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是?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去向?房龙人类的故事中华文明的起源判断文明的要素文字的出现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陶寺城址示意图陶寺城址示意图国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公共权力的设立中华文明的起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
2、源特征。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知识重点:知识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知识难点:知识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学习目标和知识重难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1)含义含义:以以打制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2)文化遗存文化遗存:距今约距今约 170 170 万年的万年的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距今约7070万至万
3、至2020万年的万年的北京人北京人。(3)(3)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用火。知识点知识点1 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1)(1)含义含义:以以磨制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2)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大量使用陶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开始从事原始农业。业。知识点知识点2 2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白陶鬶大汶口文化白陶鬶gugu【生产力】使用木、骨和石制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关系】群居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不断迁徙不断迁徙元谋人门齿化石123 34 4过着群居
4、生活从事采集和渔猎学会了用火出现了骨器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生产力:使用磨制石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存(1)(1)含义含义:以以磨制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2)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大量使用陶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开始从事原始农业。(3)(3)代表性文化:代表性文化:知识点知识点2 2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遗存分布主要代表主要代表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仰韶文化大汶口
5、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黄河中下游黄河下游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内蒙古赤峰长江下游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知识点知识点3 3中国原始社会概况:中国原始社会概况: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200万年的历史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三个阶段。123456从事原始农业使用陶器使用磨制石器从事养畜业开始定居生活修建村落1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什么进步性?这说明: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
6、时代,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唯物史观)比较比较形状形状用途用途制作方法制作方法旧石器简单、粗糙简单、粗糙剥去动植物的毛皮、果皮剥去动植物的毛皮、果皮砸打砸打新石器光滑、钻孔、有造型光滑、钻孔、有造型种植农作物的农具种植农作物的农具打磨结合打磨结合因:原始农业产生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产生氏族首领战俘自由民奴隶奴隶主国家产生富人穷人调节冲突农业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重点展示“中国新石器时代”“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专家认为陶寺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依据:有些邦国都城规模
7、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山西陶寺遗址阶级或阶层的出现是国家这一管理机构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的本质特征。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王震中(研究员)观点: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发展的产物说明:新石器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导致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现象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最终形成了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从部落到国家从部落到国家知识点知识点1 1华夏始祖:华夏始祖:黄河中上游的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
8、部落联盟。他们被黄河中上游的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知识点知识点2 2国家雏形出现:国家雏形出现: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万邦”时代。时代。如如陶寺遗址陶寺遗址中阶级阶层分化较中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国家的初始形态。知识点知识点3 3夏朝夏朝(1)(1)建立建立: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0702070年年禹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奴隶制国家国家夏夏朝。朝。(2)
9、(2)统治统治:世袭制世袭制代替了代替了禅让制禅让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夏王是最高统治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些部族进行间接统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治。(3)(3)灭亡灭亡:约公元前约公元前16001600年年,商汤灭夏。商汤灭夏。问题探究提示: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1.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了皋陶o yo。因皋陶早卒,禹又推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这说明禅让制到世袭制转变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
10、张胆地将王位传给启。2.战国策中记载的关于启和益的冲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拓展任务-P5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夏朝二重证据法】概念:是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文献记载或神话传说相互印证。本着严谨的角度来看,夏朝以及其都城确实还未发现能证明自身的系统文字。但根据二里头遗址范围以及都城规模来看,其所在地区为上古三代中原王朝统治中心地区,其代表的王朝,若不是
11、史书记载的夏朝,那是其他王朝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夏文化遗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商和西周商和西周知识点知识点1 1商周统治商周统治(1)(1)商:商:势力范围势力范围:东到大海东到大海,西及陇山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南跨江汉,北至燕山;北至燕山;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制。(2)(2)周周建立建立:公元前公元前10461046年武王伐纣年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经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周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定都镐京,史称西史称西周。周。统治统治:实行实行分封制分封制
12、与与宗法制宗法制;形成了形成了“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金字塔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型的等级结构。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公元前公元前 841 841 年年“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执政。灭亡灭亡:公元前公元前 771771年西北游民族犬戎攻破镐京年西北游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西周灭亡。目的: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特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核心);等级森严;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核
13、心);等级森严;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两大原则:两大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影响: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目的目的:拓展疆土,拱卫王室。拓展疆土,拱卫王室。对象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后代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后代特点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宗族统治的色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彩权力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义务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
14、从作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战。评价评价:形成了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了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位;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周亡的制度性因素。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周亡的制度性因素。分封制的影响(利弊两点去分析)1).积极影响:政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版图;作为一种地方管理体制,在后世几度被采用,影响深远。经济-推动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文化-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2).局限性:尚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诸侯
15、具有较大独立性;血缘关系淡薄后难以有效维持关系,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破坏。问题探究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血缘纽带(里)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礼乐制度示意图(举例)知识拓展: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思想和规定。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商和西商和西周周(1)(1)地位地位: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繁荣。(2)(2)表现表现农业农业: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青铜农具极少。铜农具极少
16、。手工业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种成熟的是种成熟的文字。文字。知识点知识点2 2.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记载:“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民。”“何尊”铭文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探究:认识早期国家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17、家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1.1.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具有鲜明本土特点具有鲜明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2.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3.3.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
18、素;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4.4.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兼容并蓄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知识点知识点1 1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9、阶段特阶段特征征 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据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据考古发现,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一定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这说明响。这说明A.A.中原地区率先迈人文明时代中原地区率先迈人文明时代 B.B.新石器时期各地文化平衡发展新石器时期各地文化平衡发展C.C.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各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 D.D.中原文化
20、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各具特色 典例解析典例解析1 1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分文化与仰的部分文化与仰韶韶文化有一定韶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的源流关系长江流域的大溪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受到仰韶文文化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化的影响各种文各种文化在相化在相互影响互影响中发展中发展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阶段特阶段特征征1.1.政治政治(1)(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家天下”取代取代“公天下公天下”。具有军队、。具有军队、司法等国家机器司法等国家机器(2)(2)神权、族权、王权神权、族权、王权(政权政权)紧密结合紧密
21、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形成“家国一体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的政治结构。(3)(3)最高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地方管理比较松散。(4)(4)维持着维持着世卿世禄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国家官职仍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部落军队组成。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部落军队组成。尚未出现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真正固定的成文成文法,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知识点知识点2 2早期国家
22、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阶段特阶段特征征2.2.经济经济:进入青铜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工具仍主要是木石生产工具仍主要是木石工具工具;集体劳动集体劳动;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阶级。3.3.思想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鬼神迷信与与原始宗教原始宗教色彩。在统治阶级中占主色彩。在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知识点知识点2 2早期国家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点 西周时期把居住在都城内的平民称为
23、西周时期把居住在都城内的平民称为“国人国人”天子执政时常征求天子执政时常征求“国人国人”的意见,的意见,“国国人人”干预朝政的情况时有出现。召公就曾劝诫周厉王要关注干预朝政的情况时有出现。召公就曾劝诫周厉王要关注“国人国人”的舆论。这说明当的舆论。这说明当时时A.A.中央尚未实现高度集权中央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B.B.分封制已开始分封制已开始走向瓦解走向瓦解C.“C.“国人国人”舆论决定国家政务舆论决定国家政务 D.D.执政体现以民为本执政体现以民为本色彩色彩 典例解析典例解析2 2征求征求“国人国人”意见意见;“;“国人国人”干预朝政干预朝政;关注关注“国人国人”舆论舆论王权尚未高度集王权尚未
24、高度集中,具有原始民中,具有原始民主色彩主色彩尚未实尚未实现高度现高度集权集权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阶段特阶段特征征 有学者指出有学者指出,夏商时期夏商时期,以华夏为中心的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天下”,逐渐形成了松散的逐渐形成了松散的共同体。到西周推行分封制度后,共同体。到西周推行分封制度后,“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观念大大增强。这说的观念大大增强。这说明明A.A.夏、商、周都是部落联盟国家夏、商、周都是部落联盟国家 B.B.分封制是先秦国家基本制分封制是先秦国家基本制度度C.C.分封制推动了国家统一分封制推动了国家统一 D.D.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前政治统一是
25、国家统一的前提提 典例解析典例解析3 3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西周建立后西周建立后,为强化对新征服的东方广大地区的为强化对新征服的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控制,推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国对西周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推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国对西周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西周的分封较夏、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西周的分封较夏、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当时有积极在当时有积极意义。意义。课堂练习1.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景的是()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禹传说2.“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
26、腊文明3.3.原始农业生产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于是人民开始原始农业生产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于是人民开始()A A聚族定居聚族定居 B B建立国家建立国家 C C冶炼青铜冶炼青铜 D D创造文字创造文字4.4.近期,四川三星堆考古有重大发现,新出土的近期,四川三星堆考古有重大发现,新出土的金面具残片、圆口方尊等文物备受瞩目,学者普金面具残片、圆口方尊等文物备受瞩目,学者普遍认为三星堆代表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与中原商遍认为三星堆代表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与中原商文明各具特色;在加工工艺上,两地均是以陶范文明各具特色;在加工工艺上,两地均是以陶范法铸造为主,青铜成分上也保持一致。据此可
27、以证明法铸造为主,青铜成分上也保持一致。据此可以证明()A A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B B三星堆文明超越同时代文明三星堆文明超越同时代文明C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 D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课堂练习课堂练习5.“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中“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的中的封建可能是()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5.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
28、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分封”的这一变化()A建立了中央集权治理秩序 B扩大了西周统治区域C改变了原有社会治理结构 D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课堂练习5.“国人”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居住在国都城内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 B国人参政决定了国家决策C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 D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8.思考什么是部落到国家,由此梳理出早期国家的形成历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邦国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邦国时代夏商时期的王国时代夏商时期的王国时代西周时期的西周时期的“封建时代封建时代”元谋人仰 韶 文 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商朝建立早期国家距今约170万年 约70-20万年 约1万年 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000年 神话传说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北京人三皇五帝夏朝建立西周建立西周灭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内外服制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