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及心肺复苏及20152015指南进展指南进展陈响文一、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二、专业人员BLS流程三、详说心肺复苏四、BLS小结五、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展195019601966封闭式胸部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相结合,心肺复苏术诞生ZOLL提出电击除颤,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术强调了心肺复苏术中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诞生了心肺脑复苏的新标准2000200520102015美国的Peter Safar和James Elam医生开始采用人工呼吸来复苏病人1985发展为心肺复苏学,每隔5年更新心肺复苏指南一、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二、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
2、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启动EMS,取AED人工人工通气通气分析心律分析心律胸外胸外按压按压(30:2)AED到达电击一次后继续5个周期CPR继续5个周期CPR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5、口对口人工呼吸2、呼救4、疏通气道口对鼻人工呼吸仰头抬颏3、放平患者,心脏按压1、判断三、详说心肺复苏(CPR)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心脏骤停的判断心脏骤停类型四种类型:心室纤颤(VF
3、):在猝死中占90%,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无脉室速:出现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能启动心脏机械收缩,心排血量为零或接近为零。无脉电活动(PEA):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常见于麻醉和手术意外,复苏成功率低。心脏骤停原因成人常见原因: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
4、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争分夺秒-黄金4分钟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被救有50%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医务人员:判断意识,同时检查脉搏,观察呼吸。非医务人员:只判断意识和呼吸,不需要检查脉搏。脉搏检查方法:用食、中手指找到甲状软骨,平行侧滑到与抢救者同侧的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之间的肌间沟内。注意事项:检查时间小于10秒(5-10秒)CPR-判断脉搏启动EMSS(呼救)病房“请您快叫医生,带抢救物品和AEDAED”院内非病房区域“请您赶快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 过来抢救病人,拿AEDAED”CPR的技术包含了三种基本
5、的急救技巧 胸外按压(Compression)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胸外心脏按压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避免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部成人按压幅度至少是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开放气道A、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B、人工呼吸 (Breathing)口对口鼻:连续吹2口气,缓慢吹气,每
6、次持续1秒 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呼吸频率10-12 次min通气时不中止按压。仰头抬颏法托颌法早期除颤(AED)目标:在患者倒下后应尽快(3分钟内)给予电击。时机: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应尽快除颤,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能量:双相波200 J 单向波360 J 除颤器的应用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
7、在10cm以上。电极或除颤板放置位置 右侧锁骨中线锁骨下 左侧腋中线第5肋间或左乳头的左下方双相除颤电流方向图 单相除颤电流方向图AED的使用流程打开电源贴电极片离开、分析离开、放电评估复苏后评估: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复苏成功的有效标志双侧瞳孔较前缩小,对光反射渐恢复。收缩压60mmHg。有可触及的大动脉搏动恢复。颜面、口唇、甲床紫疳转红润。心电图波
8、形较前有所改变,出现窦性/房性心律并能听到规则而持续的心脏搏动音。出现脑功能恢复迹象,手脚开始抽动、挣扎,肌张力增加,吞咽动作出现,自主呼吸恢复。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已正确进行CPR30分钟以上仍无心电曲线的心电图表现,且无脉搏搏动。出现脑死亡的表现:、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持续停止、瞳孔散大、所有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消失(包括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脊反射)自主呼吸、心跳无恢复。内容建议识别无反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10s内未扪及脉搏(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程序CAB按压速率100-120次/分按压幅度5cm,6cm胸廓回弹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气道仰头提颏法
9、(医务人员怀疑外伤:推举下颌)按压-通气比(置入高级气道前)30:2通气:非专业或不熟练时单纯胸外按压使用高级气道(医务人员)呼吸:10-12次/分;与胸外按压不同步大约每次呼吸1s;明显胸廓隆起除颤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四、LBS小结五、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展快速反应,团队协作01生存链一分为二02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03C-A-B 顺序仍需坚持042015指南其他建议更新051.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
10、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同时进行)。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班,2015年的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2.生存链一分为二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
11、系统(MET)。2.生存链一分为二先电击 or 先按压2010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先进行 1.5-3 分钟的 CPR,然后再除颤。最新版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3、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频率3、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频率别再使劲按了!10 年的指南规定胸外按压的下限:频率 100 次/分、深度 5 厘米。临床上普遍存在按压过度的问题,如胸骨和肋骨骨折,同时,施救者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无法保证接下去的按压质
12、量。新的指南提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应该有足够的速率和按压幅度:按压速率为 100-120 次/分钟;幅度至少是 5 厘米,不超过 6 厘米。机械机械CPRCPR3、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频率胸外按压需有效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这就意味着再按压间隙,不能有任何力量施加在患者胸部,这对施救者的重心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可以放在患者胸上,但是不能有任何力量。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是为了在CPR是尽可能增加冠脉灌注和血流。今年的指南提出了一些硬性规定: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不得低于
13、60%。这意味着,在1分钟需要做100-120次按压,根据按压呼吸比(30:2),中间要做3-4次人工呼吸,不仅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限制在10秒之间,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至少有36秒在按压。3、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频率3、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频率对于实施了高级气道措施(气管插管、喉罩)的患者,2010年指南要求通气频率为每分钟8-10次,这次为了更方便的学习和实施,新指南将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3、除颤、按压及高级气道通气频率频率4、C-A-B 顺序仍需坚持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内容,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
14、呼吸(C-A-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呼吸。5、2015指南其他建议当患者的心率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ST抬高型心梗还是疑似心源性骤停而心电图没有ST改变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脉造影。5、2015指南其他建议若患者在急诊科出现ST抬高型心梗而医院不能进行PCI,因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该在最初的医院立即接受溶栓治疗。不能立即在内很至PCI中心者,在溶栓治疗后最初3-6小时最多24小时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都应采取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32-36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