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榜头中心小学杨芳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集合例题及“做一做”的题目。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2、使学生学会借助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维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对重复部分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呼啦圈、名字卡。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播放童年的歌曲 师:孩子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这首歌
2、的名字是什么吗?童年的生活总是最美好的!从小到大,你们一定玩过很多的游戏,对吗? 来说说你都玩过哪些游戏?(设计意图:有效的课前谈话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二、玩游戏 1、安排游戏的同学师:今天老师也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请看,是什么游戏?(抢椅子)师: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 想玩吗? 谁想来玩?(指名两位上台)师:可以开始玩了吗? 为什么不可以? 哦,两把椅子两个人抢,都不用抢了。那这样,老师再多叫几个人!(再指名四位同学上台) 现在可以玩了吗?(生:不可以) 师:也是啊,好像老师叫的人数有点多!那老师再安排一个游戏给你们玩!我们请后面上来的这四位同学玩石头剪刀布
3、的游戏,原先上来的这两位同学当裁判。最终赢的那个同学可以跟这两位同学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好吗? 2、4位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选出胜者参加抢椅子的游戏 3、3位同学玩“抢椅子”的游戏。(设计意图:古往今来的很多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本课开始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愉悦的学习状态,一方面也从游戏中提炼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做有意义的游戏。)三、经历过程,建立模型、提出问题,产生矛盾冲突。(1)师:刚才有几位同学参加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位)有几位同学参加抢椅子的游戏?(位)请这七位同学站起来。(2)师质疑:怎么少了一位?(3)生谈想法。、探
4、究验证,理解重复部分(1)师: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让我能清楚地看出来到底两组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生自由探究方法。(2)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圈,请玩石头剪刀布的同学站到红圈里面,玩抢椅子的同学站到黄圈里面。 (3)师:怎么还有一位同学不知道站到哪里?(4)学生共同交流,得出方法:把红圈和黄圈都套在这位同学的身上。(5)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同时把红圈和黄圈都套在这位同学的身上?学生提出理由。(6)师:现在再来数一下人数,果然参加游戏的一共只有个同学!要怎么样列出算式呢?生列式:+(7)师:为什么要减去?减去是不是要把这位同学减掉? 学生谈想法。(8)师小结:因为这位同学既参加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又
5、参加了抢椅子的游戏,减去不是要减去这个人,而是要减去他参加两种游戏中重复的那一次。3、动手画图,抽象集合图模型(1)师:观察一下,你们能看出来这几个同学所站的位置关系吗?(2)画图,抽象出集合图的模型。(3)请玩游戏的同学在集合图中贴名字卡,找到自己的位置。(4)观察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5)思考:你还能想到用什么算式表示参加游戏的总共有几人?4、师小结,介绍维恩和维恩图。(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整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知道集合图每部分的表示内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了解维恩图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底蕴。)四、巩固练习,深化认知1、“做一做”第题。2、“做一做”第题。3、 猜一猜。师:孩子们,这节课你们的表现都很出色!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奖品。请看大屏幕,在左边的奖品盒里有4种奖品,右边的奖品盒里有3种奖品,猜一猜,老师有可能一共为你们准备了多少种的奖品?(1)学生猜。(2)课件演示。(设计意图:设计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单应用到开放,既链接所学知识资源,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五、全课总结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的集合问题并尝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