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四)面对人生的挫折,李白喊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苏轼喊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屈原喊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其余心之可惩”的坚持,面对人生的坎坷,有个人却只能“踯躅不敢言”,他是谁呢?今天我们来走进他的诗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南朝宋文学家,出生于一个低级士族家庭。元嘉十二年,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擢为临川王国侍郎。大明五年,出任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因起兵反宋明帝失败被时,于乱军中遇害,时年约五十一岁。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2、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鲍照(约414-466)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其诗文与谢灵运一样有影响,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诗人李百等产生重大影响,却史书无传。可见,鲍照身前身后心寂寞冷清情况。钟嵘为之叹道“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鲍照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简介作者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
3、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时代背景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解 题拟 行 路 难拟,摹仿。鲍照拟行路难18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品读赏析【译文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
4、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u“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即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起情,创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
5、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品读赏析u“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反问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品读赏析u“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酌酒原为排遗秋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一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可以想见其悲其
6、愁的沉郁了。品读赏析u 从“心非木石岂无感?”中,你读出了什么?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岂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反问的句式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上文中诗人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达到高潮。品读赏析u“吞声踯躅不敢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品读赏析这一句和“心非木石岂无感?”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u 请总结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全诗突出一个“愁”
7、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品读赏析抨击不平(认命)悲愤难平(不认命)无奈徘徊(认命)u 对比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下表。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
8、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里的艰难险阻。拓展延伸u 对比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下表。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品读赏析u 对比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下表。鲍照拟行路难李白行路难诗中的诗人现实中的诗人所处社会背景诗中的情感悲愤悲愤+豪情+自信满腹愁绪无处宣泄满腹愁绪又豪迈乐观怀才不遇怀才不遇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唐代的开明繁盛让人充满希望拓展延伸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