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0274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9 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从 “ 师夷长技 ” 到维新变法 晚清官员未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1 洋务派的 “ 中体西用 ” 思想 2 洋务派的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3 严复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4 维新派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5 近代中国的时代潮流发生重大变化 6 新文化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在于开展民众启蒙 7 胡适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8 新文化运动内容具有广泛性 9 新文化运动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 10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1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2 综合

2、13、 14 一、选择题 1.(2017 陕西西安二模 )1877 年 ,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 ,抵达伦敦两个月后 ,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 :“ 无闲官 ,无游民 ,无上下隔阂之情 ,无残暴不仁之政 ,无虚文相応 (应 )之事。 ” 据此分析 ,刘锡鸿 ( ) 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解析 :A 据材料 “ 无闲官 ,无游民 ,无上下隔阂之情 ,无残暴不仁之政 ,无虚文相応 (应 )之事 ” 可知 ,刘锡鸿认为自己所见到的英国政治风俗是

3、值得称道的 ,但他是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儒家的价值观来看待西方文明的成就 ,故 A 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和法治精神 ,排除 B项 ;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全面批判 ,故排除 C 项 ;材料没有涉及他是否支持学习西方制度 ,故 D 项错误。 2.(2017 广西贺州模拟 )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年 ),梁启超在上张南皮 (即张之洞 )尚书书中写道 :“ 以六经诸子为经 ,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 ,以求治天下之道 ;以历朝掌故为纬 ,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 ,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 ” 梁启超这一主张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与 “ 中体西用 ” 一致 B.

4、强调中西学并重 C.体现了 “ 托古崇经 ” D.为光绪帝所接受 解析 :A 梁启超的主张是以中国传统的六经诸子、历朝掌故为经纬 (根本、基础 ),辅之以西方的公理公法、古史 ,来达到 “ 治天下之道 ” 的目的 ,这与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 ,A项正确。中西学并重与 “ 经纬 ”“ 辅之 ” 的地位差距不符 ,B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D项材料未体现。 3.(2017 福建宁德质检 )筹办洋务始末载 ,恭亲王奕 上奏朝 廷 ,指出外国人 “ 于中国书籍 ,潜心探索 ,往往辩论事件 ,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 ”, 因此 ,“( 今 )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 ,无如外国条例 ” 。这

5、一建议体现了他 ( ) A.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C.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解析 :B 材料无法体现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故 A 项错误 ;据材料 “( 今 )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 ,无如外国条例 ” 可知体现了奕 主张学习西方的典制律例 ,在产生外交纠纷时 ,援引西方的条例 ,防止对方在中国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歪曲解释 ,体现了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故 C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故 D 项错误。 4.(2017 河北衡水联考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 :“ 尝谓中西事理 ,其最不同而断乎不

6、可合者 ,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 ,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 ,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 ,为学术政化之极则。 ” 严复此言旨在( ) A.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B.解释中衰西盛的原因 C.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D.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解析 :D 严复这段言论揭示出中国衰落、西方兴盛的不同原因是 对待古今的不同态度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同认识 ,其根本意图是为维新变法寻求理论上的依据 ,故 D 项正确。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解释中国衰落西方兴盛的原因、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属于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材料的内容 ,均非严复此言的根本意图 ,故 A、 B

7、、 C 三项错误。 5.(2017 河北石家庄质检 )“ 能变则存 ,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 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 “ 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 大变 , 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 小变 ” 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 )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C.“ 跪 着 ” 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解析 :B 根据题目中康有为主张 “ 全面的 大变 ”, 结合所学知识 ,近代中国无法实现社会转型的重要阻碍即是腐朽不堪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观念 ,故 “ 全面的 大变 ” 体现了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B 项正

8、确。 6.(2017 山东济宁期末 )1903 年 ,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中公开宣布 :“ 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 ,如黑白之不能混淆 ;如东西之不能易位。 ” 该言论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C.近代中国的时代潮流发生重大变 化 D.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 :C 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不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本质 ,故 A 项错误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变化 ,故 B 项错误 ;材料 “ 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 ,如黑白之不能混淆 ;如东西之不能易位 ” 体现近代中国学习

9、西方由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 ,故 C 项正确 ;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仍然停留在政治制度的层面 ,故 D 项错误。 7.(2018 山东枣庄期末 )新青年刊文指出 :“ 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 ? 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 ,在国民多数心理所 趋 ,不在政治之形式。 ”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 ) A.进行社会改良 B.推翻君主专制 C.开展民众启蒙 D.发起国民革命 解析 :C 材料中的新青年刊文主张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其根本在于形成 “ 人民舆论 ”, 促进国民真正的民主意识的觉醒 ,“ 政治实质之变更 ,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 ” 强调了当时的紧迫任务是开展

10、民众启蒙 ,故选 C 项。 A、 D 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故排除 ;新文化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之后 ,已完成了推翻君主专制的任务 ,故 B 项错误。 8.1919 年 12 月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 ,倡导 “ 整理国故 ” 运动。“ 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 ;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 ;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 ;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 材料表明胡适 ( )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 B.不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 :C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胡适倡导的 “ 整理

11、国故 ” 运动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 ,吸收其精华 ,再造新的文化 ,并没有违背新文化运动的宗旨 ,A 项错误 ;B 项与题干 “ 整理国故 ” 运动无关 ,故 B 项错误 ;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可分析出 ,胡适发起 “ 整理国故 ” 运动【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的初衷 ,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改造传统文化 ,推动其向现代转型 ,C 项正确 ;D 项与题干 “ 整理国故 ” 运动无关。 9.(2017 湖北黄冈调研 )在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之际 ,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 ;“ 回顾百年 ? 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

12、文化。 ” 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目的具有复杂性 B.过程具有曲折性 C.内容具有广泛性 D.启迪了民族意识 解析 :C 由材料 “ 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 ” 可知 是各阶层对新文化的运动的共识 ,没有涉及其目的 ,故 A 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 ,无法体现其曲折性 ,故 B 项错误 ;通过 “ 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 ”可以看出作者意在强调新文化运动内容之广泛 ,故 C 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故 D 项错误。 10.(2017 河北衡水期末 )有人认为 :“ 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 ,真

13、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 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 A.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 B.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 C.体现了明清以 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 D.反映以天下之权 ,寄之天下之人的理想 解析 :B 民主和科学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故 A 项不正确 ;经世致用仍然是以儒家为体 ,维护旧的封建统治 ,与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不相符合 ,故 C 项错误 ; “ 以天下之权 ,寄之天下之人 ”是顾炎武的思想 ,认为要把天下的权力交给全天下的百姓 ,而不是由皇帝一人独断 ,但此时封建君主已不存在 ,故 D 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关心国家危难、探求救亡之道 ,反映了传统

14、文化里的 “ 治国平天下 ” 的思想精髓 ,故 B 项符合题意。 11.在当时 (1919 年 )的知识界看来 ,欧化进步就是科学、就是现 代。只要打出科学、进步的招牌 ,如果再打出人民的招牌 ,那么对方基本上就只能缴械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B.辛亥革命后帝制被推翻 C.民主科学的广泛传播 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解析 :C 材料表明当时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全盘西化就是进步 ,这主要得益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 ,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A、 D 两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不是原因 ,A、 D 两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但在思想启蒙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思想解放 ,B 项错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2.(2017 湖南岳阳期中 )“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 五四爱国运动 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 ,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 ,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 ?” 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 “ 突破 ” 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29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巩固练.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