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阅读示例(一)部编教材备课部编教材备课必修上必修上 社会性质:乡土性社会性质:乡土性乡土中国一至三章阅读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略读 快速阅读乡土中国一至三章,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各章行文结构 2、找出三章内在关联。3、理解文中关键概念。4、找出作者核心观点。第第1 1章:章:乡土本色乡土本色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第1题:思维导图第第2 2章:章:文字下乡文字下乡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第第3 3章:章:再论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第2题:找出三章内在关联 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第一章是第二、三两章的基石,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第二、三章的理论基
2、础;第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这一结论。第3、4题:关键概念与核心观点关键概念的理解示例: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目的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有机的团结”的社会。法理社会:一种为了要完成某一种任务而结成的“机械的团结”的社会。乡土性: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中国的基层社会与土地是分不开的,传统社会里,世代农民都有一种“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情结。基层社会的人是十分看重土地的。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土地政策,谁抓住了基层人民的这种情结,谁就会获得人民的信任。基层人民一旦扎根于某片土地上,就会在这安居,一代又一代逐渐庞大,由此形
3、成一个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当土地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时,人们就会出去寻找新的土地,然后又重复这上面的循环。第二部分:精读 认真阅读文章,做好阅读批注,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包括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2、分析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的特色形成的原因及其深远影响。3、三篇文章论证方法多样,请结合具体例子加以分析。4、分析三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第1题:特点:以农耕为主,“土”具有崇高地位。不流动。定居,村村之间有孤立和隔膜。熟人社会、礼俗社会。淳朴、信用。联系: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与海洋文明、游牧文明不同,中华
4、文明是农耕文明,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神圣的,人们在思想上安土重迁。因此人口不具有流动性,世代定居,这又导致了村落间对外交流有限,相对封闭孤立。由于环境封闭、人口有限,因此人们彼此熟悉,构成了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由熟悉而得到彼此信任,构成了乡土社会品格的淳朴、信用。第2题:原因:农耕文明,让百姓无法脱离土地而生存;聚村而居,生活和工作都有其便利性;在与土地、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熟悉而亲密的感觉;日日与土地打交道,视野封闭,缺少闯荡的勇气与决心。影响:“乡土本色”决定了乡土社会人们的交际圈是封闭狭窄的熟人社会,其社会结构也由此特色而造成。第3题: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例如乡土本色中将农
5、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和游牧的人“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进行对比,阐述了“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这一道理。将中国乡下大多农民“聚村而居”与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进行对比,阐述了聚村而居“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又如文字下乡开篇列举了城里人与乡下人不同的“愚”的事例,实际上也是构成了对比论证,将两者的“愚”进行对比,证明乡下人的“愚”并非真愚;还有对“文字”与“语言”、“学”与“习”、“记”与“忆”的对比阐释,将不同的核心概念置于对比中,强化论证效果,使得整篇文章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2
6、、举例论证 例如在乡土本色一文中,作者列举了他的一位到内蒙古旅行的美国朋友说起从中原迁徙到“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去的人“依旧锄地播种”的例子,同时列举了他的老师史禄国先生所说的到西伯利亚去的中国人“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的例子,阐述了中国人在不适宜种植甚至环境恶劣的地方仍然期盼种植奇迹的出现,共同论证了“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的观点。又如文字下乡中为阐明乡人并不“愚”,费孝通先生在文中列举了身边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能以识字不识字作为愚不愚的标准。如:一位小姐到了乡下冒充内行,却把苞谷当成小麦;城里人到了乡下,一听到狗吠就变色;城里孩子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
7、子。3、比喻论证 如乡土本色中将“宣泄出外的人”比喻为“从老树上被风吹出来的种子”,将“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比喻为“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将在一个小地方扎根生活的人“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比喻成“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对于婴孩的话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这些比喻论证的运用,使得文章中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又如在论述语言时,作者将语言比作社会定下的筛子,一旦有情意与这筛子的格子不同,那就无法漏过去,说明语言虽然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但是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变得公式化,实际的情意都走了样。4、引用论证 选用“结绳记事”的典故,来阐
8、明文字的作用;在论述中巧妙选用“日出而起,日人而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知老之将至”等经典名句,点缀其间,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文采,使论证更有吸引力。第4题:语言特色 1、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有机结合 作为社会学的研究性论文,本文语言多处体现出准确性的特点,有些话作者并没有说得过于绝对,体现了研究论文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如“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当然,我并不是说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有下列几点”等句子,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文中还有多处语言体现了形象性的特点。除了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之外,“拖泥带水下田
9、讨生活”“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撷人了土里”等句子,通俗易懂,极富乡土气息,让人感觉似乎置身于乡土社会中。2、引用儒家文化经典,使文章雅致精深 文中不仅引用了儒家文化经典,还对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一定的解析与讨论,体现出隽永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例如,在阐述“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一观点时,引用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加以解析;在阐释“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时,举出论语中孔子在不同的人面前对“孝”的解释各不相同,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的例子,说明
10、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办法。3、说理中带有细节,语言严谨又不失风趣 在论述观点时选择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因此虽然说理的成分多,但也绝无深奥的语言,而且趣味十足。比如,文中说教授的孩子识字多但下乡捉不了蚱蜢,而山村的孩子不识字却善捉蚱蜢,各有各的得意聪明处,这是由不同的生存环境所致,不能说识字的就一定比不识字的聪明,由此渐渐引述到了乡下人为什么重语言不重习字,让人读来不觉得枯燥无味,反是意味深长。第三部分:研读 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探究示例一:对于“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陈心想和郑也夫都反对费孝通的观点,请结合陈
11、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和郑也夫评与费孝通相关内容进行探究。1、陈心想和郑也夫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加以概括。2、他们反对费孝通的观点是否有理?探究其理由。3、你认为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请结合三位学者的观点和你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探究材料:材料一: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一书第二章文字下乡:乡民进城 材料二:郑也夫评与费孝通一文第一部分“文字下乡:需求与供应”探究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内部讨论,探讨形成共识,做好探究笔记,准备参与班级课堂交流分享。探究成果展示:分小组进行展示;交流分享,可以相互提问、质疑、点评。不设置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第四部分:学以致用 一、阅读
12、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部分,完成1-3题。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理解,不符原文意思的一项()A.不流动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孤立和隔膜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并不是指单个人之间,当然,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C.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D.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
13、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礼俗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
14、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二、语言运用 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铸贯起来。历史对于个人并 不点缀的饰物,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 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5、现代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随着城市小区商品房的增多,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老人们总喜欢在小区和路边种菜,但是小区和路边的绿化带是公共资源,不属于个人,而老人种菜却屡禁不止,老人如此喜欢种菜,请你用乡土本色一章中的相关原理来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