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弱起节奏及附点节奏的掌握。 能力目标:通过教唱歌曲培养控制力度的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爱国情怀,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过程 歌唱祖国 这首歌曲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 表达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 表现了中国走 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 行进风格。 歌曲为色彩鲜明的 D 大调,2/4 拍子,坚定有力,三段体。 . . . 作者简介 王莘: (1918- )作曲家。原名王莘耕,江苏无锡人。 代表作品: 歌唱祖国 青年之歌 边去儿童团歌 反内战大合唱 愉快的劳动 祖国
2、颂歌等歌曲, 煤米新工人 纺棉花 义和团等歌剧音乐。 欣赏与思考 选择诗歌这首歌曲音乐结构的图式: A:AB B:ABA C:ABC A 段:呈示段,24 个小节 B 段:对比段,24 个小节 A 段:再现段,24 个小节 演唱时为:A B: A 的新形式,即重复段和段三次后,再回到段。 . . . 弱起小节 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 强拍开始的。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 完全小节。在计算乐曲的小节数时,则是从第一个完整小节开始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