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音乐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湘版小学音乐四年下册第三课(演唱: 春晓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激发学 生学习的愿望。 2、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春晓 ,体会音乐情绪所产生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用欢快地情绪演唱歌曲春晓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二声部和谐演唱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琴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情感导入一、课件展示,情感导入找春天找春天 1、聆听春天的声音。、聆听春天的声音。 听乐曲春来了教室,师请学生
2、说说听完后的感受? (主要从乐曲的情绪、节奏及听到了什么声音?如:小鸟的歌声上进 行引导。 ) 2、模仿春天的声音。、模仿春天的声音。 师过渡:春天,小鸟带来了他们优美的歌声,让我们一起用“LA” 来演唱以下的旋律吧! (课件出示课本教材的和声音程练习) 将学生分成高低音两组,练习旋律; 用“LA”分组模唱; 两组合作完成练习。 3、抒发春天的感受。、抒发春天的感受。 课件播放展示精美的春天画面。 请学生自由抒发观看的图片的感受。 4、朗诵春天的诗句。、朗诵春天的诗句。 师请学生朗诵自己知道和学习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 生: 生:我知道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聆听加模唱和声音
3、程为下面的二声部和唱打下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聆听加模唱和声音程为下面的二声部和唱打下 基础,同时过观看春天的景色画面,从视听两方面感受春天的美好。基础,同时过观看春天的景色画面,从视听两方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 二、学唱新歌,感知声部二、学唱新歌,感知声部唱春天唱春天 1、谈话导入,节奏读诗。、谈话导入,节奏读诗。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一起富 有感情读一下春晓这首古诗吧! 师带学生有节奏朗读春晓 。 2、播放音乐,感受情绪。、播放音乐,感受情绪。 课件播放,初听音乐春晓 。 (师请学生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速度和力度。 ) 再听歌曲,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3、学
4、唱旋律,自主学词。、学唱旋律,自主学词。 学唱学唱 A 段及再现段及再现 A段结束部段结束部分的内容。分的内容。 师弹奏 A 段旋律 2 遍,学生听琴划拍,自主学唱。 师弹琴,学生唱 A 段旋律。 师指出学生演唱 A 段旋律的不足之处,再加强练习 2 至 3 遍旋律。 师弹奏再现 A段结束部分,学生聆听说说与 A 段的不同之处。 师教唱再现 A段结束部分,学生划拍并试唱 3 遍。 学习高低声部学习高低声部 B 段旋律。段旋律。 A、学唱低声部 课件展示低声部内容,学生跟琴学唱低声部。 学生识谱速度先从慢速开始,再按原速视唱旋律。 加入“LA”完整演唱低声部。 (设计意图: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
5、过多次的教学尝试中,先教低设计意图: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多次的教学尝试中,先教低 声部,再教高声部学生掌握的和声声部,再教高声部学生掌握的和声会更准确,效果会更好些。会更准确,效果会更好些。 ) B、学唱高声部 课件展示高声部内容,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 学生识谱速度先从慢速开始,再按原速视唱旋律。 加入“LA”完整演唱高声部。 C、两声部合唱练习 先尝试两声部旋律合唱。 (如学生跟不上,先由师唱低声部,生唱高声部;再交换练习 2 遍; 最后学生完成旋律合唱。 ) 加入“LA”完成两声部合唱。 (注意引导学生的力度和情感表现。 ) 4、学唱歌词。、学唱歌词。 课件出示,按节奏将歌词对应好的内
6、容。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师及 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 师放范唱,学生聆听。 学生跟师的琴轻声唱词。 集体有感情跟琴演唱歌词 2 遍,师指出不足之处。 5、完整演唱、完整演唱 师放伴奏音乐,学生完整、轻快地演唱歌曲 1 至 2 遍。 三、巩固新知,表现歌曲三、巩固新知,表现歌曲演春天。演春天。 1、播放央视新学府谷建芬作品视频春晓 ,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的表 现。 2、请学生说说观后的感受,并谈谈应该怎样表现歌曲。 3、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和演唱组,合作完成春晓 。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完整观看春晓经典画面,再次让学生从新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完整观看春晓经典画面,再次让学生从新 的起点感悟音乐。的起点感悟音乐。 ) 四、师生评价,总结提高四、师生评价,总结提高赞春天。赞春天。 1、师请学生评价刚才的表演。 2、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 3、提出本课新的要求。 (如:可以鼓励学生到户外找春天,画下春天 的美景; 也可以请学生在家里电脑找一些有关春天的音乐或歌曲进行 聆听。 ) 4、在春晓的音乐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可以提高学生的相互欣赏的能力,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可以提高学生的相互欣赏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接触大自然的时候,提高审美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接触大自然的时候,提高审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