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钟嵘诗品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
2、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请同学们诵读诗歌,找出体现抒情主人公情感的词语。请同学们诵读诗歌,找出体现抒情主人公情感的词语。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 涉江涉江采芙蓉,兰泽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多芳草。采之采之欲欲遗遗谁?所思谁?所思在远道。在远道。还还顾顾望旧乡,长路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漫浩浩。同心同心而离居,忧伤而离居,忧
3、伤以终老。以终老。任务一:梳理结构,赏析内容译文: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思考: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任务一:梳理结构,赏析内容译文: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思考: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设问。“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
4、“哀”的强烈效果。任务一:梳理结构,赏析内容译文: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思考: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任务一:梳理结构,赏析内容译文: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考:“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
5、,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忧伤”1.为何忧伤?所思在远道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空间时间抽象感情的具象化抽象感情的具象化“忧伤”2.谁在忧伤?有人认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历来众说纷纭,结合你对诗的理解,说说你的观点。“芙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采莲赋名家赏析 我选择了第二个解释。(注:“还顾”者就是“所思”,不是“涉江”者。)这有两点理由。头一点:“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
6、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其次,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朱光潜l 予予yy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宋周敦颐周敦颐1.1.喻高洁品格喻高洁品格莲花、芙蓉、朱华、芙蕖莲花、芙蓉、朱华、芙蕖q q、菡萏、菡萏hn dnhn dn
7、。“对写法”丰富诗文内容,将不同的画面展现在同一首诗中,超越时空,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通过写对方思念自己间接地抒发自己对对方的情感,使思念之情委婉、含蓄、深刻。1.1.抒情关键词抒情关键词 诗眼诗眼“忧伤忧伤”2.2.意象(景物)意象(景物)芙蓉、芳草芙蓉、芳草3.3.对写法(推己及人)对写法(推己及人)4.4.“一字千金一字千金”的语言的语言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对比阅读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对比阅读异异:两首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的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同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面六句,诗人对于花、树(意象)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都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