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的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既有不同的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悲哉,秋之为气”的的“悲悲”,“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的“愁愁”,“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的无奈。而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的无奈。而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熏陶的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思潮和文艺熏陶的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郁达夫,以自己,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手法,
2、写出了个性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散文精品散文精品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第七单元 14.故都的秋 郁达夫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一、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二、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二、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清”“”“静静”“”“悲凉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来写故都的秋的。三、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三、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混混混混沌沌沌沌()潭潭柘柘寺(寺()槐槐树(树()扫帚扫帚()落落蕊蕊()一一椽椽破屋(破屋()廿廿四桥(四桥()蟋蟀蟋蟀()嘶嘶叫(叫()房房檩檩()平平平平仄仄仄仄()普普陀陀寺(寺()譬譬如(
3、如()颓颓废(废()鲈鲈鱼(鱼()dndnzhzhhuihuiso zhoururuchunchunninninx shuix shuisslnlnzztutupptutuLL积累字词积累字词郁达夫郁达夫(1895-1945)(1895-1945)其人其人 原名郁文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浙江富阳人。19131913年年赴日留学,赴日留学,1921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年参与发起成立创创造社造社。1922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编回国后编创造创造季刊、季刊、创造周创造周报报等刊物。等刊物。1923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
4、、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教。19301930年参加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1945年日本投降后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郁达夫代表作郁达夫代表作 短篇小说:短篇小说:沉沦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迟桂花 中篇小说:中篇小说:迷羊迷羊她是一个她是一个 弱女子弱女子出奔出奔 散文:散文: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北平的
5、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的画面。画面。6 “故都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指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指“北平北平”,但是作者不说北平的,但是作者不说北平的秋天,说秋天,说“故都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秋”是
6、作者全文描写的内容,描写的核心;是作者全文描写的内容,描写的核心;“故都故都”与与“秋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相融合的一种境界,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题目明确而又深沉。题目释义题目释义阅读文章第一段回答:阅读文章第一段回答: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课文探究课文探究清、静、悲凉清、静、悲凉 美学家说: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311)文章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文章
7、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请作概括。请作概括。庭院秋景图(庭院秋景图(3 3)秋槐落蕊图(秋槐落蕊图(4 4)秋蝉残声图(秋蝉残声图(5 5)秋雨话凉图(秋雨话凉图(6-106-10)清秋佳果图(清秋佳果图(1111)9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如何体现“清、静、悲凉清、静、悲凉”之秋味的?之秋味的?清晨品秋图清晨品秋图深入探究深入探究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第三段:第三段:破破屋、院子、秋草屋、院子、秋草 青青天、牵牛花、天、牵牛花、驯鸽的飞声、驯鸽的飞声、日光、细数
8、、静对日光、细数、静对破落衰败破落衰败悲凉悲凉清冷色调清冷色调清冷清冷安静安静悠闲、惬意悠闲、惬意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蓝色或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白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尖细且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环境清幽、萧瑟,透露,透露出作者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
9、爱故都之秋的情怀。落蕊映秋图落蕊映秋图深入探究深入探究1.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第四段:秋槐落蕊第四段:秋槐落蕊落蕊满地落蕊满地脚踏落蕊脚踏落蕊细腻、清闲、落寞细腻、清闲、落寞视觉视觉触觉触觉主观情绪流露主观情绪流露“衰弱衰弱”“残声残声”“啼唱啼唱”以声衬静以声衬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渲染秋的萧瑟凄清渲染秋的萧瑟凄清(清、静、悲凉)(清、静、悲凉)秋蝉残鸣图秋蝉残鸣图深入探究深入探究1.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第五段
10、:秋蝉残声第五段:秋蝉残声蝉蝉 【唐】虞世南【唐】虞世南垂緌垂緌(ruru)饮清露,流响出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多是蝉多是哀怨、忧伤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备感冷清。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自古以来,秋蝉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自古以来,秋蝉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他们或借以抒情、或用以明志。象,他们或借以抒情、或用以明志。秋雨话凉图秋雨话凉图口语化、排比的运用口语化、排比的运用 仿佛作者说话的样仿佛作者说话的样子
11、在眼前子在眼前对比南方雨对比南方雨 突出突出“奇、有味、奇、有味、像样像样”(赞美之情)(赞美之情)明确: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明确: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秋雨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1 1、北方的秋雨比南方、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更像样”,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在哪些方面?2 2、作者借雨后都市闲人的、作者借雨后都市闲人的_、_、动作、动作、_、_ _,来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来表明
12、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也很想像时心情非常愉快,也很想像“都市闲人都市闲人”那样过着轻那样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松自在的生活。衣着衣着活动背景活动背景神态神态对话语调对话语调阅读文章阅读文章610610回答:回答:为什么在为什么在“秋语图秋语图”里加入里加入“都市闲人都市闲人”?这里的这里的“都市闲人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的淡泊,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物,用这“落寞和落寞和
13、感伤感伤”的京味来烘托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清、静、悲凉凉”的北国的秋味。的北国的秋味。思考与探讨思考与探讨佳日秋果图佳日秋果图 秋果胜景中,为何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又出现了北风黄尘?用北风黄尘用北风黄尘反衬反衬秋果奇景,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不长。深入探究深入探究1.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1111段:秋果奇景段:秋果奇景枣树枣树极为普遍的树、枣生长的颜色变化,映衬北国
14、极为普遍的树、枣生长的颜色变化,映衬北国秋的变化。秋的变化。品读秋味品读秋味为何为何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北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景物中所携带着的故乡气韵渗透在作者的骨髓之中。对故都的秋热爱、深深的眷恋。文中结尾文中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头。”如何理解此句?如何理解此句?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读出了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读出了
15、作者对秋天的眷念和挚爱,更让人读出了作者对作者对秋天的眷念和挚爱,更让人读出了作者对“故都故都”北京北京的眷恋,和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的眷恋,和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最后三段:议论和抒情 虽国有异,秋感略同。虽国有异,秋感略同。故都之秋,别有深味。故都之秋,别有深味。直抒胸臆地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直抒胸臆地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故都秋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寂廖、悲凉,而且全文的秋的寂廖、悲凉,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
16、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一曲悲凉的颂歌曲悲凉的颂歌。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v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作者为什么会从秋景中体作者为什么会从秋景中体会到如此的会到如此的“清清 、静与悲凉、静与悲凉”?v 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清冷的秋色,听到的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清冷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v这也是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这也是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
17、颠沛留离之人生愁苦的读书颠沛留离之人生愁苦的读书人士才能体验到的。人士才能体验到的。v沉沦沉沦:“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既然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中国呀中国!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主观方面:主观方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第一,跟旧中国时代
18、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静”的文的文学,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钟情于清、静、悲凉的故都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钟情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之秋呢?试从
19、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从从19211921年到年到19331933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年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1933年年月由上海迁居杭州,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1936年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年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
20、带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1934年月,郁达夫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故都的“秋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故都的秋的秋。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全文总结全文总结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凉。”全文紧扣全文紧扣“清清”“”“静静”“”“悲凉悲凉”落笔,落笔,将自将自然的然的“客观色彩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寂寞。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寂寞。”以情驭景,以景显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