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1914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单元提升强化练 (三 )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 “ 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 中国 这一现代概念, 它 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 天下 。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 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 )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士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解析: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能体现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 A 项错误;允许西方来华传教士游历,便 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属于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

2、,故B 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现代正常的国际外交行为,故 C 项正确;中国放弃宗藩朝鲜是中国实力衰落的表现,不能体现出晚清政府 逐渐融入 了近现代外交体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 ) 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B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C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 D曾国藩守旧亦维新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晚清的地方势力一度比较强大, 反映了 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故 A 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故 B 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是在袁世凯死后,故

3、 C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曾国藩的思想,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 “ 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 (甲午 )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 ” 此观点主要是依据 ( ) A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B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C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 D洋务运动造成的中国强大假象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西方国家持观望态度,清政府并未得到西方国家大 力支持,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建新式军队与海军舰队,开始军事近代化,并未完成军事近【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代化,故 B 项错误; C 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洋务运动中中国经济与军事的近代

4、化,造成中国强大的假象,因而出现材料中看法,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 “ 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 的状况。而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 ?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 ) 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的移民政策的变化:由禁止到鼓励、政府主导 。 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特别是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来

5、侵略的影响 。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不合题意,故 A 项错误;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过于绝对化,故B 项错误;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下表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 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 (1)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2)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 (1)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 (2)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解析:太

6、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资政新篇具有近代化的因素,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对江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破坏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故 A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 没有提出近代化的思想,没有破坏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历史倒退的政策,没有破坏中国最先进省份生产力,故 C 项错误;北伐战争没有提出历史倒退的政策,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葛剑雄认为, “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会革命 ” ,但他同时又说, “ 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 。这

7、说明 “ 太平军制度 ”( ) 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 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 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 D是导致太平天国 运动失败的根源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 太平军制度 ” 即指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分配产品的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推行,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 A 项错误;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分配产品的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不是消灭经济竞争,故 B 项错误;太平天国按人口分配土地,依然发展小农经济,并没有废除小农经济,故 C 项错误;太平天国推行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超越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不符合农民的私有观念,因而 “ 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

8、特权的膨胀 ” ,因而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7 1901 年 ,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 “ 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 )” 。上谕表明清政府 ( ) A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解析:根据材料和史实不难得知,清王朝的改革是面对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无奈和必须之举而非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故 A 项错误;清王朝的改革属于被动的自救之举而非主动,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 “ 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 ” 可知,清王朝推行的新政旨在应

9、对空前的政治危机,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民主革命浪潮的提及,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8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 “ 教育救国 ” , 宣称 “ 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 ”五四运动前后, “ 教育先行 ” “ 教育救国 ” 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 ( ) 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 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 C国人已经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析:从辛亥革命一些刊物呼吁 “ 教育救国 ” 到五四运动前后 “ 教育救国 ” 成为时尚,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对时代挑战的探索,故 A 项正确;辛亥革命主要是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但并不意味着民众素

10、质的提高,故 B 项错误; “ 教育救国 ” 不能说明国人已经找到【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正确的革命道路,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近代化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9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解 析: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会有缓和,由于两党

11、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不会消除,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长征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但不能说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故 B 项错误, C 项正确;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结论正确,但不符合国共合作抗日的主旨,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0蒋廷黻曾在 1931 年发表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对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与琦善代表的抵抗派与妥协派发表了与当时多数学者不同的观点。此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知识界对抵抗、妥协究竟孰利孰弊的争论。此 争论在当时主要是针对 ( ) A国民政府围剿井冈山根据地红军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停中日矛盾 D九一八事变

12、后蒋介石消极抵抗政策 解析:国民政府围剿井冈山根据地红军开始于 1930 年,故 A 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是在 1935 年华北事变之后,故 B 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停中日矛盾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此争论在当时主要是针对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消极抵抗政策,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1中国两次反 日 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 ,其根本因素是 ( )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时间 国力 装备 中国军 队损失 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 社会状况 结果 甲午 战争 9 个月 中国 稍优 相当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 20 万人

13、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战败 投降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动 14 年 抗战 14 年 悬殊 悬殊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 400 万人 大半中国 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完全 胜利 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 解析:甲午战争中 国的经济实力优于日本,但却获得失败的结果,抗日战争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却获得成功,故经济实力不是导致两次反 日 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 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而抗日战争时出现全民族抗战,故主要是民族意识的不同, B 项正确;两次战争中都有政府坚持抵抗,故政府领导不是导致两次反 日 侵略战争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 C 项错误;抗日战争时中国虽有获得国际援助,但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D 项错误。 答案: B 12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 “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 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社会差别。 ”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 ( ) A国民革命时期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提升强化练(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