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精讲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精讲导导 论论n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n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n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n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征的三大变化: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大发展思路:放权让利为主线 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 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征: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关注资源配置 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从纯理论推导到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n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
2、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整体主义分析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方法论:以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合理内容。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突出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从现实、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学术思想来源、学术队伍、学术观点)。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重视实证分析、计量分析以及重
3、视经济观点的证明)。第一章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n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n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概括: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2、以生产
4、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原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创新的理论观点后不断形成的。核心理论观点有: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5、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n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处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n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具体而言: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要居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
6、体现在量的优势,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还要更注重质的提高,即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第二,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其中,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最大的部分,因此,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发展国有经济的总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整体素质;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正在日益获得它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7、;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对于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我们也应十分重视。第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同市场经济兼容性较强,特别是在很多竞争性领域,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
8、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n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分配主义原则;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
9、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n市场经济的相关概念: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n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原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利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2、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3、自由和
10、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n我国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过程: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92年以来,提出社会
11、主义市场经济理论。n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n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
12、障制度。第三章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度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n华盛顿共识VS北京共识n等级规则VS产权规则 过渡(市场化):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从资源配置方式角度看,实际上是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其核心是资源配置由政府转变为企业与个人。所谓等级规则是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行的多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
13、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利。n所谓产权规则是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利的大小与其拥有的资源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利就越大。n激进式改革VS渐进式改革 从实践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一是大爆炸式的激进式改革,一是从上到下的渐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苏联、东欧国家)的特点: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即多党制;在经济利益结构上实行私有化,即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中国)的特点: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
14、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n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通过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为竞争和合作确立基本的经济秩序。n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指由权力中心自上而下推进的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亦即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n宪法秩序:是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
15、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宪法秩序是众多影响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和能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n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1、政府主体无论在政治力量还是在资源配置权利上都较微观主体具有优势,因此,其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导力量。2、政府主体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以及利益刺激,由上而下地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3、尽管潜在制度收益的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变革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实际的制度变迁才有可能发生。又由于
16、权力中心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有差异,因此,二者在具体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会存在利益摩擦。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往往会为制度创新设置严格的进入壁垒,如类似于优先权的改革试点权等,下级政府或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5、为减少新规则实施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费用,权力中心需要进行观念统一的努力,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n诺斯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
17、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n化解诺斯悖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n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出现的背景: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地方政府拥有了较大的资源配置权利,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并逐步成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具有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了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n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了沟通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
18、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协议,化解所谓的诺斯悖论。这种以地方政府为中介环节,使之成为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的变迁方式就是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n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1、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地方政府自主实施的制度创新要视正式制度规则的变通余地而定(在既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通常采取“先做不说”、“做了再说”、“利用领导批示或题词”、“先上车、后买票”等方式从事自发的制度创新)。3、权力中心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容忍乃至追认地方政府的自发制度创新行为,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直接影响其与权力中心的谈判结果)、权威扩散化程度、权力中
19、心获得的收益与维持进入权管制的成本比较等因素紧密相关。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n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的背景:其一,权力中心在制度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弱化,主要起到事后追认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实施的制度创新行为。其二,排他性产权确立,政府控制企业的成本攀升,“无为而治”将使地方政府分享更多利益。n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n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政府逐步退出和排他性产权确立;微观主体成为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推动制度变迁的最关键力量;制度
20、变迁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参与创新的微观主体在制度非均衡条件下捕捉外部利润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社会主义企业制度 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 一、内容回顾一、内容回顾 国有企业产权问题国有企业产权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国有企业产权问题国有企业产权问题n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具体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n产权制度是指既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n传统国有产权存在的问题:国家作为国有产权的既定拥有者并无任何行为能力,通常委托政府代为行使相关权利,
21、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政府行政代理的成本高昂。行政代理的激励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行政代理可能降低约束效率;行政代理将难以避免影响力成本。另一方面,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会产生冲突。首先,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产生冲突;其次,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产生冲突。n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量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产权明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1、产权明晰有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2、产权明晰有助于规范交易
22、行为;3、产权明晰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4、产权明晰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5、产权明晰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n根据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性质以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以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两大类。n在现实中,对于上述不同的企业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分类改革):1、对于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应选择国有国营模式:企业由政府出资创设;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其负责人;政府对进入和退出机制进行控制;政府对收入分配、价格等进行控制,避免企业侵害消费者利益。2、对自然垄断性国有企
23、业应选择国有国控模式。3、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那些国家投资建设成的、基本不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存在众多企业、企业产品基本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4、对于竞争性国有中小企业应完全放开。n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基本思路: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股份公司是法人企业的一种,另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与法人企业相对应的是自然人企业,包括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股份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基本特征
24、有:企业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界定经营者和公司的关系;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必要的外部约束条件。国有企业改造的具体思路或步骤:第一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即通过在国家层面上把政府职能与资本职能分开来构造出政企分离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亦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经营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二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即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为企业产
25、权独立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三步:公司产权独立化。即只有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才可能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基本条件。第四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即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第五章第五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企业治理结构的概念 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 n企业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
26、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n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实现责权利的再分配,政府赋予经营者很大的经营权,并监控经营者的行为。目前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具有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1、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者的一对一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2、经营者一旦获得授权,便可独立进行决策,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以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3、尽管出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
27、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支配地位。4、由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5、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和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n行政干预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1、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仍然承担无限责任。2、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3、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使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者。4、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n“股东至上”模式并不适合:遵循股东至上逻辑将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1
28、、由于“所有者缺位”,国有资产必须有个代表来行使其权利,若政府主管部门成为代表,将面临“廉价投票权”难题;若经营者为代表,则其权利无限膨胀导致没有约束的自由处置行为及所有者权益的受损。2、股东至上逻辑要求委托人把大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委托给经营者行使,但国有企业的民主原则又要求集体决策、集体负责,两者结合的后果是经营者常常以集体名义作出决策,从而使自己不用承担决策后果。3、普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在股东至上逻辑下成为走形式的工具,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4、国有资本与政府权力的结合使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n“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共同治理机制。“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
29、“股东至上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自身利益的源泉。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
30、和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产权主体平等地享受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当,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第七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
31、一般理论n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通常用人均GDP或人均GNP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概念要较经济增长更为广泛,且经济增长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发展,即可能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因此,用来度量经济增长的人均GDP或人均GNP一般不能够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1、人均GDP或GNP没有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2、尽管一国的总产出可能增长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增长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3、由于官方汇率高估,统计资料不全,一些所谓的“非市场”产品和劳务没有计算在内,人均GDP或GNP可能缺乏国际可比性。4、人均GDP或GNP不能及时
32、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的福利情况。5、人均GDP或GNP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n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战略也称大推进战略,即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使各种工业同时有所发展,互为需求,各个部门的投资都有利可图;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将经济发展过程(以工业化为核心)看做是不同部门先后不同的成长,并相互联系着彼此施加压力和推力的结构演化过程。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n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可以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宪法秩序、制度安排、
33、行为的伦理道德。n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n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进步又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除此之外,体制的变化还具有改变收入分配,并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变。n当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具体来说,制度是通过产权、国家、意识形态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n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
34、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具体特征是:1、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2、它是一种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3、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倾斜型的发展模式。4、它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5、它是一种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n可持续发展:指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n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包括三个基本原则: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生
35、态运行和谐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原则。2、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每一代的发展既应维护当代人的公平发展,也应维护代际间的公平发展,即应处理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储备、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本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阶段性发展与持续性发展、内源性发展与派生性及一体性发展的协调统一关系。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在国际发展事务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力求平等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思想。n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总结世界各国发展
36、的实践经验,着眼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首先,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扬弃“民本”与“物本”发展观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观演进的一次质的飞跃。2、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
37、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才去发展措施的实践运用中,要求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谋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要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民的发展权提供了根本方针。具体表现在:1、科学发展观为发展观提供了价值理念、指明了价值
38、目标。2、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发展观的范围、完善了发展观的理论基础。3、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既有赖于主体自主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国家的保障、调节与干预。第八章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
39、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或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经济的差异程度。这种差异一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和二元反差指数三个指标衡量(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n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原因特征: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消费水平悬殊。原因: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
40、率水平差异;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非农产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n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就地转移;转移到城镇就业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1、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2、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3、完善农村教育制度;4、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n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根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以将国民经济分为第一产业
41、农业、第二产业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n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包括社会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制度安排(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资源供给(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产业集中度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从传统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型的必然要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
4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1、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加快小城镇建设;2、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3、加快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4、大力拓展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2、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3、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流向;4、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n技术进步:是指人们在生
43、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过程。n“后起者优势”:是指后期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n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使人均产出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导致生产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第九章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对外开放实践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n在理论层面上,由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贸易开放使得分工体系从国内跨越国界,意味着分工的深化和发展,于是,不难推
44、断,贸易开放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推动经济增长。具体来看,产品、服务、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的跨国流动,不仅满足了实现分工利益的最基本要求,即市场边界的不断扩张,同时也使得经济增长突破了在一国范围内面临的生产投入方面的约束;在市场竞争和要素流动过程中,技术外溢、干中学、制度变迁等动态效应实际又进一步强化了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n从现实情况来看,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一般较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有着更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并且早期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在进行以更高的外向型为目标的改革后,经济运行往往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而言,贸易开放对于一国进口能力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规模经济的实
45、现、各产业部门之间联系的紧密、外资的流入以及国内贸易部门技术的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n当然,贸易开放最终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何,还要看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否促成或配合有益于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和结构调整过程。我国对外开放实践我国对外开放实践n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1、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我国基本走了一条闭关锁国的自我发展道路。2、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3、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4、1992年,党的
46、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即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5、2001年,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n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的形成 1、对外开放的起步和试点
47、阶段(1979年至1980年):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阶段(1984年至1991年):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领域由南向北涉及10个沿海省份;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至1990年,先后把开放区扩大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3、对外开放的全面铺进阶段(1992年以后):进一步开放了6个沿江城市、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将对外开放扩展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从而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局面;2001年加入WTO后,在
48、具体制度建设、政策透明度、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等方面与世界全面接轨,实现对外开放质的提升。n外向型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也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它配合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杠杆。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外向型工业化战略遭遇的问题:贸易条件恶化、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贸易品部门过度发展和服务业发展滞后、比较优势固化的风险。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