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史学史主要研究什么?(1)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史学发展的规律性 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概括论述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1922)倡导研究史学史,史学史的做法一节专讲怎样作史学史,探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1926-1927)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 1 1、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98
2、5年年 2 2、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1999年年 3 3、瞿林东著中国史学散论,湖南教育出版社、瞿林东著中国史学散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992年年 4 4、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1994年年 5 5、瞿林东著简明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瞿林东著简明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05年年 6 6、瞿林东著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瞿林东著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05年年 7 7、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3、、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983年年 8 8、仓修良著史家、仓修良著史家史籍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000年年 9 9、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十卷本),黄山出版、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十卷本),黄山出版社社2000220002年年20052005年年 1010、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1992年年 1111、陈其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陈其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19991999年年 1212、杨翼骧著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一、二、三),南、杨翼骧著
4、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一、二、三),南开大学出版社开大学出版社19991999年年 1313、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1997年年 1414、汤勤福主编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汤勤福主编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001年年 1515、李炳泉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李炳泉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997年年 1616、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一、二、三),商务印、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一、二、三),商务印书馆书馆20062006年年 1717、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
5、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003年年 1818、乔治忠著清代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乔治忠著清代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 1919、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2005年年 2020、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03年年 2020、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03年年 2121、杨艳秋著明代史学探研,人民出版社、杨艳秋著明代史学探研,人民出版社20052005年年 2222、周文玖著中国
6、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周文玖著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范大学出版20022002年年 2323、周文玖著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周文玖著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20062006年年 2424、罗炳良著、罗炳良著18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师范大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出版社20002000年年 2525、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42004年年 2626、许凌云著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齐鲁书社、许凌云著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齐鲁书社20042004年年 2727
7、、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989年年 2828、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994年年 2929、马金科等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马金科等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社19941994年年 3030、张岂之著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张岂之著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19961996年年 3131、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989
8、年年 3232、蒋俊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历程,齐鲁书社、蒋俊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历程,齐鲁书社19951995年年 3333、周一平著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周一平著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2001年年 3434、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2003年年 3535、汪荣祖著史传通说、汪荣祖著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20032003年年 3636、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读书新知三联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社20002000年年 3737、顾颉刚著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
9、社、顾颉刚著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002年年 3838、张剑平著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张剑平著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2003年年 3939、王晴佳著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王晴佳著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2003年年 4040、乔治忠等编著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乔治忠等编著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1996年年主要阅读文献主要阅读文献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 班固:司马迁传班固:司马迁传 范晔:班彪列传范晔:班彪列传 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史传 刘知
10、几史通刘知几史通 章学诚文史通义章学诚文史通义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史学的初创时期和先秦史学中国史学的初创时期和先秦史学 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中国史学的起源中国史学的起源 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第一节 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一、远古传说一、远古传说 居住情况:居住情况:“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暮栖木上”。庄子庄子盗跖盗跖 饮食情况:饮食情况:“上古之世,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
11、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韩非子五蠹五蠹 生产工具:伏羲氏生产工具: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斲木为耜,揉木为耒”。易。易系辞系辞 婚姻状况:婚姻状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商君书。商君书开塞开塞“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上下长幼之道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恃恃君览君览 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军事战争:黄帝战蚩尤、克炎帝。军事战争:黄帝战蚩尤、克炎
12、帝。神话神话 :神或半神的人及其所行之事神或半神的人及其所行之事 传说传说 :人即古代先辈的祖先或古代英雄等及其人即古代先辈的祖先或古代英雄等及其所行之事所行之事 从神话到传说,反映出人类从以神为主来解释自然从神话到传说,反映出人类从以神为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到以人为主来驾驭自然和社会,从而反映出人和社会到以人为主来驾驭自然和社会,从而反映出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朦胧意识和对于自身历史的最早的类对于自身力量的朦胧意识和对于自身历史的最早的记忆。记忆。人类神话传说的演变:灵性神话传说人类神话传说的演变:灵性神话传说神性神话神性神话传说传说人性神话传说。人性神话传说。演变趋势:宗教化演变趋势:宗教化文学
13、化文学化政治化政治化历史化历史化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二、原始的历史意识 1 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对自然的迷信。二者混搅,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对自然的迷信。二者混搅,显示崇拜自然神的倾向。显示崇拜自然神的倾向。2 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能否献身公共利益。、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能否献身公共利益。3 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重视生产斗争知识。正在形成中的历史观点:正在形成中的历史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崇拜的总倾向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崇拜的总倾向 第二节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史学产生的基本
14、条件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 1、文字的发明、文字的发明 2 2、历法的产生、历法的产生 3 3、史学意识的产生、史学意识的产生 二、史学产生的年代二、史学产生的年代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三、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三、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书和诗书和诗(一)尚书(一)尚书 意即上古的史书,汇集了殷周时期的训诰和追述古代意即上古的史书,汇集了殷周时期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最早只称书,后称的史篇。最早只称书,后称“尚书尚书”。后失传:。后失传:今文尚书,共今文尚书,共2828篇:汉文帝时伏生所传用西汉当时篇:汉文帝时伏生所传用西汉当时文字书写;今文尚书多文字书写;今文尚书多4444篇,孔壁所得篇,孔壁所
15、得,用蝌蚪文用蝌蚪文书写。书写。尚书是我国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虽然还不是成熟尚书是我国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虽然还不是成熟的史著,但奠定了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对后世史学影的史著,但奠定了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尤其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每篇有一个标题,响深远,尤其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每篇有一个标题,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孕育我国编年体的开端,是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孕育我国编年体的开端,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以记言为主,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以记言为主,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尚书注训黄怀信尚书注训黄怀信齐鲁书社
16、,齐鲁书社,2009 2009 尚书正义尚书正义 汉汉 孔安国孔安国 传传 唐唐 孔颖达孔颖达 正义正义 黄怀信黄怀信 整理整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07逸周书逸周书 原称周书,性质上与尚书原称周书,性质上与尚书周书类似,周书类似,后来人们认为是在孔子所定的百篇之外的,所以称后来人们认为是在孔子所定的百篇之外的,所以称逸周书,同时也有说为了区别尚书中的逸周书,同时也有说为了区别尚书中的周书篇,加周书篇,加“逸逸”字。现有字。现有6060篇,绝大部分是篇,绝大部分是后人的拟作或者依托。其中有后人的拟作或者依托。其中有3 3篇为西周初年的作篇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品:尧俘、克殷、
17、商誓。尧俘、克殷、商誓。清朝朱右曾的清朝朱右曾的 集训校释,仅次于尚书。集训校释,仅次于尚书。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合作)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07)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三秦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62006)逸周书源流考辨(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黄怀信西北大学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1992)(二)诗经(二)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诗诗”或或“诗三诗三百百”。汉武帝后,被立于学官,奉为儒家经典,尊为。汉武帝后,被立于学官,奉为儒家经典,尊为诗经。收录西汉初年到春秋中
18、叶诗经。收录西汉初年到春秋中叶500500多年间的诗多年间的诗歌歌305305篇。亦篇。亦“诗诗”亦亦“史史”,是研究殷周社会最有,是研究殷周社会最有价值的史料。有大量记叙西周农奴生产情况的农事诗,价值的史料。有大量记叙西周农奴生产情况的农事诗,有反映两周阶级关系和劳动人民抗争精神的战斗诗,有反映两周阶级关系和劳动人民抗争精神的战斗诗,有大量人民控诉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忧国伤时有大量人民控诉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忧国伤时的爱国诗,有大量反映爱情和婚姻的情爱诗,有揭露的爱国诗,有大量反映爱情和婚姻的情爱诗,有揭露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内容丰富,是研究上古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内容丰
19、富,是研究上古史的珍贵资料。史的珍贵资料。四、春秋及孔子的史学贡献四、春秋及孔子的史学贡献 (一)春秋(一)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记自公元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记自公元前前722722公元前公元前481481的史事。主要记朝聘、会盟、战的史事。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关于经济、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春秋记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因
20、为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因为记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就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就是说寓字间于褒贬,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是说寓字间于褒贬,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孟子说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乱臣贼子惧。”此实为孟子的吹嘘,然到后来春秋此实为孟子的吹嘘,然到后来春秋作为儒家经典愈捧愈高,称为经了。作为儒家经典愈捧愈高,称为经了。(二)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二)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孔子春秋的创作,标志私人著述的出现。2、初步创立了
21、编年体史书的雏形: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3、属辞比事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处指孔子修春秋的书法。孔子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孔子没有人为地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第三节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春秋三传”。
22、一般认为其作者是左丘明。记前722前468年之事,30卷,约18万多字。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创造“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有可贵的民本思想。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二、多种史著的撰述二、多种史著的撰述 1 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的史体、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
23、实的史体 竹书纪年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完整的68篇),共10万余字。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体裁采用编年,记事简短如同春秋。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用该书,称作“竹书纪年”,后人又称汲冢纪年或汲冢书。作者可能是魏国史官。穆天子传穆天子传 汲郡魏墓发现的竹书之一。内容记周穆王西巡之事,有日月或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名
24、虽曰传,其体裁实属编年,晋郭璞曾为本书作注。该书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周穆王西行所到之处,各部落或献良马、牛羊,或献美酒,而穆王赐给他们黄金之鹿、白银之麇等物,这说明远在张骞之前,中原和中亚间早有个人和团体的交往接触。2 2、谱牒类: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等、谱牒类: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等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春秋。从今所见佚文看,实际已记到战国末年,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迁”。有帝系、王侯谱谥法等。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其中世家
25、、传等对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先秦时期尝试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先行者。商务印书馆世本八种为清代八家的辑本,可资参考。3 3、语类:以记言为主的史著、语类:以记言为主的史著 国语:国语:现代史学界认为,该书成书在战国初年,其中有左丘明传诵的篇章。国语是一部以国分类,以语为主的有关春秋历史的史著。国语按国别编写,以记言为主;侧重于对事件发表议论。全书21篇,分为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记录了上起周穆王征犬戎(前967)下迄智伯灭亡(前453)前后约500年各国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国语与左传的区别 战国策战国策 战国时各国纵横家游说诸侯国君或互相辩论时所发表政治见
26、解等言论的辑录。原称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后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33篇。记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5年的历史。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兼并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对“士”阶层的人物,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如对苏秦、张仪的描写)。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纵横家书 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辩士言论的史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共27章,其中11章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另外16章为久已失传的古佚书。可以校正战国策和史记记载的错误,并补充其不足。4 4、其他史著、其他史著仪礼仪礼 周礼周礼 山海经山海经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 一、体例以国别、编年为主,其它史体尚在萌芽之中 二、官修、私修史书同时存在 三、“直笔”、“曲笔”现象并存 四、经史难分、史文难辨 五、历史观念的丰富 六、对史学功能有了初步认识 先秦史学对后世史学具有“发凡起例”的奠基之功,无论在编撰体例、史书笔法和历史观方面,都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由于社会客观因素的制约,先秦史学在体例、体裁、内容、范围、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从总体上看,先秦史学尚处萌芽创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