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语文园地 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语言运用: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思维能力:能观察事物的变化,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审美创造: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课前解析】 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
2、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教学目标】 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教学重点】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3、。【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教学过程】 一、回顾要素,导入新课1.回顾要素: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围绕着两个语文要素来学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一起来说一下吧。预设: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2.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好,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就是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来交流的。教师课题并板书:交流平台,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交流的基础上点明要点,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二、交流平台-总结交流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打开
4、课本,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写了什么?预设1:“交流平台”告诉我们,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出示课件3)预设2:“交流平台”告诉我们,有时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预设3:“交流平台”还告诉我们,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可能有不同的位置。2.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谁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关键语句可能会在段落的不同位置。(1)(出示课件4)教师出示花钟的第2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是关键语句?学生齐读这段话,并思考问题。预设: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师生交流:这段话的大意: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
5、不同的。教师追问:为什么你没有用整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呢?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有时候,我们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删减,才能准确概括一段话的大意。(2)(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花钟的第3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是关键语句?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并思考问题。预设: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教师追问:这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吗?有没有哪句话可以为我们概括段意做出提示?预设:关键语句是一个问句,借助这个问句的提示,我们可以在这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从而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师生交流:这段话的第二句告诉我们,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
6、植物开花的时间还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因此,结合第一句话的提示,本段的大意可以概括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小结:(出示课件7)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可以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这是概括段落大意的第二种方法。教师板书:依提示概括大意(3)(出示课件8)教师出示小虾的第3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是关键语句?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并思考问题。预设: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教师引导:是的,这一段通过写逗弄小虾时小虾的表现和小虾的搏斗体现了小虾十分有趣,而第一句话就直接表达了这个意思,所以第一句话就是能够概括本段段意的关键句。教师板书:关键句即段
7、落大意教师小结: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段落中,可以找到现成的句子作为那一段的段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关键句。也就是说,在概括段意的时候,我们先要在文段中寻找可以直接拿来概括段意的句子。这是我们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如果用这个方法不能完成段意的概括, 我们再采用其他的方法。(4)师生交流:(出示课件9)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三个关键语句,有的在首句,有的在第二句,出现在自然段末端的也很多。 教师板书:位置不同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0)有的关键语句概括了自然段所有的主要内容,自然段大意就是关键语句的意思。有的关键语句没有完全概括自然段大意
8、,所以要补充。概括自然段大意,语句应该尽可能简洁。(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课文内容,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把头脑中琐碎的知识点系统化,使他们形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为逐步构建语文知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4.总结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出示课件11)师生交流:第一步,读懂自然段中的每一句话,看看是否有关键语句,注意关键语句可能出现的位置。第二步,如果找到了关键语句,想想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注意有时可以直接摘录关键语句,有时需要进行删减,有时需要增加内容。第三步,读读摘录或修改过的关键语句,看看能不能再简练一些。三、交流平台-练习提升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
9、,检验一下同学们能否运用学到的方法概括段意。1.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2)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1)学生自由读段落,并思考相关问题。(2)学生汇报预设:元宵节晚上,灯的种类真多啊!2.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3)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呢?(1)学生自由读段落,并思考相关问题。(2)学生汇报预设:我看见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3.教师追问:请分析一下,这两段的段意你是如何概括出来的?预设:段落内容为我们概括段意做出提示,根据内容的提示,加上下面的选项做提示我们就能很好的概括这两段话的大意了。(设计意图:能够学以致用,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才是真的学会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10、,能讲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说明真的学会了。)【板书设计】依提示概括大意交流平台 关键句即大意位置不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2.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3.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发现规律学表达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两个例句。(出示课件14)2.教师提出要求:观察两个例句,找找它们在表达上相似的地方。(1)学生自由读例句,并思考相关问题。(2)教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结尾都是疑问句。(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5)这两段话分别写了什么呢?预设1:例句一写蜜蜂在狂风中飞的
11、很低,引发了我的好奇。预设2:相距一百米的两个路口,拥堵情况差别很大,我觉得疑惑。教师追问: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呢?(出示课件16)师生交流:3.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7)要善于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引发思考,并提出疑问。教师板书:先写情况,再写思考,可提出疑问4.小练笔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根据“观察单”中记录的内容,仿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吧!(出示课件18)(1)同桌之间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2)学生交流汇报。预设:我家有一只大公鸡,它最奇特的是吃食的时候总是吃地上的小石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老师在进行仿写指导的时
12、候,一方面通过交流使同学们认识到,要先写现象,再写思考和疑问;另一方面通过示例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在彼此的交流中,同学们更是能打开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积累。)二、词句段运用-运用符号改病句1.回忆以前学过的修改符号,说说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19)预设:改正号、增补号、删除号教师过渡:还有哪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学习“对调、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出示课件20)教师出示例文,引导思考:说出这段话中的修改符号的名称。预设1:“螃蟹一只”应改为“一只螃蟹”,用上了对调号。、移动号预设2:“它最爱显摆它的钳了”这句话中丢了一个“子”,修改的时候用到了增补号。预设3:“向
13、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这句话应改为“向我高高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修改的时候用到了移动号。预设4:“它急了”后边有两个逗号,删除一个,用到了删除号。3.教师提出问题:除了课本上的修改,还有其他问题的存在哦!请同学们用上这些修改符号来修改下吧。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预设1:“他眼睛”这里的“他”应该是动物“它”,修改的时候用改正号。预设2:“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这句话应改为“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修改的时候用移动号。预设3:“整个身子翻了过去”这句话少了主语,用上增补号,在“整个”的前面加个“它”字。预设4:最后一句“翻身过来”应该是“翻过身来”,要用对调号修改。4.同
14、桌借助评价表互相评价修改的内容。(出示课件21)(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关于修改符号的知识系统。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修改符号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四、日积月累读经典1.出示古诗滁州西涧,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这首诗。(出示课件22)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同学们,课本中这首诗共有三个生字注音,哪位同学说一下?预设:滁州的“滁”,西涧的“涧”,幽草的“幽”。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涧”的读音:大家尤其要注意“西涧”的“涧”字是读四声的,不要读成一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停顿:同学们,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注意正确停顿,你们知道我们需要在每句诗的第几个字之后停顿吗?预设:在每句诗
15、的第四个字后边停顿。教师布置朗读任务: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一遍,把古诗读正确,然后同桌互相读一遍,相互矫正。教师以指名读的方式进行检测,看同学们是否能够读正确,对出错的同学进行矫正。2.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23)同学们借助插图,体会意境,找一找,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预设:(出示课件24)看到的:幽草、涧、深树、舟;听到的:黄鹂、鸣3.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出示课件25)听老师来读一遍古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古诗描绘的景物。教师朗诵,学生想象画面。预设:在涧边,仿佛看到了脚下幽谷里生长的野草,抬起头,又看到了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傍晚时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春潮上涨,西
16、涧水的水势比平时湍急了很多。荒野渡口没有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4.教师引导学生熟读古诗:同学们结合插图来诵读古诗吧!方式一:自己拍手,拍出节奏,大家齐读,读两遍。方式二:同桌对拍,拍出节奏,大家齐读,读两遍。方式三:男生齐读一三句,女生齐读二四句,读两遍。方式四:女生齐读一三句,男生齐读二四句,读两遍。方式五:男生齐读前两句,女生齐读后两句,读两遍。方式六:女生齐读前两句,男生齐读后两句,读两遍。5.学生背诵滁州西涧。(设计意图:日积月累不等同于古诗教学,重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因此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帮学生准确背过。)【教学反思】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
17、园地,是落实“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及“在观察事物的变化中,养成思考和提问的习惯”等语文要素的;同时,继续学习修改符号并加以运用。在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通过指导学生回忆学习经历,帮助他们把琐碎的学习经验和学到的知识点构建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建构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思想意识,可是在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下,他们所学到的终将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而是可以自成体系的语文知识,由此,他们也终将形成比较理想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但在活动的设计上缺乏趣味性,此类活动还应设计出学生们更加感兴趣的多种形式,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