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 整合练习题汇编第一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本题共5小题,20分)(晋惠)公在秦三月,闻秦欲和,乃使郤乞告吕甥。吕甥教之言,令国人于朝曰:“君使乞告二三子曰:秦将归寡人,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也。”且赏以悦众,众皆哭,愿作辕田。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众曰:“何为而可?”吕甥曰:“以韩之病,兵甲尽矣,若征缮以辅孺子,以为君援,虽四邻之闻之也,丧君有君,群臣辑睦,兵甲益多,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众皆说,愿作州兵。吕甥逆君于秦,穆公讯之曰:
2、“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公曰:“何故?”对曰:“其小人不念其君之罪,而悼其父兄子弟之死丧者,不惮征缮以立孺子,曰:“必报仇,吾宁事齐、楚,齐、楚又交辅之。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秦,有死无他。故不和。比其和之而来,故久。”公曰:“尔无来,吾固将归君,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曰不免,君子则否。”公曰:“何故?”对曰:“小人忌而不思,愿从其君而与报秦,是故云。其君子则否,曰:吾君之入也,君之惠也。能纳之,能执之,则能释之。德莫厚焉,惠莫大焉。纳而不遂,废而不起,以德为怨,君其不然?”秦君曰:“然。”乃改馆晋君,馈七牢焉(节选自国语晋语,有删改)【注释】郤(x)乞:晋国大夫。吕甥:晋国
3、大夫,赴秦国谈判代表。圉(y):指晋太子子圉。韩之病:指晋国在韩原会战的失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B.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C.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D.吕甥致众而告之/曰吾君惭焉/其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不亦惠乎/君犹在/外若何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孺子”指小孩子,多作幼童统称,在古代也用来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
4、人。B.“四邻”即周围的邻居,文中指晋国边境周围的国家,也泛指除晋国外的诸侯国。C.“好我者劝”的“劝”意为鼓励、勉励,与荀子劝学中的“劝”字意思相同。D.“七牢”为古代备办宴飨时的诸侯之礼,羊、猪各一为太牢,三牲全备为少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惠公得知秦国有意讲和,于是派臣子回国运作;臣子们采取一系列行动,营造舆论,赏赐臣民,意在赢得民心。B.吕甥在迎接晋惠公回国前,呼吁晋国臣民辅佐太子以作为国君的后援,为迎接晋惠公回国全面创造有利条件。C.秦穆公接见吕甥时,从晋国国内的战乱原因、人民立场分裂情况等角度询问了许多问题,以此探察晋国内情。D.吕甥告诉
5、秦穆公,晋国国人对君主的态度分“小人”“君子”两种立场,在双方统一了认识后才来迎接国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寡人不足以辱社稷,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也。(4分)(2)尔无来,吾固将归君,国谓君何?(3分)14.简要评析晋国臣子吕甥应对秦穆公问讯的辞令特点。(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南宋张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
6、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注】沅湘:爱国诗人屈原曾被流放湘江,在江边对渔父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沉累:指沉江的屈原。虞舜:即舜帝。此句出自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抒发了游兴已尽渴望回归故里的思乡之情。B.“徒倚”二句,从傍晚到月夜,长时间倚栏,思绪万千,为下文抒情蓄势。C.下片连用“雄”“吞”“隘”三个词,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气势,跌宕飞动。D.“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运用了反问,反问中不掩悲喜感叹之情。16.简析“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结句的妙处。(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
7、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小张最近天天加班,早起晚睡,她借用诗经卫风氓中的名句“ , ”来调侃这种生活状态。(2)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骨气的表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也是骨气的表现。(3)酒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寄托情感的载体,李清照的词就常用酒来抒发愁绪,如“ , ”。第二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讳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人。是时宋兴八十馀年,异材间出。欧阳文忠公赫然特起,为学者宗师。公稍后出,遂与文忠公齐名。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8、其材虽不大施,而所治常出人上。为司法,论决重轻,能尽法意,由是明习律令。又设方略,明赏购,急追捕,且开人自告,故盗发辄得。有葛友者,屡剽民家,以名捕不获。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友智力兼人,公外示彰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至是,州郡肃清,民外户不闭,道不拾遗。公众号“宁馨语文” 公为人除大患者既如此,至于振理颓坏,纪纲具修,所至皆然也。襄州继有大狱,逮系充满,有执以为死罪者,公至,阅囚牍,法当勿论,即日纵去,并释者百馀人。 公性谨严,正己守廉。于门生故吏,以币交者,一无所受。公挺立无所附,远迹权贵,由是爱公者少。赖天子明圣,察公贤,谕之曰:
9、“以卿才学,宜为众所忌也。”遂留公京师。公亦感激奋励,有所自效。数对便殿,所言皆大体,务开广上意,上未尝不从容领纳,期以大任。在职百馀日,不幸属疾,以至不起。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 初,父不幸早世,太夫人在堂,阖门待哺者数十口。太夫人以勤俭经理其内,与公共教养四弟,相继得禄仕,嫁九妹皆以时,且得所归。自委废单弱之中,振起而亢大之,实公是赖。平居,未尝远去太夫人左右,其仕于外,数以便亲求徙官,太夫人爱之异甚。 呜呼!天夺吾兄,何降祸之酷至于斯极也!为弟者不能推原前人德善劳烈,托于当世之文章,以明著之无穷,是罪之大者也。(选
10、自曾肇曾舍人巩行状,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B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C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D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异材间出”中的“间”和司马迁屈原列传“谗人间之”中的“间”意思相同。B“文忠”此处是欧阳修的谥号,官员的谥号是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评价性称号。C“至于振理颓坏”的“至
11、于”和现代汉语一样,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种情况。D“不幸属疾”中的“属”和苏轼赤壁赋“举酒属客”中的“属”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治理有方,成果超越常人。他采用离间计,有力地打击了盗贼团伙,使得州郡清平无事。B曾巩完备法规,整治颓废败坏的风气。他到任襄州,披阅刑狱案卷,依据法律条文来准确判案。C曾巩持身守正、无所攀附,因此欣赏他的人很少。所幸天子十分圣明,慧眼识才,将他留在京师。D曾巩能力出众,才华横溢。听闻他去世,世人都感叹惋惜他的才志最终不能在世间大加施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
12、周天下。(2) 自委废单弱之中,振起而亢大之,实公是赖。14 后人评价曾巩“德美”,这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杂诗四首(其四)注明末清初王夫之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萧条阻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注清军南下,王夫之起兵抵抗,曾助抗清英雄瞿式耜守桂林,后受谗遭逐,流转湘西,本诗为该时期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公众号“宁馨语文”A诗作以诗人半夜被风声惊醒开始,写了所闻、所见、所感,抒发
13、了爱国志士的热望与悲愤。B诗作借飞将军李广的典故意在表达在抗清事业受阻之际,朝廷缺乏英勇善战的将士出征。C“关河”“烟草”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抑郁与抗清前途的晦暗不明。D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简洁凝练的语言,使得本诗意境营造开阔雄浑,抒情风格悲壮苍凉。16“视听结合”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相关语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的劝学中,“_”一句指出蚯蚓能上食埃土和下饮黄泉的原因,“_”一句写出了螃蟹心浮气躁的结果。(2)“烟”飘浮朦胧,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就展现了闲适之情。(
14、3)娉婷高洁的“芙蓉”往往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其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诗句是“_,_”。第三篇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
15、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
16、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选自战国策秦策)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B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C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D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11 下列对文中加
17、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魏绝南阳”中的“绝”是“断绝”之意,和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B “秦益强富厚”中的“益”是“更加”之意,和师说中的“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思相同。C “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中“敝”与成语“敝帚自珍”中的“敝”意思相同,都是指“疲惫,困乏”之意。D “顾争于戎狄”中的“顾”和“三顾茅庐”中的“顾”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以“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一句交待了事件的起因,继之双方互陈观点。最后以定蜀的结果对双方看法的高下作了最后的裁定。B 张仪正面论
18、证伐韩之利后,再从反面论证伐蜀之弊。蜀地偏僻,戎狄之长,荒远贫瘠。胜了,“不足以成名”;取地,“不足以为利”。无名无利,且“敝兵劳众”,其弊大矣。并认为伐蜀将会毁了王业。C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出兵进攻蜀国。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D 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14 针对张仪之论,司马错斩钉截铁地
19、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请概括他的理由。(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7题。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此词作于泰检任宰相时,朝越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蛩:qing,竭蜂。功名:指收复失地建功立业。旧山:家乡的山。15 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 上片“寒蛩”交代了深秋季节,“千里梦”表达了作者在睡梦也不忘驰骋千里、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B 下片写收复失地受阻,归期无望,有抱负难以实现之痛,反映南宋王
20、朝的黑暗现实。C 此词情调低沉,和他的家喻户晓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相比,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D 该词的主旨句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16 “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哪些?结合词句分析。(3分)17 这首词用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2)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春江花月之夜,尽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世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3)菩萨蛮(其二)中,暗用卓文君
21、和司马相如的故事的语句是“_,_”。第四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
22、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
23、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节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注】圬(w):粉刷墙壁。镘(mn):粉刷墙壁的工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
24、难强而有智也B.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C.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D.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可指京兆尹,即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所管辖的地区,本文指后者。B.人,唐人避太宗之讳而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用法相同。C.稼,种植,常与表示“收割”含义的“穑”字组合使用,如诗经伐檀中的“不稼
25、不穑”。D.劳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与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的“劳力”一词同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B.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C.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D.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舍于市之主人
26、,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4分)(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4分)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初发夷陵 陆 游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注】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出发时所作。指顾中:一指手,一回头,喻时间短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27、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写法类似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包罗万象的气势。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表明诗人已到了绝境之中。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诗人却偏要说在“指顾中”,把延伸的空间拉近了。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有纵横交错的空间感,小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16.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住方面提出了要求,这两个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用“ ”来表达大学之道的
28、最高境界;用“ ”来表明获得知识的途径。(3)“花好月圆”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诗人常同时借“花”“月”意象抒怀,如诗句“ , ”。第五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赀,是独乐者也,不可。”赵简子春筑台于邯郸,天雨而不息,谓左右曰:“可无趋种乎?”尹铎对曰:“公事急,厝种而悬之台,夫虽欲趋种,不能得也。”简子惕然,乃释台罢役曰:“我以台为急,不如民之急也,民以不为台,故知吾之爱也
29、。”中行穆子围鼓,鼓人有以城反者,不许,军吏曰:“师徒不勤,可得城,奚故不受?” 曰:“有以吾城反者,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我独奚好焉?赏所甚恶,有失赏也,若所好何?不赏,是失信也,奚以示民?”鼓人又请降,使人视之,其民尚有食也,不听。鼓人告食尽力竭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孟简子相梁并卫,有罪而走齐,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是以得三人来。”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
30、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节选自 说苑贵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B.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C.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D.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1、3分)A、“台”是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为高出地面的方形平顶构筑物,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上。B.“可无趋种乎”与“以趋于亡”( 六国论)两句中的“趋”字含义不同。C.“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像春风吹拂着人们,像夏雨滋润人,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D.“况居而求利者也”与“居无求安”( 论语学而)两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子招待景公宴饮费用不够、有人建议向百姓征收贴补、但晏子不愿因此而增加百姓的负担。B.赵简子得知因为自己筑台而耽误了百姓农时播种,深感不安,就中止了筑台放百姓回家。C.中行穆子围攻鼓国、有人要献城请降、被他一再拒绝,直到
32、鼓国粮绝力竭、中行穆子才攻取。D.孟简子原有三千门客,但当获罪逃亡时,只有三人跟随,这是因为孟简子平日待人寡恩薄情。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以台为急、不如民之急也,民以不为台,故知吾之爱也。(4分)(2) 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4分)14.晏子、赵简子、中行穆子的言行反映了他们心目中共同的追求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观雪二首其一 杨万里坐看深来尺许强,偏于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嫩注,一点风来特地忙。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储谁,细燃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锅。注懒,
33、通“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场雪虽然下得大,积得深,而诗人却饶有兴致地长时间观雪。B.时而“嫩”时而“忙”,经诗人点化,雪尽显可爱俏皮的模样。C.“琼花” “梅蕊”都是雪的别称,分别状写了雪花的形态和精神。D.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浅近明白,富有幽默情趣,形成独特的风格。16.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词已尽而味方永,善之善也。”谈谈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孔子认为,立身处世有追求道义和追求功利的区别的句子是“ 、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出“ 、
34、”的历史教训,借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防微杜渐、不可玩物丧志。(3)古诗词中、“江”与“月”经常被搭配在一起营造独特的意境,如“ 、 ”第六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韩、齐为与国。张仪以秦、魏伐韩。齐王曰:“韩,吾与国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赐我也。”王曰:“善。”乃许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得交于齐,遂与秦战。楚、赵果遽起兵而救韩,齐因起兵攻燕,三十日而举燕国。张仪事秦惠王。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恶张仪,曰:“仪事先王不忠。”言未已,齐让又至。张
35、仪闻之,谓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之王。”王曰:“奈何?”曰:“为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今齐王甚憎张仪,仪之所在,必举兵而伐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而伐之。齐、梁之兵连于城下,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曰:“善。”乃具革车三十乘,纳之梁。齐果举兵伐之。梁王大恐。张仪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藉使之齐。齐、楚之事已毕,因谓齐王:“王甚憎张仪,虽然,厚矣王之托仪于秦王也。”齐王曰:“寡人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何以托仪也?”对曰:“是乃王之托仪也。仪之出秦,因与秦王约曰:为
36、王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是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与革车三十乘而纳仪于梁。而果伐之,是王内自罢而伐与国,广邻敌以自临,而信仪于秦王也。此臣之所谓托仪也。”王曰:“善。”乃止。(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梁王,即魏襄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 下以燕赐我也B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
37、 下以燕赐我也C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 下以燕赐我也D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下以燕赐我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稷,土地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也常被用来代指国家。B函谷,中国古代关卡。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句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C三十乘,即三十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万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D以为,即认为。还可指“把作为”,如“秋以为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以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
38、一项是(3分)A秦、魏两国的军队进攻韩国,作为韩国的盟友,齐王答应了韩国使臣的请求并决定出兵帮助韩国。B韩国与秦国交战,楚、赵两国立即发兵援救韩国,齐国趁机出兵攻打燕国,三十天就攻占了燕国。C秦武王的近臣诽谤张仪,指责他曾对惠王不忠。齐王也派使者前来谴责武王,说不该重用张仪。D齐王发兵攻魏,张仪献退兵之计。他把舍人冯喜派往楚国,冯喜借用楚国使者的名义前往齐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而伐之。(4分)(2)王甚憎张仪,虽然,厚矣王之托仪于秦王也。(4分)14在张仪看来,秦武王如何才能成就“王业”?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
39、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方 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开头两句写雨后远望所见的景色,以“秋雨”和“晴空”来烘托,重点写“山色”之“碧”,使碧绿更加鲜明。B上阕结尾两句写词人在醉眼蒙咙中回望邈远的黄河与洛水,遗恨于夕阳之中,实质是抒发词人对未能收复沦落中原的遗恨。C下阕开头写景后,
40、转入叙事怀古,词人遥想与平山堂有关系的欧阳修和苏轼都已仙逝,表达出对欧、苏的景仰,充满沧桑感。D下阕结尾两句与上阕相呼应,从怀古回到现实,写词人在秋风中匹马登程,怅然孤啸,表现了积极进取的勇气和韧性。16请简要分析本词所运用的典故及其表达效果。(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描写出曹操在江边饮酒、执矛吟诗的情景,抒发了英雄的豪迈情怀。(2)诗经静女中“_,_”两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在赞美姑娘的美丽。(3)李商隐锦瑟中“_,_”两句,采用起兴手法,睹物闻声,引发对逝去年华
41、的追忆。第七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7题。材料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4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
43、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选自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材料二: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
44、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材料三: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其一)(明)王守仁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注: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在写材料一、二时,作者自京城谪龙场驿丞;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本诗作于诗人谪龙场驿丞,与诸生讲学不辍三年期满离开时。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