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0442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 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1)提出: 1953 年,周恩来在会见 印度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日内瓦会议 (b) (1)概况: 1954 年,周恩来参加 日内瓦会议 ,推动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2)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3万隆会议 (b) (1)概况: 1955 年 4 月,周恩来在万隆会 议上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

2、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形成 “ 万隆精神 ” 。 微点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这是对 “ 一边倒 ” 外交政策的一种修正,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关键。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2)概况: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

3、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b) (1)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 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促成台湾问题解决。 (2)过程 1971 年 4 月, “ 乒乓外交 ” 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年 12 月,中美双方发 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微点拨 1972 年中

4、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不是中美正式建交。 1979 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另外,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才是根本原因。 3中日邦交正常化 (b) (1)原因: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日本舆论的强烈要求。 (2)概 况: 1972 年 9 月, 田中角荣 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3)意义: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推动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b)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

5、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 (1)2001 年, “ 上海五国机制 ” 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2)特点:结伴而不结盟。 (3)合作模式: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4)意义: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易错提醒 中国的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

6、上的 “ 不结盟 ” ,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 主题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新中国成立初外交凸显意识形态之分 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个月内与其他国家正式 建交情况 1 1949 年 10 月 2 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 1949 年 10 月 4 日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3 1949 年 10 月 5 日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4 1949 年 10 月 6 日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5 1949 年 10 月 6 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6 1949 年 10 月 6 日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7 1949 年 10 月

7、7 日 波兰人民共和国 8 1949 年 10 月 16 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 9 1949 年 10 月 27 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 1949 年 11 月 23 日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 和国 11 1950 年 1 月 18 日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与中国建交的均是社会主义国家,属社会主义阵营成员,这反映出中国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成就,打破了外交孤立局面。 2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外交超越意识形态差别 史料一 20 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

8、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 1953 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 不论其制度如何 , 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 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两极格局对峙、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大小国平等、和平共处的内容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区别,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成熟

9、的四大依据 (1)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 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比较 项目 三大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 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 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特点 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 性和开放性 影响 保障

10、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 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位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主题二 中国与世界大国关系 1国家利益、国际局势决定外交政策 史料 在这个世纪 ? 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 遏制已过时 。在 美苏进行对抗 的同时,美国可能 需要在中国 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 论从史出 中美已有共同利益,国际局势变化,遏制中国已不可能 。 2从一个中国到唯一合法政府 史料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11、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 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论从史出 美国从认为 “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的含糊态度到 “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 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 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 ):对抗。 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 “ 扶蒋反共 ” ;新中国成立后,又推行孤立政策。 (2)第二阶段 (20 世纪

12、 70 年代到 80 年代 ):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第三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中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 中美之间也存 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以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 2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 “ 一边倒 ” 的外交

13、方针。 (2)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 (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 “ 全方位 ” 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3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1)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 (2)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处理对外关系的首要目标 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 (4)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外交政策的本质、决定因素及启示 (1)本质: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看都是国内政策的延伸。 (2)决定因素: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的阶级属性、民族利益 (民族利益包含着一定的阶级利益 )、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3)启示 外交工作出发点。应该明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 国家,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 尊严来自实力。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作为外交的后盾,否则,尊严无从谈起。 外交政策的变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外交政策也是以本国实力做后盾;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 精品教育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