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2010年出了个讨论稿年出了个讨论稿 测定样品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了解农耕土壤的地球化学性质,为农、林、牧业规划提供基础资料。n 测定样品中某些元素和化学组份的含量值,了解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污染程度,为环境治理、地方病防治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资料。94采采 样样 要要 求求a.在土壤成层不完善的山区,应采集植物根以下的残、坡积土,尽量不要带入腐在土壤成层不完善的山区,应采集植物根以下的残、坡积土,尽量不要带入腐植质和碎石;植质和碎石;b.在我国南方湿热气候地貌区,发育有较厚层残积土壤。当金属硫化物在地表可在我国南方湿热气候地貌区,发育有较厚层残积土壤
2、。当金属硫化物在地表可能遭到强烈淋失时。应在距地表能遭到强烈淋失时。应在距地表50cm以下深处土壤中取样;以下深处土壤中取样;c.在我国北方干早或半干旱风成砂堆积地貌区,应透过风成砂土层,采集基岩上在我国北方干早或半干旱风成砂堆积地貌区,应透过风成砂土层,采集基岩上的残积物质并筛取的残积物质并筛取+0.45-5mm粗粒级部分;粗粒级部分;d.在一些冲积物、风成土、冰积物、融岩堆积物、钙质土、耕植土或其他外来搬在一些冲积物、风成土、冰积物、融岩堆积物、钙质土、耕植土或其他外来搬运物所覆盖的地区,通常应穿过这些覆盖物,在原地的残、坡积层中采样。运物所覆盖的地区,通常应穿过这些覆盖物,在原地的残、坡
3、积层中采样。5.1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采样粒级应为基岩风化的颗粒物质,应排除风积物、有机质、盐积物、粘土质掺入产生的干扰。5.1.1森林沼泽景观区为-10+60目,应注意排除有机质、粘土质和风积物等假粒级混入;5.1.2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区为-4+20目,应注意风积物、盐积物掺入及假粒级混入;5.1.3高寒湖沼丘陵景观区为-10+60目,应注意风积物、盐积物掺入及假粒级混入;5.1.4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景观区为:新疆区-10+80目,西藏、青海等省区-10+60目;5.1.5湿润半湿润高寒山区景观区,由于该景观地形较陡,采样难度较大,暂时推荐采样粒级为-20目,或依据测区具体情况,在正式开展工
4、作前进行方法技术试验;5.1.6半干旱中低山丘陵景观区为:海拉尔盆地西部,大青山区-4+20目;锡林郭勒盟、海拉尔盆地北部、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景观区以南的大兴安岭中南段-4+40目;河北省、山西省、辽宁西部-10+60目,应注意排除风积物、有机质和盐积物假粒级混入产生的干扰;5.1.7湿润半湿润中低山丘陵景观区(即内地沿海省区)暂推荐采集-20目粒级样品,在采样粒级尚未确定的测区,施工前应进行方法技术试验;5.1.8岩溶景观区为-20目粒级;2010采采 样样 要要 求求 测线方向应尽量垂直被探查地测线方向应尽量垂直被探查地质体的走向,并尽可能与已知地质体的走向,并尽可能与已知地质剖面或物探测线
5、一致。质剖面或物探测线一致。100X50100X20100X409494规范规范 2010 2010讨论稿讨论稿n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样品,其采样层位应经过实地试验,在确定为某些元素最易富集的层位中采样。通常情况下,样品要采自原地风化形成的残积物或坡积物的淋积层(B 层)(也叫淀积层)或母质层中(C 层)(也叫风化层)。n其它用途的样品,视研究目标,根据设计要求的层位取样。采样层位样品一般采集在距地表样品一般采集在距地表2050cm深处土壤的深处土壤的B层层(淋积淋积层层)或或c层层(母质层母质层)中的细粒中的细粒级物质级物质 为砂质土、细砂土、粉砂土、粘土等。n94:详查在测定的
6、采样点周围点线距的:详查在测定的采样点周围点线距的1/10范围内采样,样品可由一处范围内采样,样品可由一处组成或由数处组成,区调或普查,由组成或由数处组成,区调或普查,由35点采样组合成一样。采样应避免点采样组合成一样。采样应避免各种污染,遇有岩石露头、废石堆、沼泽、崩积物、河床堆积、水田等不各种污染,遇有岩石露头、废石堆、沼泽、崩积物、河床堆积、水田等不能取样时可弃点,但在记录中应注明。能取样时可弃点,但在记录中应注明。为了增加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应在正点前后约三分之一点距内均为了增加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应在正点前后约三分之一点距内均匀采集五件样品组合成一个样。匀采集五件样品组合成一个样。n采集
7、的原始样品,必须先行晒干、凉干或低温烘烤,忌用高温烘干。干燥过程中,样品如有结块,应用木棒轻轻敲打,粉碎结块,进行初始过筛。94 规范:规范:过筛后送化验室单个样品不少于过筛后送化验室单个样品不少于80g,进行痕金测定的单,进行痕金测定的单个样品,过筛后的重量应不少于个样品,过筛后的重量应不少于100g。2010:过筛后的样品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后的样品缩分组合过筛后的样品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后的样品缩分组合成成2份,份,1份送分析,份送分析,1份装箱暂时(份装箱暂时(1:250000付样送交保管单位)付样送交保管单位)保存。其中保存。其中150g装入聚乙稀塑料瓶或样品袋保存,装入聚乙
8、稀塑料瓶或样品袋保存,150g送实验室送实验室分析。分析。图2 野外样品加工流程图日温晒干或恒温箱低温烘干在日晒同时用手揉碎或用木锤轻轻敲打过不锈钢筛对角线折叠法混均120g或150g装入塑料瓶或纸袋中装入木箱送实验室干燥揉碎过筛混均称重装瓶装箱156156n测定样品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利用与矿床同生的地球化学异常作为找矿标志。n研究元素的变化规律,寻找隐伏矿体。利用样品中某些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解决有关地质问题。n测定样品中某些元素含量,编制地球化学图件,划分地球化学省。研究地球化学各类同生异常特征,划分成矿远景区、带。采样、制样要求n矿产勘查工作中的样品,主要采集新鲜基岩。有钻孔、坑道等工程
9、分布时,还应在钻孔岩心和坑道等工程中取样。一些特定样,也可有意采集基岩的风化碎块和断层、裂隙泥,以及矿化、蚀变等岩石。n研究不同时代地层和岩浆岩的地球化学背景样品,应按单元取样,但应避开矿化、蚀变等部位。在基岩中取样时,应按设计要求的取样间隔,以每个采样点为中心,在周围一米左右范围内按“梅花”状采取五个以上大小各为3-4cm 的岩块,合组成一个样品。剖面剖面面积面积普查要求普查要求n在钻孔岩心上取样时,应在一定间距内自上而下连续拣块取样,合并组成一个样品,矿化、蚀变部份应加密取样。n在探槽、坑道中取样时,应在槽底、坑道壁上按一定间距连续拣块取样,合组成一个样品。n在矿化不均匀地段取样时,宜用刻
10、线法取样。n为了强化异常表现,研究某些地质问题,而需要采集断层和裂隙泥时,应有意寻找断层和裂隙中的粉细泥质物作样品。通常情况下,每一样品的重量要大于150g。如分析金、汞、铂族等特种元素,应酌情加大采集的样品重量(一般不少于200g)。n每一样品,应详细记录编号、采样点位、采样部位、采样方法、岩石颜色、岩石名称等,并对采样点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n地球化学岩石测量样品,野外不作初始加工,但每个样品应分开包装,顺序装箱,运送到测试分析单位加工。n测试分析单位对样品用碎样机先行碾碎至1-3mm 以下,再中碎至0.5mm左右,用四分法缩分,然后再细碎至200 目筛孔以下送交分析测试。n根据样品中某些微
11、量元素特征,编制地球化学异常图件,为基础地质研究和成矿区划提供资料。测定样品中某些微量元素,编制有关地球化学图件,为农、林、牧业规划,环境保护和地方病防治研究提供地球化学基础资料。n采样路线必须沿着小河、溪流干谷等常年流水或季节性流水的水系进行,采集水系底部沉积物质作为样品。n样品一般在I、级水系的沟口或沟中采集。如I、级水系的长度大于200 一500m 时,应逆沟而上,按一定距离取样。季节性水流或干谷中取样时,应尽量追溯到源头或沟脑。n取样部位应选在河流由狭窄注入宽阔河道的出口部位,河流急转湾内侧,河流横断面急剧变平坦处,河底基岩凹陷处,巨大转石背后等易于细粒物质聚集处。取样点位置应尽量位于
12、河底中间。对较宽阔水系,可在河流一侧取样,或在河流两侧同时取样合并组成一个样品。为了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应在采样点沿水系上下2030m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n在干谷中取样时,必须除去杂草、树根、崩塌物及其它污物,采集冲积物的细粒作为样品。n取自有流水河底的样品,装入样品布袋后应将水拧干,并清除布袋外面的沾污物。n样品采集的原始重量,经过野外初始过筛后,送交测试分析的样品重量不少于120g,一般要求过60目筛。如分析金、汞、铂族等特种元素,应加大野外取样的原始重量,初始过筛后一般不少于160g。每一样品,均需记录编号、采样点号、采样部位、样品类型、样品颜色、n粒度,以及水系
13、的浑浊程度;并对地形、地貌、地质情况进行描述。有条件时,还应记录水质的酸碱度等。n对野外采集回来的样品,要及时凉干、晒干或低温烘干,不允许高温烘烤。n在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揉搓,以防结块。对已经结块的样品,可用木棒轻轻敲打,使结块松散。n野外初始过筛后的样品,弃去筛上粗渣。对筛下细粒物质样品,要拌匀后装人样品袋中。如果筛下细粒物质样品量较多,可用四分法缩分,对角线取样装入袋中。野外初始过筛后的样品,按顺序编号,每50-80 个叠扎一捆,装箱送测试分析单位再加工、分析。n样品在野外初始加工时,应避兔污染。捆扎包装时,要防止破损。以免彼此沾污。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水淋湿以及过河时被水流漫湿。化探工作中的水化学测量样n分析样品中某些微迹元素,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水化学异常,寻找隐伏矿体或厚层浮土复盖的盲矿体,圈定形成水分散晕的矿床、矿体的大体位置。n分析样品中的一些微迹元素,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大范围的调查成矿特征和评价成矿远景。n大致了解岩石中分散的金属矿化现象,以及了解第四系覆盖层下的断裂构造及地热异常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