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分析】本课的意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和用数学进行一番回顾和整理,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部分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看、竖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法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减法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做好迁移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对20
2、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找出规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2加强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2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并总结规律,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体认识。【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能创造性地重新进行排列。【教学具准备】展台、课件、44的方格纸、不完整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设计意图】总是听孩子们说“上复习课最没劲”,听老师们说“整理复习课很难上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叹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在备课时
3、的目标定位没有摆好,若是把整理复习课当作一个单元的巩固练习课来上,课堂上就是给学生“炒冷饭”,当然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整理复习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有序的分类、综合、提炼、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本课在目标定位上主要是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进行一番回顾和系统性的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找寻规律,从而使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但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
4、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另外,这样的表格式的归纳整理方法,在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复习中已经运用过,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完全有能力先自己进行合作探索。所以,根据上述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呈现的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先出示一部分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让学生尝试着独立进行找规律排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引导,从而对表格进行完善。相信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完成这个过程后,学生将会进一步掌握分析整理的方法,对“20以内退位减法表”也会有深刻的记忆,从而能更好地为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所服务。新课
5、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本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操作探究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一)课前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这节课我们一起将它们进行整理,有没有信心完成?(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1出示口算练习卡,要求口算得数。师:那先比比看谁是我们班的小小神算手!119师:可以怎么算?1281171371491181271381291392出示一个44的方格。(点击课件)119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现在我们要把刚才的那些算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放到这张表格里。师:如果将119这个算式
6、排到第一行、第一列,(老师示范排119)那么其他算式可以怎样排放呢?同桌进行讨论,尝试着进行排列。3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展示台演示)可以出现的情况有:我是这样排的。119118117129128127139138137149我们是看减数的,把减9的排在第一列,减8的排在第二列,减7的排在第三列,从上往下看它们的差从小到大排列我是这样排的。119129139149118128138117127137我是看被减数和减数的,竖着看一列列的被减数是一样的,横着看一排排的减数也是一样的我是这样排的。119118129117128139127138149137我是看差的,差相同的排一行还
7、有可能出现其他情况。4收集反馈意见。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到了许多连老师也没想到的方法。5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大表格)师:老师这也填了一张表格,跟第一位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一样的,你能根据这个规律继续写出剩余的算式吗?想说哪个就说哪个。(学生说哪个,课件点击哪个格子进行显示)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291281271261251241231391381371361351341491481471461451591581571561691681671791781896完整概括减法表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呈现以下三种规律)师:看来还是集体的力量大,不一会儿我们的“20
8、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就整理出来了。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发现什么?)(点击链接到横着看,再任意点击第一列的各个算式可变颜色)(1)第一排都是11减几,第二排都是12减几,(2)每一横排的减数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减9、减8、减7、(3)每题的得数都是右边一题比左边一题大1。例如,126比127大1。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29128127126125124123139138137136135134149148147146145159158157156169168167179178189(竖着看发现了什么?)(点击链接到竖着看,再任意点击第一行的各个算
9、式可变颜色)(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十几减9、减8、减7、的顺序排列的。(2)各竖列的被减数都是按11、12、13、减几的顺序排列的。(3)各竖列式题中的得数,下边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比如137比127的得数大1。师:像这样的减数都是9的算式可以怎么算?你还能说说其他类型算式的简单算法吗?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29128127126125124123139138137136135134149148147146145159158157156169168167179178189(斜着看发现了什么?)(点击链接到斜着看,再任意点击第一列行的各个算式可变颜色)每一斜行算式的答
10、案都相同。最外面一行的算式答案都是9,依次是8,7。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29128127126125124123139138137136135134149148147146145159158157156169168167179178189师: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全面概括减法表的规律。(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1谁能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它们在减法表的什么位置?2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都能说出来吗?(跟同桌说一说)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3抢答。师随便指着一道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四)综合练习1利用规律填()。(点击显
11、示括号中的答案)2()117()139()153()116()138()154()115()137()152看不见的数字。师:小明把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放在一起,可是有的数字被遮住了,你知道被遮住的数字都是几吗?3开放题。括号里可以填几?16()916()916()9五)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好?师:今天我们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了复习和整理,从表中找到了很多的规律。以后让我们在计算中更加的熟练运用吧。【作业】1请大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做一次整理,并制成一个美观而有创意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2完成作业本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
12、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加强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本次的教学中基本达到了这个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观察算式,同桌合作找规律排列这一环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可以说,这一环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产生了很多的智慧结晶,出现了一些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排列方法。通过课堂上的一系列整理活动,孩子们的分析整理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这一点可以从孩子们交上来的“20以内退位减法创意表”中发现,有许多按不同规律排列设计出来的表格,闪现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练习环节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所以我在设
13、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上做到了由易到难,练习形式上力求多样,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思考的空间。练习中的三题练习题从易到难,第一题只要利用表格中的规律就能填出,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出。第二题的思维要求较第一题要高,需要学生先通过已知的算式来算出得数,再进行逆向的计算。最后的开放题16()9,16()9,16()9是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只要等号、不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符合条件都可以的。有些学生可以在所填的数中找到规律,进而总结解这一类型题目的一般方法,另一些学生根据本身的知识水平,只能填出几个符合条件的数。但此类练习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填出所有的答案,并找到规律,这样题型的练习目的在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有收获。在教学设计中也有些地方考虑还尚欠周全,如在让学生尝试自己找规律排序这一环节中,算式卡片并没有做到学生每桌一份,而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把黑板上的算式一个不漏的写下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其观察分析能力还不是很全面,在教学中出现有部分学生在把算式写下来时漏题和写错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不能找出规律来完成表格。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要利用表格中的规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全面的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对于教材的研究应更深入,以求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