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6412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含断句断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试说明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有明确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二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可以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从而看出他们考点透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其实

2、,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对考生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点,从2011年开始,有些省市加大了考查力度,分值从10分升至12分,成为整张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广东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此题的得分率并不很高,一般稳定在36分。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不外乎“实词”、“虚词”和“句式”三大纲目。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2013广东卷)(原文见专题九)(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

3、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名题导练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应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前后文章,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正由是决行深入”“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句中的“之际”后应断开,人名“咏”前要断开。答案:A借题发挥:依文意断句。即依据文句的意思断句,看清事情的经过或事理;其次,要确定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句式和语

4、义。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译文:_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方言文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苟”是一词多义,这里是表假设,“如果”的意思;“自活”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活自”,养活自己;“蜂”是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样;“患”是一词多义,这里是“祸患”的意思。“傅先生天下贤士”是判断句式;“尚”是连词,尚且;“名”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称呼名字。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傅先生是天下

5、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字!借题发挥: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因此,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2】(2012广东卷)(原文见专题九)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译文:_(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译文:_(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译文:_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本题考查方言文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

6、,除去。(2)“旌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的主语。(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状语后置,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体上如同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2)(陶澍)创作编修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3)(陶澍)晚年打算在淮南推广淮北的方法,但后来患上了风痹病,没能完成这项工作。借题发挥: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并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的特点,注意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第

7、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言文翻译概述(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地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所谓意译,是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

8、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1认真阅读原文,把握全文主旨及基本思路。2重点审读要求翻译的文句及其所在的文段。把握语言环境。如句子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上下文的关联和照应等。3找出该句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把握该句的句式,包括运用的修辞手法等。4按照翻译的要求写出译文。5将译文放到原文中加以检验,并作文字上的必要修改。(四)文言文翻译的五大误区1该译不译,文白掺杂。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该删不删,成分赘余。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

9、,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3该补不补,成分残缺。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结构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4该调不调,语序混乱。由于在古汉语中,倒装句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专有名词,强行翻译。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

10、、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容易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有的同学偏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五)翻译题失分的主要原因1不辨古今异义语言中的词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理解词义要有历史的观点,要认识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词义有继承有发展。有些古代词义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有些词的古代意义则先后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误译】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这人流离失所,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在现代汉语中,“颠沛”一词解释为

11、“无家可归,不断漂流,居无定所”,以此形容生活艰难,带有可怜、怜悯之意。但就本句而言,联系前文“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一句,可知句中此人为“盗者”,盗者为盗笋而“坠沟”,因而可以判断“颠沛”并非今义,而是“跌落、跌倒”之意。答案: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难译活用词语【例2】诏不许,然甚壮其意。【误译】诏书不允许,然而非常肯定他的志向。解析:句中的“壮”,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于不知其活用现象,故错译。答案:皇帝下令不同意,但是认为他的胸襟很豪迈。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忽视省略成

12、分成分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才能使语意完整。【例3】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误译】而今上天授予我们,不可以丢失。解析:此句中省略了介词宾语“把居庸关”,翻译时应正确地补出来。答案: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不解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表示主语被动的句式主要用介词“被”来表示。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用“被”字表示。【例4】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

13、报效)君王吗?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解析: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式。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这种被动关系往往是一个赋分点。答案: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不解宾语前置【例5】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误译】后母回来,只是看到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没有再考虑。解析: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因而该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答案: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六)

14、文言文翻译难点举例1同音通假通假字主要是同音通假,即两个字的韵母相同。【例6】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解析:此句中的“阙”字不是“失职”的意思,而是通假字,通“缺”,解释为“(职位)空缺”。译文:在这之前,监察御史一职空缺,朝中官员议论萧燧很合适,因为(萧燧)没有在郡县中任职的经历(而作罢),于是授官左司谏。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词类活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例7】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解析:此句中的“寿”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长寿”。译文:料想此外一定

15、有可以用来救助世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的奇特医案和良方,要是记述下来并使之流传下去,定会高出程朱“语录”中的陈腐言论极其之多。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8】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解析:此句中的“新”是形容词作动词“新修”;“题”也是动词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译文: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例9】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解析:此句中的“起”是使动用法,“使振兴”;“衰”形容词作名词,“衰颓(文风)”。译文:韩文公的文章,使八个朝代的衰颓(文风)得到振兴。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0】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解析:此句中的“骇”为意动用法,应

16、译为“对感到惊奇”。译文: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3一词多义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1】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解析:句中的“鄙”是多义词,常见义项有边疆、浅陋、轻视等。根据上下文语境,“鄙”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译文:贺钦年少时聪慧灵敏,学习举子业时总是轻视地说:“求学问只是局限于这个吗?”【例12】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解析:句中“让”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责备、推让、转让、辞让、退让等。根据语境可知“推让”义项最恰当。译文: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

17、)自己,实在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3】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解析:句中的“数”和“迁”都是多义词,“数”常见的义项有:数目、规律、技艺、列举、屡次等;“迁”常见的义项有:升官、贬官。根据语境可知“屡次”与“贬官”的义项最恰当。译文:他多次强硬进谏,(因而)不能够留在朝廷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4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的内容。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4】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解析:此句中的“历”与“洵”都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分别是“详细地”“确实”的意思。译文:(罗提督)并且邀请文人详细地记载他(

18、做贼)的事情,确实是个奇男子啊!【例15】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解析:此句中的“上流”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上等社会”,而应译为“上游”。译文: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6】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解析:此句中的“贷”和“流”是古今异义,分别是“饶恕”“流放”的意思。译文:(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5双音双义此类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老师常常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

19、解释。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7】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解析:词句中的“设备”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而要拆成“设”“备”两个词,解释为“设置守备”。译文: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例18】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解析:此句中的“前行”、“持满”都是双音双义,译成“队伍前面”、“把它拉满”。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19】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解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和被动句。“奚以”即“以奚”译为“拿什么”;“为”表被动,译为“被”。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

20、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7成分省略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这些省略的成分是命题老师常常注意的地方,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例20】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解析:此句中“不许”前省略了主语“皇上”,“令”后面省略了宾语“其”,翻译时应补出来。译文: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例21】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解析:此句中的“独汲黯与亢礼”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卫青)”,在翻译时要补上,即“独汲黯与(之)亢礼”。译文: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第9章 扩声系统

21、调音 从2008年开始,广东卷连续多年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来考查考生的断句和翻译能力,预测今后的题型及其分值变化不大。各个省份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即句子大意重点字词句,其中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常见句式等。这些既是采分的氐悖彩欠氲哪训恪虽然广东卷近几年变化不大,但应注意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等,尤其是名词作动词及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断句方法 1.读全文,通大意文言文语段先要通读,大体上弄清楚这个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再据此正确断句。如叙述性文段:要了解基本情节、人物对话,要知道谁与谁对话,讲的

22、什么话等。说理性文段:要了解想表达什么意思,想阐明什么观点等。另外,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要“以今释古”,即不要总是拿对现代汉语词语的理解来翻译文段中词语的意思。如下边一段话: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初读之后,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叙述性文段。反复诵读之后我们可以抓住要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办的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看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刘秀的姐姐)、帝(刘秀)、

23、宋公弘(因有“弘曰”,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办这件事采用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这件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联系学过的知识,赤壁之战中有“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句,“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文段的大意,便可断句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24、。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名(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代)词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就可以辅助断出句读了。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文段中出现的能确定的名(代)词依次有:湖阳公主、帝、朝臣、其、主、宋公、群臣、帝、弘、帝、屏风、弘、糟糠之妻、帝、主、事。对于把握不准词性的、词义又比较复杂的代词,如“之”等可待定判断。3.抓标志,巧断句文言段落的句子前后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再在通文意、标名(代)词、初断句的基

25、础上,就可进一步提高断句的准确性。文言文的这些标志主要包括:(1)表对话的字眼。如:曰、云、言、对曰等。一般情况下只要碰到它们,在其后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如例文中的主曰、帝曰、谓弘曰、谚言、弘曰和文段最后一个“曰”。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2)专居句首的虚词(包括关联词)。如:夫、盖、初、岂、故、唯、虽(然)、纵(使)、且夫、若夫、今夫、假令、向使、假使、已而、至若、然则、至于等。这些词往往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其前自可断句。(3)专居句末的虚词。如:矣、乎、哉、与(欤)、耳(尔)、邪(耶)、也、焉等。它们常常用在句末,其后往往能断句。如文段中的“人情乎”后可断开。(4)独立成句的感叹词。如

26、:呜呼、嗟夫、噫、噫嘻、噫吁嚱、悲夫等常放在句首,一般在它们前后可以断开。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5)固定结构。文言文中存在很多固定句式,这些固定句式一般有固定的翻译模式,掌握它们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其主要形式有:如何,奈何,奈何,若何,谁者,何焉不,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等。4.看句式(修辞),作参考 古人写文章多讲究节律以求音乐美,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以使语句整齐对称,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为“贵易交,富易妻”,这里的“易”是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更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易”;又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7、,也应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古人也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技巧来达到语气连贯的效果,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格,并以此作为断句的依据。5.懂语法,知常识 文言文的语法有其独特的体系,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断句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现象,掌握它们可帮助考生断句。如文段中“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开,“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作“观”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的主语,决不能属下。再如“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连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

28、,一定要属上,不能属下,与“后”连用。此外,懂得古代的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官职等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如“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一句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说彗星在西方出现,一共十六天,不是说夏太后死在十六日那天。因为古人一般是以干支纪日的。比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在史记中,数字与“日”连用一般是说多少天,而不是说某月某日,因此这句话就不能在“十六日”前断开,而应断为“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所给文段做如下断句: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

29、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以上这几点,只能作为断句时的注意要点,只能起辅助作用,不是能否正确断句的决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古代汉语、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总的水平。这些知识只能在平日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不断熟练掌握,使自己具有准确的文言的语感。当然,适当做些断句牧废埃蕴岣哒庖凰揭彩羌泻么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翻译方法 (一)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异义、多义、偏义、活用等5个细目。对于文言实词的翻译,我们可以:1保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职、器具等,

30、照抄,不要翻译。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加点词无需翻译。2对译。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活用词换成对应的词性,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多义词要结合语境选用恰当的义项译出语境义,如“君子生非异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生”与“性”通假,翻译成“资质、禀赋”,全句翻译成:“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啊。”(二)虚词 虚词是句子的润滑剂。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因、以、于、乃、其、为、则”等,文言虚词的翻译不外乎两种:不译和必译。关键是要结合具体语境分辨哪些可以不译,哪些必须译出。1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如

31、句首发语词“夫”、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句末表判断的助词“也”等,可以不译的要删去,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也”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和“耳矣”分别起舒缓语气和加重语气的作用,应该删除,不要翻译,全句只要翻译成“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就行了。2替换。有些文言虚词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实在义项,如作代词的“之”与作副词的“其”,这些文言虚词必须译成现代汉语中对应的实义,例如“若属皆且为(之)所虏”(鸿门宴)逐字逐句翻译,可以翻译为“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所俘虏。”总之,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三

32、)句式 文言句式已纳入今后高考的考查范围,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翻译时要注意:1补充。翻译省略句或者内容缺省无法翻译出完整的句子时,要补出省略成分。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要补出介词宾语“之”,即“敢以(之)烦执事”,翻译为“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调整。在翻译主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被动句时,一般需要按照现代汉语语序要求调整句子的语序。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知其事”是后置定语(“者”是后置定语的标志),因此翻译时应该把语序调整为“太子及知其事宾客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专题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