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1137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提升 (九 ) 1.洋务运动的目的 (1)镇压革命目 的论。 (2)反侵略目的论。 (3)双重目的论。 2.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关系 (1)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形式和途径。 (2)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 (4)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作用是主要的。 3.洋务运动的结局 (1)彻底失败说。认为无论从它的主观目的、客观要求 , 以及洋务派自己提出的自强求富的目标 , 都是以破产和失败而告终的。 (2)非彻底失败说。认为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航道是由洋务运动打开的

2、,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抵制和反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转变了社会风气,是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所练军队、所办工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性质 , 在此时期 ,商埠由 5 口发展到 36 口 , 总税务司控制中国财政大权都表明半殖民地化加深。 (2)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 所办事业前期具有较多的反动性 , 但后期具有明显的抵御外侮 , 防止中国殖民地化 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 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势力的作用,延缓而不是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社会

3、史观下的高考命题新动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 社会史观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 专家们的视野,社会史观也在高考命题中逐渐从“边缘”向“中心”拓展。具体可从如下视角进行考查: 视角一 社会变革背景下民众观念的嬗变 由于近代西方思想传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政策改变、国内社会运动的影响 , 中西文明的碰撞导致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近代化。随着社会变革 , 人们的家庭、婚姻和伦理观念都发生重大嬗变。断发易服、废除缠足 , 改变婚姻制度和社交礼仪 等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二 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的凸显 每逢社会转型时期 , 都有新思潮萌 发,同时也滋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

4、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相对贫困、人口暴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生态环境整治以及转型时期道德重塑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三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生活方式变迁轨迹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 , 展现了时代特有文化 , 是浓缩和鲜活的历史。伴随西方列强侵略 , 西方 工业文明成果传入中国 , 在促进中国人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勾勒出 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轨迹。服装、住宅和交通通讯事业的变迁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视角四 下层民众对社会大变革的认识 一般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社会民众

5、的思潮反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转型时期里程碑式事件 ,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 ,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题例证】 (2015 江苏单科 , 11)下图是 1949 年 3 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解析 照片人物是 “ 偷棉花的妇女 ”“ 流浪儿 ” , 未涉及民族工商业

6、发展状况 , 故 A 项错误;1949 年 4 月 23 日 , 解放军占领南京 , 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 与 “1949 年 3 月 ”不符 ,故 B 项错误; “ 偷棉花的妇女 ”“ 流浪儿 ” 反映了对下层民众的侮辱与伤害 , 照片中看不到战争场面 , 符合 “ 没有硝烟 ” , 故 C 项正确;反映 “ 富裕与贫穷 ” 反差 , 但不是 “1949年 3 月 ” 才 “ 萌生 ”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 , 经纬之纱 , 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 , 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 , 弃焉若忘。 ?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 , 而

7、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 女工本事纺织 , 今则洋纱、洋布盛行 , 土布因之减销 , 多有迁至沪地 , 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 , 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 ) 【解读】 鸦片战争后 , 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 经济侵略 ,洋纱洋布倾销中国,使中国传统手工业从业者大量破产失业;失业的妇女迁到上海等地, 进入西方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做工;材料中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 瓦解 ,中国已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鸦片战争后 , 西方国家

8、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 , 中国进口的货物 , 第一是鸦片 , 第二是纺织品。 1885 年以后 , 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 , 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 ,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 1886年以前 , 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 ,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 (今 斯里兰卡 )和日本茶叶的排挤 , 数量日减。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 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解读】 材料论述了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情况:鸦片战争后 , 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 大量向中国输出

9、鸦片和纺织品;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印度、锡兰等国的竞争 ,国际竞争激烈;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 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 棉纺织品进口增加 , 土特产品 (茶叶 )出口减少。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清政府 “ 奖励实业 ” 清政府 “ 奖励实业 ” 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 , 但作 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却是在 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 1902年清政府在 ?“ 库储一空如洗 ” 的财政困境中 ,开始注目于 “ 商政 ” , 讲求商务 , 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 劻 等人的奏请, 于翌年 7 月在中央设立商部 , 以为 “ 振兴商务”之地

10、。?商部之设 ,由政府出面倡导实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解读】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发展民族工业政策的变化:甲午战争后 , 清政府需要支付巨额赔款 , 但财政困难;一些大臣支持发展实业;清政府 “ 奖励实业 ” 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始于 1903 年商部 的设立 , 这是清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巨大变化 , 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工商的歧视观念 ,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0 世纪初 , 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 , 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 , 并且认为 “ 不剪发不算革命 ”“ 也不算时髦 ” 。在服饰上 ,“ 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

11、、补服、翎顶、朝珠 , 一概束之高阁 ” , 人们穿衣 “ 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 ” 。当时一般人认为 , 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 , 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 ,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 , 不符 合时代潮流 ,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 , 谁【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就 是文明、开化 ,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解读】 作者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现象以及对出现新现象原因的分析。 (1)材料体现了 20 世纪初人们把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

12、活习俗视为时尚的新现象 ,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变。 (2)作者认为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因素推动了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 5.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 , 房屋 多为西式 , 轩敞华丽 , 有高至六、七层者 , 钟楼矗立 , 烟囱如林 ,入夜则灯火辉煌 , 明如白昼。 ? 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 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 , 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 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 “ 番菜馆 ”“ 面包房 ”“ 咖啡店 ” 出现 , 许多身着西

13、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解读】 作者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上海的建筑出 现了西式楼房。(2)西方的商品、交通、通讯、信贷、工厂等遍布上海 , 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 (3)大量教堂的存在说明西方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人的思想。 (4)上海的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 6.近代报刊的出现 我国民报之产生 , 当以同治十二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 , 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 , 光绪二年在上海出版之新报 , 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 , 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 事 ,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 政论,盖自此始。后此 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 ,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解读】 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作者认为: (1)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2)早期的报纸主要集中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等地 , 即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之地 , 而在内 地仍然存在着“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 ,未为社会所见重”等问题。 (3)甲午战争之后 , 中国的战败使有识之士受到巨大的震撼。他们纷纷行动起来 ,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