别注意区别两个概念:专制皇权与中央集权。专制皇权侧重于中央内部皇帝与中央官员的央集权。专制皇权侧重于中央内部皇帝与中央官员的关系;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削弱地方关系;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削弱地方上的各种权力属于加强中央集权上的各种权力属于加强中央集权4.(4.(20102010北京北京12)12)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 A西周西周
42、B B秦朝秦朝 C C汉朝汉朝 D D唐朝唐朝【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特别是汉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特别是汉代的郡国并行制,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处理和解读的郡国并行制,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处理和解读历史图片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示意图中的行政区划,历史图片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示意图中的行政区划,既有郡,又有广阳国等封国,这种郡国并行制出现在汉既有郡,又有广阳国等封国,这种郡国并行制出现在汉初。初。【规律规律】图片选择题图片选择题“三看三思三看三思”(1)(1)对图片要对图片要“三看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
43、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2)(2)对备选项要对备选项要“三思三思”:一是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排除不符合一是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是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二是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项;三是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三是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选项。关紧要的选项。5 5(2010(2010北京
44、北京14)14)朱子语类朱子语类云:云:“唐制: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A体现三省分权制体现三省分权制 B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D分化相权加强皇权分化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答案】B 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职能的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职能
45、的理解。材料体现的是三省之间分工合作而又互相牵制材料体现的是三省之间分工合作而又互相牵制的关系,并没有强调门下省的谏议和封驳职能,的关系,并没有强调门下省的谏议和封驳职能,故故B B项有误。项有误。6 6(2010(2010浙江浙江16)1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解析】抓住时间信息抓住时间信息“唐
46、朝唐朝”和关键信息和关键信息“科举制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 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 B项。四书为儒家经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礼记中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两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合为四书,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息不符,排
47、除D 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 C项。项。7.(20107.(2010广东广东14)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D.宋代君主专制的
48、程度高于唐代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唐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制约,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说明唐代君主的权力受制约,不能说明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排除不能说明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排除A A、B B两项;两项;宋代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说明宋代谏官不向宰相负宋代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说明宋代谏官不向宰相负责,排除责,排除C C项;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只有项;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只有D D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8 8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
49、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面三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下面三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解析解析】本题以服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本题以服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其一切活动有效信息的能力。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其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专制皇权。由三种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
50、统治,加强专制皇权。由三种男子帽式的名称可判断其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男子帽式的名称可判断其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等因素相关,选项等因素相关,选项C C与题意相符。与题意相符。9.(20119.(2011高考广东卷高考广东卷)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是()A A宗法制的终结宗法制的终结B B察举制的完善察举制的完善C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D科举制的推行科举制的推行【解析解析】据材料信息据材料信息“隋唐以前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官府设有谱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