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35632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握课文大意。2. 通过分析细节描写的句子概括闻一多的人物形象,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一、 导入第一篇课文带我们认识了为我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邓稼先,那么今天我们将跟着臧克家的笔调来认识另一位爱国同志闻一多。毛泽东同志评价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让我们走进课文说和做。二、 检测字词,通读全文1.读生字词梳头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侣 小楷 硕果 卓越 迭起 澎湃 大无畏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沥尽心血 心

2、不在焉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校补 迥乎不同【多音字:舍、血、斗、校】2.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是“说和做”?为什么还要有一个副标题“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写的。 为了点明写的是闻一多的“说和做”,而不是别人的说和做。)3.闻一多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概括并找出原句读一读。(作为学者, 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 是“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4.副标题中的“言行片段”又该怎么理解呢?(是为了强调文章并没有写闻一多言行的全部,只是几个片段。)5.写了闻一多的哪些言行片段?(从两个方

3、面入手)先概括学者方面。(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闻先生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6. 闻一多先生一生的经历丰富, 可以写的事很多。作者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 各选取了三件典型事例来表现其言与行。这体现了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个什么特点?(选材典型)7.文章是如何将学者和革命家两个部分自然地衔接在一起的?(回答完后齐读)(通过7-9三个自然段联系起来) 三、 析读精段1.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什么闻一多先生注重研究诗 (古代典籍) , 而不是研究国情呢?(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也就是说, 闻先生想从文化上救国。哪些细节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4、这种深沉的爱国热情呢?请同学们走进第3-6自然段, 细细品读, 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3.作为诗人的闻一多先生, 有这样一句话:“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 爱他的祖国, 爱他的人民。”国家不兴, 他开出文化救国的药方。国难当头,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接着思考问题的后半部分:闻先生有没有研究国情?(研究了。向全国人民呼喊、起草政治传单、发表演讲、参加游行示威都说明他研究国情了。)4.齐读第16-18段,读出闻一多的愤慨,感受排比段的作用。(感情表达更充沛,读起来更有气势。)5.所以作者用了两句话来概括闻一多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齐读最后一段,PPT展示)对比:把逗号去掉。四、 总结运用

5、文中的相关词语,把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_ _、_、_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他还有另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他_、_、_、_。(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昂首挺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品味文中重要语句,体会臧克家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的特点。2. 通过对比阅读闻一多的死水,感受他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教学过程:一、 字词检测导入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A.言行一致 声震天地 昂首挺胸 潜心贯注B.一反既往 卓越学者 凶多吉少 热情澎湃C.深霄灯火 反对独栽

6、群蚁排衙 炯炯目光D.众物腾怨 拍案而起 心会神凝 寻求宝藏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B.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D.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积累起来的警报)【警报多次出现】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全县教学教研大会召开以后,各学校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B.“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

7、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劳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C.他上课心不在焉,一直望看窗外发呆,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内容。D.全班同学气冲斗牛,齐心协力,取得了拔河比赛的胜利。二、 品味诗意语言1.预习的第二点写道:“本文的作者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举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句,用“钻探”而不用“研究”,和后面的“地壳”相呼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的形象和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喻。把能让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比作是“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自20世纪20年代末

8、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灯火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灯光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出自闻一多诗静夜【讲解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

9、说明他用心之专。“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句子短小,节奏明快,富于情感,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格式和内容) 红烛(插入朗读音频)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10、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背景:作者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黑暗势力笼罩全国的时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族灾难重压下,觉醒了的爱国青年经历了探索、奋斗、挫折、再斗争的过程。他们开始觉醒,可又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与方法,他们苦闷、彷徨。但

11、是,他们心中燃起的烈火却从未熄灭过。在红烛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献身精神。 赏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入欣羡的红烛中去,自我与红烛取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诗人是诗人,红烛归红烛,这是其离;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努力,故又可谓是即,这一离一即,便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及文化品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样的奠基性意义:离是诗人意识的起点,即是努力的趋向,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从离到即,在矛盾冲突的痛苦中勾勒着诗人的情感走向,也是诗歌

12、的基本格局。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离是当代文化的显现,属于诗人的真切体验,即则是古典文化的诱惑,属于诗人朦胧中的理想归宿。离与即将发生的冲突,也就是诗人内在的两种文化的冲突。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就一个受到五四现代文明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丝毫也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以致于诗人还这样的穷追不舍: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这似乎暗示给我们,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力量?那么,自焚不就是某种悲剧性的被迫行为么?可见,在现代意识的哺育下,诗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无古人的。当然,

13、人毕竟生活在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既然是中国诗人的胎教,也将在实际创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感情,部分地决定着思考的方向,于是,闻一多在思考中认可了蜡炬自焚的现实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底方法。尽管这样的解释过分简略了些。困惑既然暂时得到了解决,于是诗人似乎为熊熊燃烧的红烛所感奋、所启示,从中也看到了自身的形象。烧罢!烧罢!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又属于闻一多式的现代认同方式:在以物明志的时候,他的自我情绪仍然格外强盛,于是物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燃烧的红烛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所以说,从离到

14、即,或者说从当代文化的体验到古典文化的憧憬,闻一多的心灵世界都是复杂的,当他执着于当代文化的生存感受时,传统文化的光芒不时召唤着他;当他选择着传统文化的理想时,当代文化的品格又照样显示着自己的力量。当诗人为自焚的蜡炬而赞叹、而感奋的时候,新的困惑与疑问又袭上了心头: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显而易见,诗人仍然不能忘怀于那种属于个体的精神状态,并格外关心个体的行为与其精神状态的内在联系,他在潜意识里仍然怀疑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真实性*只是,既然红烛的形象已有所改变,并成为时代精神的化身,那么疏解困惑的理由也就似乎要充分多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

15、着急得流泪!于是,流泪的红烛也就再次以它的牺牲精神而引人瞩目: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底果子!在这些诗行里,诗人的心情是轻快、乐观的,他仿佛看到了作为意志力、作为英雄主义象征的红烛在焦急的泪水中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人间,这是焦急的泪水,也是喜悦的泪水!在具有五四时代特色的乐观激情当中,闻一多又一次与传统文化的牺牲精神产生了共鸣。 但是,也就在这一时刻,诗人关心个人价值的时代的心灵又一次颤动了起来,流泪的蜡炬为新的人间消尽了一己的心血,而对于它自己,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诗人进一步总结道: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里的因果关系非常有趣,从一方面

16、看,诗人将灰心流泪置于前,将创造光明置于后以示突出强调,好象是特别看重创造的意义,但灰心流泪的又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个体的悲剧性*又是难以掩饰的。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番心灵的颤动中又表现了出来。 全诗的收束相当简洁: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中陡然扬起的昂奋之情,他努力勉励自己用属于五四时代的不恤牺牲、乐观向上的激情扫除了内心深处的阴云,从文化意识冲突的痛苦中振作起来,向悲剧挑战,为未来搏击。于是,这一简洁的收束又显得那么的意味深长。 静夜(插入朗读音频)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

17、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静夜的一段切身感受,袒露自己的胸怀,对四墙之外普通人民因战争所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关切,个人天地的安宁和社会的剧烈动荡,是其描述的两极,作者以静夜里书斋的安宁同远处的战争苦难相对比,发出了对只关心个人安乐的那种庸俗之人的强烈谴责。(读完提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两种环境,什么写作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说和做》两课时教案-(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