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县小学办学共同体实施方案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开展,切实发挥优质学校的龙头作用,搭建交流研讨平台,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互帮互学、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平等、对话、双赢”为原则,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开展小学办学共同体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共同体学校校本教研,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二、办学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将18所小学,按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规模、发展水平,采取“1+X”的组合方式组建三个小学办学共同体:一小
2、共同体,二小共同体,实验小学共同体,具体组合如下:一小共同体:县第一小学、湖滨中心小学、黄田中心小学、大甲中心小学、吉巷中心小学、泮洋中心小学二小共同体:县第二小学、杉洋中心小学、凤都中心小学、大桥中心小学、凤埔中心小学、平湖中心小学实小共同体:县实验小学、县第三小学、罗华中心小学、鹤塘中心小学、卓洋中心小学、水口中心小学三、各共同体学校职责(一)统一管理机制202b年12月前共同体学校由牵头学校负责,各成员校积极配合,建立符合各校共同发展的相对统一的管理制度。(二)统一管理理念202b年12月前由共同体学校提出并完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三)共享教育资源1.作业、试题资源共享。由牵头学校组织
3、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形成一套设计科学、精准、分层次的作业和试题库资源。2.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由牵头学校组织共同体内各学科教师采用多形式的集体备课,形成一套基础性的备课资源,各学科教师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上好每一节课。3.其他资源共研共享。各共同体学校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四)提高师资水平盘活骨干教师资源,发挥其在共同体学校内的辐射和引领作用。1.师徒结对:指定优秀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2.跟岗学习:共同体学校可以组织薄弱校教师到强校进行跟岗学习,
4、让教师在名师的引领下,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不断得以提高。3.上门帮扶:组建共同体学校专项研修团队,采用送教下乡、送研上门等形式对薄弱学校进行上门帮扶,促进共同体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发展。(五)组织常态活动。1.集中教研。共同体学校内部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集中性的教学研讨活动,针对薄弱学科、薄弱年级把脉问诊,找出问题,精准施策。2.培训提升。牵头学校要定期到薄弱分校开展研学指导,通过示范带动,一对一结对帮扶,培训讲座等方式,有效提升受助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3.竞赛组织。共同体学校要为教师成长搭建展示平台,由
5、牵头学校负责组织与各分校组建团队,磨课研讨,扎实做好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4.县级观摩。三个共同体学校每学年要开展县级教研活动一次,各共同体学校之间要根据实际情况“互帮共进”,进一步推进全县城乡学校交流互动。(六)开展评估评价。完善共同体学校内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共同体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小学办学共同体具体工作。2.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办学共同体绩效评估机制。县教育局依据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实施方案按年度对各共同体学校办学情况、实施过程及办
6、学效果开展捆绑式评估,既要看共同体学校的整体发展,也要看共同体学校内每一所学校的进步,实现考评结果与学校或个人荣誉、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有机衔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3.拨付专项经费。教育局每年安排办学共同体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活动开展和运转保障等,专项资金必须按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同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4.适当表彰奖励。适当增加龙头学校中层行政人员职数;对推进共同体办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团队、校级班子以及优秀教师,在评先评优中给予表彰奖励;待县管校聘实施后对成绩优秀的龙头学校在教师高级岗位比例等方面予以倾斜。5.营造良好氛围。各共同体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对办学中涌现出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以及推进共同体学校办学的经验与成效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引导和动员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在全系统、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共同体学校办学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