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 藏象学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郑关毅 第三章第三章 藏象学说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掌握中医对脏腑的分类方法 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了解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 系 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分类、气与血的 关系 第一节 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是指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象,即征象、形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 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 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是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 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脏:心、肝、脾、肺、肾。
2、功能是化 生和贮藏精气 。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 胱 。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 胞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 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 的关系。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第二节 脏 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 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
3、,心主 神志。 2.系统连属 :心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 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2.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三) 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2脾主升清 3脾主统血 2.系统连属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在体合 肌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四) 肝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达 情志、调节
4、生殖功能。 2肝藏血 2.系统连属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在体合 筋 、在窍为目 ,其华在爪。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五) 肾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肾藏精: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机体物资 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肾主水 3肾主纳气 2.系统连属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 髓 、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 胆的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 断。 (二) 胃的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 ;主 通降,以降为和。 (三) 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 ,泌别 清浊。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四) 大肠的生理功能 :传化糟
5、粕。 (五) 膀胱的生理功能 :贮尿和排尿。 (六) 三焦的生理功能 :通行原气、运行水液。 上焦 指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 和头面部。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 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为脾、 胃、肝、胆,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 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作用。 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 大肠、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其 主要功能是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尿液。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一) 脑的生理功能 :主生命及精神活动,主 感觉功能。 (二)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主月经,主孕育胎 儿。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 脏与脏之间
6、的相互联系 1.心与肺的关系在生理上或病理上主要表 现为气和血之间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 和运行方面。 3.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精神 情志两方面。 4.心与肾的关系表现为心肾阴阳升降的动 态平衡,使心肾功能协调,称为“心肾 相交”或“水火既济”。 5.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 液代谢方面。 6.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调节方面。 7.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 吸两个方面。 8.肝与脾的关系主要在两脏对血液的调控 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协调方面。 9.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 及“疏泄”与“封藏 ”等方面。 。 10. 脾与肾的关系后天与
7、先天相互资生,相 互促进,脾肾两者生理功能相互为用。 (二) 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六腑是化水谷、 行津液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 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食物的消化吸收, 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过程 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三) 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经脉的互 相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气、血、津液 一、精:含义(广义、狭义),来源(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 二、气气 (一) 气的基本概念 (二) 气的生成 来源于父母的先天精气、水 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三)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四) 气的运动形式
8、 为升、降、出、入四种 基本形式。 (五) 气的分布与分类 1.元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 肾中精气所化生,发于肾,通过三焦而 流行于全身。元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 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的生理活动。 2.宗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由清气和水谷精 气相结合而成,其盛衰与肺、脾胃的功 能密切相关。宗气聚集于胸之“膻中” 处。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 以行气血。 3.营气 :脉中之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 阴,故又称“营阴”。由水谷精气中的 精华部分所化生。分布于血脉之中,成 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为脏腑、经络等组 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并可化生 血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9、4.4.卫气卫气 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 阳,故又称“卫阳”。由水谷精气中的 膘悍部分。卫气经肺的宣发,运行于脉 外,皮肤、分肉之间。功能有一是护卫 肌表,二是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三、血 (一) 血的基本概念 (二) 血的生成 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三) 血的功能 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 功能,又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四) 血的运行 与心、肝、肺、脾的关系密 切。 四、津液 (一) 津液的基本概念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 的总称。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主要 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 作用的,称为津;性
10、质较稠厚,流动性 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 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二)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 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生成、输布和排 泄过程的简明概括。 (三) 津液的功能 滋润和濡养,化生血液,调 节机体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的生理功 能。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 精与气、血的关系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滋生 ;精能生血,血 能化精,精与血相互滋生 ,相互转化。 (二)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 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 密切关系,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 母”。 1.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 摄血 2.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三) 气与津液的关系 表现为气能生津、行 津、摄津、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 (四) 血与津液的关系 相互渗透转化 、血 与津同源 第四节 体质体质 一、体质的概念 (一) 体质的含义 (二) 体质的形成 先天因素、后天因素 二、体质的分类 (一) 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 常用体质的分类及特征 阴阳平和、偏 阴、偏阳。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 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 指导辨证论治 (三) 指导养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