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3 文化生活,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26课时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纲展示,第26课时 我们的中华文化,2017年北京高考第25题以水墨画为话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复习时要结合时事,重点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情链接,(考点一)1、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考点二)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点一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判断:汉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提示:错误。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独特性a.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
2、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b.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2)地域性a.形成原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发展历程: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民族性,1.(2018北京朝阳期末,6)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
3、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答案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C说法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2.“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能够见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A.B. C.D.,C,答案C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史书典籍是中化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正确。史书典籍的整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
4、继承与发展,故正确。典籍的整理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内涵变化无关,排除。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3.(2017北京延庆一模,24)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添“中国符号”。历代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转眼又成为热门歌谣。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表明节气这种凝固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利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了二十四节气的知名度,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认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A.B. C.D.,答案B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表述错误,排除。后半句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二十四节气是优秀传统文化,申遗成功有利于保护
5、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1.正确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特别提醒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包容性的关系,2.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知识拓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非只因其包容性。(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使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汉字与史书典籍。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史书典籍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流传下来。(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在于它具
6、有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独树一帜,具有区域色彩和民族色彩的中华文化,充分显现了博大精深的特点。,典例1(2016北京怀柔模拟,24)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如春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逆读: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A.B. C.D.,C,答案C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古典诗词的境界是可以超越的,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兼收并蓄,排除。通过回文诗表达的内涵,可见汉字的独特性,故正确。通过中国回文诗独特性的展现,见证
7、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正确。,典例2(2017北京文综,25,4分)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奋进,“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B. C.D.,答案A本题考查文化与社会、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并非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错误,应排除
8、。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并不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应排除。为正确认识。,典例3(2016北京朝阳期末,21)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B. C.
9、D.,A,答案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海南地理环境是黎族文化性质的一个影响因素,而非决定因素,错误。文化不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思考:交响乐梁祝在保留中国传统二胡演奏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交响乐,实现了文化创新。这一文化创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提示: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
10、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2)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a.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判断:中华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示:错误。中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不具有决定性作用。,1.(2018北京朝阳期末,1)“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
11、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A.B.C.D.,C,答案C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2.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外来文化的归属感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B.C.D.,A,答案A对待外来文化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并不意味着要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而是辩证吸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做有
12、利于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故正确,错误。,3.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A.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答案C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力量。“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知识拓展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