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饺子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餐桌必不可 少的食物,饺与交谐音,取 “更岁交子”之意。另外就是 饺子外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 意为“招财进宝”,人们还会 将硬币包在饺子里,吃到该饺 子的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 财运。 2.年糕 早期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 过年的时候都要做年糕,后来 逐渐在全国各地盛行。年糕谐 音“年高”,是春节必备的应 景食品,寄托了人们“年年高” 的期望。 3.鱼 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 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 道菜,有些地方这道菜基本留 下来不吃的,意为“年年有 余”。并且有些地方对挑选年 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 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 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
2、有余。 4.鸡 鸡与吉发音相似,代表 生活吉祥如意。鸡汤, 象征清泰平安,鸡翅寓 意展翅高飞,鸡爪寄意 “新年抓财”,吃鸡骨 头则表示“出人头地”。 5.年夜饭 除夕夜之后,收集到的家家户户的年夜饭。 落汤钱落汤钱 落汤钱也叫“胶罗钱”、 “软果”,是用糯米做的,其 味甘,性温,食之有益气止泄, 补中益气,主消渴,暖脾胃之 效。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 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既是 药膳,又是美食,难怪既是烹 调家又是美食家的潮汕人特 别喜欢糯米。 糖环糖环 糖环糖环: :在应节食品当中在应节食品当中, ,糖环大概是糖环大概是 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 ,它形状别致它形状别致, , 外面
3、一个圆环外面一个圆环, ,里面像五角星里面像五角星, ,寓意寓意 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生生不息。糖环有着悠久生生不息。糖环有着悠久 的历史。古时中原地区的历史。古时中原地区, ,糖环用面粉糖环用面粉 制作制作, ,后来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后来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 , 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 ,呈金黄色呈金黄色, , 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汤圆汤圆 汤圆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 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 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 汤团,而在南方被称为汤丸。据 说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 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
4、福、团 团圆圆 包饺子2.wmv 走进春节 春节活动小组 主讲人:赫文发 组员:李金达、张永辉等 春节庙会活动 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 箱内有数张图片,并用灯具照明。表演者同时演唱,释放图片的内容。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的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 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画糖人:也叫画糖,是中国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全国各地均有 流传,其造型最为有趣。所用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 饴糖,放在炉子上
5、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用来浇筑造型了。 花鸟字:又名花文字,龙凤书法、龙凤字,多彩艺术书法。它是因笔画多 用花鸟图案表示而得名,是以字为载体,把字的笔画用花、鸟、草、鱼、山、 水等图案替代,按基本字形组成,集绘画书法为一体。 春节的活动-包饺子 春节的活动-扭秧歌 春节的活动-舞狮 春 节 诗 歌 主讲人:李树坤 张嘉欣 除夜作 高适 (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 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 转,感人肺腑。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 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
6、远。 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 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 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系 之之不同。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 很足,传诵极广。 元日 王安石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 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 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 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 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 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
7、把新桃换旧符”,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 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 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 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这首诗描写新 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 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除夜雪 陆游 (宋)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诗的大意为 :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 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 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 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表 达了作者过
8、春节的喜悦和陆游对国家强盛还抱有强烈 希望。 新年作 刘长卿 (唐)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 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诗人满腹冤 屈化作一句诗语:“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 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两句有感而发,自然浑成,诚为甘苦之言。 使笔运意,纯熟圆浑,字凝句炼,素来是诗人的所长,“老至”句承“独潸然”, “春归”句承“
9、新岁切”,脉络细致,情意深沉。诗人有感年华“老至”,反遭 贬而“居人下”。新年伊始,天下共春,而仍滞留炎南天畔,升迁无望,故有时 不我待、春归我先之感。悲愤郁积,不能自己,因此连续以四句伤情语抒发。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二句描绘天畔荒山水乡节序风光。令人怀悲而 思归。这里犹再重之“同旦暮”早晚、日夜时时在耳,起哀伤,动归思,远 望,江流岸柳不但没有给诗人带来生机和新意,相反,风烟一空,濛濛笼罩,倒 给诗人心头蒙上一层厚厚的愁雾。 在抑郁、失落的情绪中诗人发出了长长的慨叹:“已似 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这里借用贾谊的典故,洛阳才子贾谊, 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权贵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
10、 太傅。诗人这次遭贬,也是以功蒙过,怏怏哀怨,自忤权门, 担心滞此难返,不免生出“从今又几年”的忧虑。至此诗人引 颈遥望长安,归心不已,步履迟迟的徘徊背影已如在眼前;似 可听见深深的长吁短叹。 诗的情感哀切深至,颔联意绪剀切,首尾感叹往复。唯颈 联写景,淡密而不显焕,情致悱恻。全诗结体深沉,有“绪缠 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卢文昭语)的风致。就其风骨而 言,则属大历家数,呈露顿衰之象。 除夜 文天祥 (宋)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 后一个除夕夜。
11、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 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 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 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 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 “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 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 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 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 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 的道德典范。 新 年 剪窗花,贴对联,欢天喜地迎春节。 放爆竹,扭秧歌,喜笑颜开又一年。 走进春节 春节习俗小组 主讲人:孙莉菲 组员:李琳、保珊珊、代如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