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必 修 一,单 元 整 合,历史时空,1近代英美法德政体比较,归纳拓展,2用一、二、三、四概括西方代议制的统一性(1)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2)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3)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4)四点作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利于保证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推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1史学界对“光荣革命”的评价观点一刘成、刘金源、吴庆宏在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中写道:“光荣革命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给一批人的共同执政国王和议会
2、达成协议,议会让国王当国王,国王则同意让议会凌驾在自己之上。这就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权力结构可以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加以改变,而这样做的条件是:在被统治者的坚决要求下,统治者做出适时的让步总之,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史学前沿,观点二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
3、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观点一认为:英国从1640年革命爆发,几经反复,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此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徐缓渐进方式向前发展起来。观点二主要描述了学者杨小凯论西方代议制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他认为英国“光荣革命”是最完美的,实际上没有看到这种革命方式的弊端;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没有影响,实际上没有看到中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均是在美国民主政治影响下出现的。,2对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的认识观点一1787年5月,美国12个州的55名代表来到费城为新生的美国制定宪法,召
4、开了为期116天的制宪会议,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尽管制宪会议内部矛盾重重、派系纷争,但与会代表却有一个共识:厌恶暴政,通过制度建设避免暴政的发生。但就暴政的来源,制宪会议内部却出现了严重分歧。联邦党人认为多数人的民主容易出现暴政,地方各州容易受民意的影响,他们倾向于精英治国,主张扩大中央政府权力,缩小地方州权;“反联邦党人”则认为暴政的来源是中央政府和政治精英,他们主张建立一个贴近民众的政府,扩大州权,极力缩小中央政府的权力。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观点二人民选举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数太多不好操作。另外代表们(制宪会议代表)对人民是否熟悉情况是否有判断力也表示怀疑。可取的方案也
5、就是“选举人”选举。摘自易中天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观点三在所有的政权机构中,立法机构最受多数意志的左右。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摘自易中天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以上三个观点从“避免多数人的暴政”角度对“分权制衡”原则进行了解读。观点一认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是中央和地方相互让渡权力的结果;观点二表明美国制度设计者希望让那些能够做出理性判断的社会精英进行总统选举,从而限制泛滥的民意;观点三认为国会权力被一分为二,参众两院实现
6、了相互制约下的平衡,泛滥的民意得以抑制。,开放探究类题的解答题型特点此类设问常常从新闻时事、社会生活、历史图片入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综合分析能力。该题型可分两类:提炼观点型开放题,其设问方式一般是“评析材料中关于的观点”“提炼一个观点(主题)并进行阐释”;提供观点型开放题,其设问方式一般是“(材料),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技能提升,解题思路思路一提炼观点型开放题解题基本方法: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述。解题步骤:(1)明确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2)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遴选出其中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
7、(3)选择观点(判断表态),从提炼出的观点中选出能有力论证的观点;(4)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5)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思路二提供观点型开放题解题基本方法: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解题步骤:(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特别注意:有的试题除了已经列出的观点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其他观点进行论证。,材料反映出政治斗争的若干因素
8、,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政治斗争中影响暴力斗争与妥协的因素。首先要结合材料概括归纳观点,如根据材料可得出政治斗争是暴力冲突与妥协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后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斗争及妥协,其中近代英国和法国体现的最为明显,在叙述过程中,结合不同派别的斗争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说明即可。,本文档仅为【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全套资料之一】欢迎点击
9、下方按钮链接,下载全套资料!,请点此到下载本文全套资料,示例观点:政治斗争是暴力冲突与妥协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探讨:英国通过暴力冲突,把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此后,统治者争权夺利,英国政局动荡,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复辟势力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反攻倒算,竭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这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极大不满,他们发动宫廷政变,与旧贵族妥协,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避免了政局的剧烈动荡。,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如巍峨的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解析本题考查中英政治制度与建筑的关系。考查获取信息和比较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图中建筑提炼出中英建筑的特点,然后与中英的政治体制特点联系。最后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来概括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做一个总体升华。也可进行拓展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