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49770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时达标 (二十四 ) 1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 ? 即当时所谓的 “ 机器矿路 ”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 此外,甲午战争前, ? 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 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

2、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 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 1913 年及 1930 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 (单位:磅 )。 1913 年 1930 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 000 000 982 070 8

3、00 进口纱线额 358 000 000 22 616 000 出口纱线额 43 987 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 000 000 206 913 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 000 000 753 786 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 模式 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 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

4、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 “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 ” 得出政府主导,据材料一中 “ 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 ? 即当时所谓的 机器矿路 ” 得出【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侧重重工业,据材料一中 “ 所谓的 机 器矿路 ? 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 甲午战争前 ? 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 得出机器和手工生产并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得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 “ 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

5、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 得出家庭棉纺织业的“ 纺 ” 与 “ 织 ” 分离。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中 “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 得出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据材料二中 “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 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 得出技术得到革新,据材料二中 “ 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 得出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第一小问,据材料三 “ 本国纱线产额 ” 大幅增加,且 1930 年远超 “ 进口纱线额 ” 得出机器纺纱业发展,基本实现自给;据 19

6、13 年及 1930 年 “ 机器织机消费量 ” 和 “ 手工织机消费量 ”都增加,得出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据 1930 年 “ 手工织机消费量 ” 远超 “ 机器织机消费量 ” 得出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中 “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 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 ” 、材料三中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得出要立足国情,据材料一中 “ 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 、材料二中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得出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答案 (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

7、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表现:家庭棉纺织业的 “ 纺 ” 与 “ 织 ” 分离。变化: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3)状况: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 给;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地位。价值: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2.以下为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840 1949)的相关目录: 第三章 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一节 清政府政治格局的调整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和辛酉政变二 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第二节 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新阶级的诞生三 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办?第三

8、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一 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二 西学 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任选两处各增加一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理由。 (要求: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 解析 该目录的主题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从结构看,第一节是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节是洋务运动的过程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第三节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按照结构来填出相应的内容。第一节关于洋务运动的背景还包括洋务派的形成、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洋务派获得慈禧太后暂时的支持、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思想的形成等;第二节关于洋务运动的内容还包

9、括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开展留学教育、洋务运动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推动和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本节还可以有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和新阶级的产生等内容;第三节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还包括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等内容。可以任选主题补充进目录,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述。论述一般可以从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等角度去展开,必须讲清楚和洋务运动的关系。 答案 示例一 第一节增加 “ 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与顽固派的斗争 ” 。理由:伴随着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一部分开明地主阶级日益认识到要学习西方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逐渐形成了 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展开,同时增强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实力,影

10、响着晚清的政治格局。而面对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顽固派与其展开辩论与斗争,一方面表现出中国社会传统势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在促进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解放。 示例二 第二节增加 “ 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 ” 。理由:洋务派在创办军用企业的过程中,遇到经费、原料、运输等困难,同时洋务派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意识到西方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着手创办民用企业。这些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企业对于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引进近代生产技术和方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示例三 第二节增加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 。理由: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

11、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受到洋务企业的诱导和外商利润的刺激,中国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变着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同时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开始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要求社会变革,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的发展。 示例四 第三节增加 “ 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 。理由: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西学的广泛传播,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 维新思想随之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学。虽然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但他们已经突破封建思想、洋务思想的藩篱,反映了中国

12、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为后来的康梁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先导作用。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研究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相当巨大的份额。如果我们接【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 1493 年到 1800 年,全世界约 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 43%至 57%可能最终都流入了中国。 摘编自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 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曾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被迫推行用发行纸币的方法应对危机。但所发官票、宝钞流通阻塞,信用日

13、衰,至咸丰三十一年,官票绝迹,宝钞形同废纸。因而,自同治帝以后的四十年间,清政府一直未再发行纸币,直至清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颁布意在提高银价的 1934 年购银法令,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 财政危机。在此背景下,南京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 1935 年11 月 4 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 (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 )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取代银本位;法币改为与英镑及美元挂钩。国民政府成功地在经济和金融上达成全国统一。法币改革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 摘编自火颖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 大量外流的比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造成中国白银在鸦片战争前后流入与流出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近代的两次白银外 流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同举措并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后果。 解析 (1)第一小问,据 “1493 年到 1800 年 ”“ 白银都产自美洲 ”“43% 至 57%可能最终都流入了中国 ” ,结合所学分析流入的原因;第二小问,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支付赔款、经济结构变动、鸦片走私猖獗、饱受外国经济侵略等史实说明白银大量外流的原因。 (2)第一小问,从 “ 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达标24.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