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圆的认识(第1课时)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3月第1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经历运用不同方法画圆的过程,发展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能用圆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圆的本质特征“一中同长”。教学难点:探索并发现圆的特征。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0秒17分钟2分钟35秒15秒一、引入二、探究圆“一中同长”的本质特征三、回顾反思四、学习内容五、课
2、后练习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第1课时。(一)徒手画圆同学们,你能用笔,在纸上徒手画一个圆吗? 学生交流感受: 徒手画怎么都画不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圆没有角,也没有直的边,它是由曲线围成的,不借助工具不好画。(二)自主探索用直尺和圆规画圆1.直尺画圆。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直尺作为工具,在纸上再画一个圆。(1) 画相等线段的方法来画圆。画法交流:先画了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线段的中间确定了一个点,然后换了一个角度,然后还是以这个点为中心,又画了一条同样长的线段。在线段的端点处描点,这样描的4个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相等,然后将4个点用曲
3、线连起来。用同样的方法画了6条或8条相等的线段。发现:随着相等的线段越来越多,将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就越来越接近一个圆。(2) 画相等边的方法来画圆。尝试画8边形、12边形。发现:相等的边越多,图形就越接近圆。(3)归纳概括两种画圆方法的相同点,感受圆的“一中同长”的特征。用一把直尺,想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是大家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发现了圆这个特点,并描述“圆,一中同长也”。“一中”是指一个中心点,“同长” 就是相等的线段。刚才画圆的活动,就是在想办法做到一中同长,画的也就越来越圆了。2.圆规画圆。同学们,你们知道画圆的常用工具是什
4、么吗?画圆的工具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有针尖,另一只脚有铅笔。学生提问:怎样用圆规画出圆?为什么用圆规能画出圆呢?(1)圆规画圆的方法。先点上一个点,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点上。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2)圆规画圆中体会“一中同长”。讨论:有的同学用圆规为什么画出来的不是圆?针尖没有固定住,不符合“一中”,圆规两脚的距离在画的过程中变了,不符合“同长”。我们只要做到“一中同长”,圆规画圆就一定能成功。(3)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同
5、学们,在你画的圆中找一找圆心、半径和直径。(4)圆的位置和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5)在圆规画圆中理解“一中同长”圆的本质特征。圆规针尖的位置是圆心,也就是古人说的“一中”。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在旋转的过程中,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变,就保证了半径的长度不变,也就是“同长”,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就是古人说的“一中同长”,所以圆规能画出圆。在画圆的过程中,将圆的初步认识和古人的研究结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圆的和谐之美。(三)借助实物画圆有时我们身边没有圆规,有的同学想到可以借助实物的轮廓画一个圆。同学们,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或算一算,想办法找到圆心,并说一说你有
6、什么新的发现?发现:1.在同一个圆里,发现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2.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3.把圆形纸片沿直径对折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四)结合圆的特征,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知道车轮是圆的原因。2.我知道圆桌会议,象征团结平等。3.在中国文化中,圆寓意幸福与美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生1:知道了圆心、半径、直径,还知道了圆的一些特征。生2:我还学会了多种画圆的方法。在画圆中我感受到了古人所说的圆“一中同长也”。生3:我还了解了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学习的是数学书第57页58页圆的认识,课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完成数学书60页的第1题和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