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卖家):可多人 文档编号:5226436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远去的路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透视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会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道路的变化,由此及彼,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自

2、然中其他物体的透视变化。三、 教学策略 远去的路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道路由近及远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和学习透视知识。通过道路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透视现象非常浅显和便捷,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由此及彼,道路两旁的路灯,树木,建筑物也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内容,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本课设计的思路。透视现象从三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渐进的理解,因为有了足够的认知经验,到六年级,学生已经非常轻松的能说出生活中的很多透视现象,但是要引导学生将透视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构思,还需要教师多引导。 本课所涉及的是典型的美术基础知识焦点透视中

3、的近大远小变化。但是通篇课本都没有直接提到“焦点透视”,因为在第三学段对类似需要逻辑推理的美术知识主要是感受和体验。所以,课本的开始以两幅美术作品和一幅摄影作品作为欣赏和提示,让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回忆生活中的感受,在对近大远小的道路变化有准确认知的同时,欣赏艺术作品中是如何利用近大远小的变化表现出空间感的。本课知识点就是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空间关系,并运用视觉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幅有路的风景画。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体验 一、了解规律,欣赏名画 展示一幅具有明显远近效果的马路照片。 我们经常走在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这张图片相同?你看到

4、了什么现象?近处马路到了远处有没有变化?马路两旁的树木有没有变化?路上的行人远近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一名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总的来说就是近大远小。 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 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塞夫勒道路 霍贝玛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 结合名画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欣赏课本P7页最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了解点与美术的关系。 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大远小。 观察发现 二、欣赏提升,讲述发展阶段 1透视的发展史 课件欣赏乔托的作

5、品逃亡埃及,并出示古埃及的画面,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学习乔托在画面中通过明暗等绘画手段表现了人物及景物的透视感,是透视学的奠基人。 欣赏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加深对作品中透视现象的认识。 2自然中的透视 以一幅有明显透视效果的道路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画面中都有哪些透视现象,教师总结并板书: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大远小 结合课件讲解物体的透视感,并渗透视平线和视点的概念。 对照图片,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往远处看,画面中的透视也有相应的变化。 3欣赏作品中的透视 欣赏呐喊等系列绘画作品中的透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同时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构思和表现,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课件对比作品

6、赏析,如果画面中没有透视会给人什么感觉?加深学生对透视的重要性的认识。颜色、大小、疏密等各种变化,认识到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总结透视的发展阶段、特点与规律。 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 探究形成 三、探究形成、发现方法 1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3) 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 2教师展示

7、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1)学生小组讨论 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 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视的房子 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应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 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运用比喻使学生通俗易懂。 引导学生对这些名词的概念运用、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尝试表现 四、学生操作: 作业内容:利用绘画或者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路的风景画。 要求:在画面中要表现出道路的透视感。 可以根据想象添加合适的环境。 教师巡视指导。 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运用多种方法完成一幅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进一步使学生对透视的印象更加深刻。 展示与评价 五、展示与评价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学到的透视现象,从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去探索,发现更有意思的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现象的特点和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来评价。找出优点,指出不足,指出改进办法。教师评价。 鼓励学生平时多多观察、分析看到的事物,爱动脑,多思考。 拓展知识 六、课后拓展: 学生视野,希望学生今后在作品中学会运用透视知识。在运用时关注:能否理解并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融入到绘画作品、摄影、拍摄等当中去。 拓宽学生视野,希望学生能运用透视知识来美化作品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美术 > 人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远去的路》人教新课标().docx)为本站会员(可多人)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