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 24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考纲考情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2015年 2016 年 2017 年 必考 加试 10月 4月 10 月 4月 11 月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b T4 T1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 工程 a T3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 T2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b T2 T5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b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b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 市 ” 在历代的发展 d T4 T5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2、(1)“ 重农抑商 ” 政策及其影响 c T6 T7 (2)“ 海禁 ” 政策及其影响 c T8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b)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 形成。 (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 术逐渐普及;耦犁、一牛挽犁;出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 曲辕犁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 3影响 (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
3、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a) 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的 都江堰 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 “ 井渠 ” ,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东汉前期经济恢 复与发展。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 小农经济 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
4、以 种植业 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主题一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耕作方式的演进 1从 “ 刀耕火种 ” 到 “ 铁犁牛耕 ” 史料一 论从史出 原始社会、夏 商时期,后世的一些封闭的山区等流行此种耕作方式,工具原始落后,收获物较少,经营脆弱,生活不稳定。 史料二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论从史出 从春秋战国经秦汉至隋唐以后,铁犁牛耕在农业生产领域逐步使用并推广,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特点。 2古代中国科技凸显的农耕方式特点 史料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 (部分 ) 论从史出 以上史料凸显了古代中国农业重视工
5、具革新、改进技术、兴修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耕经验的特点。 1精耕细作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 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业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古代农业技术演进的五大体现 (1)生产工具的变化 石器农具原始社会 青铜农具商周时期 铁制农具春秋战国 (2)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 铁犁牛耕春
6、秋战国 (3)铁犁牛耕的变化 开始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 耦犁、犁壁西汉 曲辕犁唐朝 (4)耕作制度的变化 一年一熟两汉 江南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朝以后 (5)灌溉工具的变化 改制的翻车曹魏 筒车唐朝 高转筒车宋朝 风力水车明清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 (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 、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主题二 “ 你耕田来我织布 ” 男耕女织
7、的小农户经营 小农经济的特点 史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 ,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 纴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縿 ,此其分事也。 墨子 论从史出 反映了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户经营特点 。 史料二 (摘自 2014 年广东高考, 38)(20 世纪初 )所食者率 皆本地所树之粟 ,所衣者率 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 ,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 皆由自力织成者 。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论从史出 凸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特点,具有分散、脆弱、封闭性。 1中国古代农业的五大特点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模式和特点:小
8、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经营分散。 (2)耕作方式: “ 刀耕火种 ”( 或火耕 ) “ 石器锄耕 ”( 或 “ 耜耕 ”) 铁犁牛耕 (主要 方式 )。 (3)土地制度 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井田制 (土地归国家所有 )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5)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
9、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 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 3小农经济演变的四大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技术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 (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入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但仍占主导地位。 (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营的道路。 (4)
10、目前的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是土地公有制前提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主题三 凸显人身依附关系变动的土地制度 1凸显人身控制严密的田庄劳作制度 史料 汉代画像砖集体劳作农事图 论从史出 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 2唐代人身依附相对松弛 史料 (2017 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 26) 唐代后期敦煌某 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土地规模 (亩 ) 户数 户数
11、比例 20 以下 24 17.3% 20 130 103 74.1% 131 300 10 7.2% 300 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占地 300 亩以上的户数才 2 户,表明土地兼并不严重,占地 20 300 亩之间的户数占 81.3%,表明自耕农占 当地绝对多数,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严重。 3唐宋时期人身控制进一步放松 史料 北魏到隋唐, 均田制 绵延了三百多年,保存了大量的 国有小农 ,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 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 租佃关系盛行 ,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 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
12、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 ? 有田产的“ 主户 ” 仅占民户总数的 20%,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 客户 ”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论从史出 唐代均田制,农民是国有小农,对地主依附较弱,宋代土地兼并空前严重,无地农民变为自由佃户的同 时,人身自由度也大大增强,这有利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规律 (1)演变 (2)规律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 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是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特点 (1)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
13、行。 (2)广大农民只占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古代中国出现土地兼并的原因与影响 (1)原因 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 “ 田制不立 ”“ 不抑兼并 ” 的政策。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了土地兼并等。 (2)影响 积极影响:土地兼并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 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土地兼并使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1主干知识 中国古代的重大水利工程史实 (201711 月浙江选考 )水利是农业的命 脉。 下 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答案 B 解析 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