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8256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微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本章小结第六章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一、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一)(一)公平公平微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是收入均等化。(二)(二)效率效率微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目标是资源有效配置。第一节第一节 微观经济政策目标微观经济政策目标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二、二、公平与效率交替的必然性公平与效率交替的必然性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收入分配的依据标准有三个:一是贡献标准,按社会成员对经济的贡献来分配国民收入,但由于社会各成员能力、机会等的差异,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二是需要标准,按照社

2、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来分配国民收入;三是公平标准,即按照公平原则来分配国民收入。按需要标准和公平标准会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化,但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所以说公平与效率不可能兼得,只能有所侧重。要达到公平就要牺牲一部分效率;要保证效率提高,就不能为公平而缩小收入差距。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是市场对其提供的劳动的质与量的评价和报酬,也是鼓励其继续提供劳动的手段。如果收入没有差别,劳动者得不到鼓励和刺激,经济效率必然降低。所以,有利于效率又不利于公平,有利于公平又不利于效率,这就是公平和效率交替的必然性。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在两者变化时并不是对称的。如果假设

3、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限度内,个人收入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可以使效率较大幅度增加,但是超过一定限度的个人收入的继续增加(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使个人和社会效率下降。若反过来,超过一定限度后,再缩小收入差距,效率将迅速下降,导致一种无效率的状态。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三、三、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影响政策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影响政策公平与效率都是经济社会要达到的目标,二者间又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这就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际运行。比如累进个人所得税,会带来工作与闲暇的交替;累进财产税、遗产税,会造成储蓄与消费的交替;较高的失业救济也会造成工作与闲暇的交替;同教育年限相联系的收入分配

4、,会产生升学与就业的交替。如果改变这些制度和政策,效率可能提高,但公平问题会更严重。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因此,政府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下列的问题:如果把现有收入均等化措施全部取消,会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引起社会动荡,承担政治风险。社会动乱往往是地位与收入相对下降的人认为社会不公平而引发的。收入均等化维系社会安定,决不能轻视。社会救济福利制度只要实施,就不可能撤回取消,这称做福利的“不可逆性”。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一、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一)(一)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分类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分类1.含义含义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2.分类分类根据信息不

5、对称发生在双方的交易契约签订之前还是之后,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信息事前不对称和信息事后不对称。对于经济学上所讲的交易契约,不应该狭义地仅仅理解为交易双方正式签订的合同(契约)。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二)(二)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应对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应对1.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的是交

6、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信息优势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信息劣势方的利益,而自己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交易契约为交易双方建立起了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信息劣势方无法观察到信息优势方的全部行为,最多只能观察到行为产生的不利后果,而且又无法确定这种不利后果的产生是否与信息优势方的行为不当有关,因此只能成为受害者。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3.委托委托-代理问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是法律用语,是指出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难以观察、了解代理人的全部和真实行为,代理人则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凭借信息优势实施违背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把这个定义与道德风险的定义

7、相比较,可以发现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是一种道德风险现象,但由于它所具有的典型性和重要性,我们把它单独列出来进行分析。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二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委托人难以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三是代理人的业绩不仅取决于其活动和努力程度,还取决于一些其他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因素。因此,代理人可以借口这些因素以掩盖自己的行为信息。如企业重大亏损明明主要是由自己工作不努力、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代理人却可以归咎于市场的变幻无常。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由于不可能彻底铲除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上述三个条件,因而委托-代理问题也不可

8、能被彻底消除。委托人控制和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应是围绕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来展开的。总的对策思路是应该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趋向一致或偏差不至于太大,这样的话,代理人才会将委托人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或近似地当作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不会做出违背或过分违背委托人利益的事情来。具体措施有: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1)利益激励机制。利益激励机制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分成制便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办法。分成制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按照一定的比率从总收益中获得各自的收入。企业管理层或企业内部人员持股(凭股份分红)、承包制等均可看做分成制的更具体形式。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信息疏通机制。如果说利益激

9、励机制旨在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偏差,增强代理人工作的动能的话,信息疏通机制则旨在缓解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效率及对代理人工作努力程度的辨别能力。这方面最著名的机制之一便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被强制性要求及时、准确、充分地披露;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被要求定期公布,甚至可供股东查阅;等等。这样无疑可以强化股东甚至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有效监督。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二、二、垄断垄断垄断在经济学中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解。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中对垄断的理解是狭义的:一个厂商控制一个行业或市场的全部商品供给,厂商就是行业

10、,市场是唯一卖者的市场。按照这个定义,在现实经济中找不到垄断,那么,说垄断破坏了市场机制就难以证实。微观经济政策中理解的垄断是广义的,即认为垄断是一个或几个厂商控制一个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供给的情况,类似于寡头垄断。按这个广义的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垄断组织和行业,比如美国的汽车业、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化学工业等都属于垄断市场。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垄断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和损失,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如第五章已经论述过的“价格歧视”),具体来说,垄断的存在还可能产生某些弊端。第一,垄断企业不像完全竞争厂商那样力图降低成本。由于不存在竞争的威胁,不必努力降低成本,就可以安稳

11、地生产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可能把一部分收益假报为成本,或低估利润,就能少纳税多获利,进一步减少了社会福利。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第二,引起资源浪费。为谋求垄断地位或者阻止竞争,可能要支付游说费或为了保护专利而支付诉讼费。也许还有维持额外生产能力而产生的成本,这是为了让潜在的竞争者知道,如果进入该行业,就会遭到现有企业低价竞争的威胁。第三,垄断侵入并渗透到政治领域,可能导致政治权力过分集中,垄断企业与政治结合不利于社会发展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如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而向政府官员行贿等“寻租”行为。第四,垄断地位的确立和加强,会造成经济和技术出现停滞趋势。因此,政府必须反对垄断,推动竞争,让市场机

12、制充分发挥作用。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限制垄断的办法主要是颁布反垄断法,反垄断法对维护自由竞争起着积极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看,反垄断的政策可以促进有效竞争。对不同产业部门采取不同的反垄断政策。具体来说,一是对由中小企业构成的轻工业部门与零售业商业部门,鼓励有利的自由竞争,采用禁止性的反垄断策略;二是对公用事业和自然具有垄断性的部门,实行国家垄断,如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三是对重工业部门,垄断有利于最佳规模经济的实现,只宜于实行有限的反垄断政策,允许垄断的存在,对其行为进行适当的管制,具体办法是利用国际竞争来限制垄断,或利用工会、消费者协会与垄断组织对抗,限制垄断行为。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三、外部影

13、响三、外部影响(一)(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外部影响及其分类1.生产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经济的例子很多,例如,一个企业对其所雇用的工人进行培训,而这些工人可能转到其他单位去工作,该企业并不能从其他单位索回培训费用或得到其他形式的补偿。因此,该企业从培训工人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的社会利益。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消费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例如,某人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他们培

14、养成更值得信赖的公民。这显然使其隔壁邻居甚至整个社会都得到了好处。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例子也很多。例如,一个企业可能因为排放污水而污染了河流,或者因为排放烟尘而污染了空气。这种行为使附近的居民和整个社会都遭受了损失。再如,因生产的扩大可能造成交通拥挤及对风景的破坏,等等。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与生产者造成污染的情况类似,消费者也可能造成污

15、染而损害他人。吸烟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吸烟者的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但并未为此支付任何东西。此外,还有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等。上述各种外部影响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尽管就每一个单个的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他造成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对整个社会也许微不足道,但所有这些消费者和生产者加起来,所造成的外部经济或不经济是巨大的。例如,由于生产扩大而引起的污染问题现在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二)(二)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如何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征

16、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例如,在生产污染情况下,政府向污染者征税,其税额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最优状态。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

17、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所谓科斯定理,指的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四、四、

18、收入分配均等化收入分配均等化前面我们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即提高效率问题,但社会的目标不仅仅是效率,还有公平。在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收入,必然出现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经济学把收入的不平等分为两种:一是来源于机会不均等的收入不平等,二是在机会均等情况下出现的收入不平等。收入均等化的政策措施在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克服机会不均等,为每个人提供均等机会;二是直接调节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以实现微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收入均等化。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一)(一)解决机会不均等解决机会不均等 1.政府要为公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政府要为公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政府为公民提供均等就业机会的主要

19、调节措施有:(1)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具体包括:一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通过国有化,兴办私人不愿意办的基础公共产业;三是通过提供资助和减免税收刺激私人企业,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四是限制移民,特别是外国移民。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促进人力资源流动。人力资源难以流动,不但会造成严重失业,还会扩大工资差距。因此,为促进流动,一是用财政手段对失业率高的地区给予就业方面的税收优惠;二是提供就业信息,重新培训,资助迁移;三是清除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3)为实现平等就业,政府就要消除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如美国有就业公正方面的立法,以防止劳动者在就业中出于种族、肤色、信仰和

20、性别的原因而受到歧视。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普及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普及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人们受教育与训练程度的差别,会造成收入差距。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从而达到收入均等,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公共教育政策,提供义务初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实行专门的培训计划。3.促进财产占有的机会均等促进财产占有的机会均等财产占有不均等,必然会带来收入的不均等,财产越多,收益越高。缩小财产差别的措施包括:一是征收遗产税;二是对非劳动收入(如红利、利息等)按较高税率征税,对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二)(二)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均等化目标,除机会均等化政策外,还有直接调节收入水平

21、的政策,其手段有:1.税收政策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政策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帮助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手段有:一是累进所得税,收入越多,交税越多,比如美国个人所得税最低为14%,最高为70%;二是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转移支付政策转移支付政策转移支付是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的。转移支付主要流向低收入家庭。比如,对由于失业、残废、患病、年老等不能得到收入者,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提供津贴或补偿;为保证全国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政府实行公共救济计划,比如提供免费食品、食品券等;通过医疗保健的社会福利计划,为穷人、老人提供医疗照顾等。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3.价格政策

22、价格政策这里的价格指广义的价格,除商品价格外,还包括工资与利息率。价格政策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商品价格政策。通过控制价格水平促进收入均等,对购买的商品,实行低收入者付低价、高收入者付高价政策。第二,最低工资政策。规定最低工资,使分配有利于低收入者。最低工资虽由劳资双方议定,但必要时政府要干预和调节。第三,利息率政策。政府通过优惠贷款方式促进收入均等化。如向低收入阶层提供低息住宅贷款,改善其居住条件;向农业部门提供低息贷款,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4.负所得税政策负所得税政策对政府转移支付,许多学者提出批评,他们认为:一是这样不公平,富人收入转给穷人是不公

23、正的;二是这样做有损于效率。为此他们提出负所得税政策。按规定,如果某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就应得到负所得税,即得到一笔津贴;还规定参加工作的人的总收入(工资+负所得税)要高于不工作人的总收入。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机制一般只能保证资源配置的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相等,而无法保证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相等。当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不相等时,对整个社会而言,资源的配置就没有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这就是市场失灵。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2)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常常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机制本身只能够解决一部分

24、信息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以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3)垄断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垄断超额利润的存在说明在该行业中资源配置太少。为了追求和维护垄断地位而花费的代价是一种纯粹的浪费,是社会的净损失。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政府对付垄断的办法包括限制垄断价格和反垄断法等。第六章 微观经济政策(4)“外部影响”是造成市场机制低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从社会的角度看,私人活动的水平在存在“好”的外部影响时往往太低,而在存在“坏”的外部影响时又往往过高。对付外部影响通常有三个办法。一是税收和补贴;二是企业合并;三是规定财产权。最后这个办法的依据是“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很小,则无论把财产权赋予谁,市场都是有效率的;但是,这一办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公共物品”的存在是外部影响的一个特例,在公共物品场合存在着“免费乘车”之类的现象,市场机制提供的产品数量往往太少。因此,政府有必要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