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0658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七课第七课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原始社会:禅让制-贤与能夏商周:世卿世禄制度-血缘关系、世袭制战国至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统治者有意将选举权收归中央。中央委任中正官对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中央委任中正官对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等级高低授以相应官职。等级高低授以相应官职。中央任命中央任命中正官中正官(士族)(士族)评定人才评定人才等级等级任命官职任命官职曹魏时,创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

2、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

3、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罢黜。选官制度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积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局限性:A.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B.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随着士族的没落,这一制度无法继续。九品中正制作用:作用: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

4、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吏治澄清。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背景:背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随着社会经济的

5、发展,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的愿望强烈,迫切要求新的选官方式。(这本质上反映了社政治权力的愿望强烈,迫切要求新的选官方式。(这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动)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动)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极为不利。为加强中央集权,扩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极为不利。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隋采取了适应新形势需要大统治基础,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隋采取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6、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唐朝: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选官制度演变过程:演变过程:科举制影响影响:选官制度特点:特点:自由报名、分科考试、差额录取废除:废除: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 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选官制度科举制评价:评价: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早期)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早期)(1 1)有利于)有利

7、于打破打破门阀士族门阀士族垄断垄断仕途的局面,仕途的局面,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对公平的考试参加参加政权政权,扩大了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封建统治的基础。(2 2)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素质;(3 3)科举取仕,把科举取仕,把选官权力从选官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央集权。消极作用消极作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 1)科举考试的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多限制在儒家经典多限制在儒家经典范围,使

8、儒学成为奴化臣民的工具,范围,使儒学成为奴化臣民的工具,极极力维护封建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力维护封建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2 2)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束缚人们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束缚人们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展,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3 3)导致文风日下,带来脱离实际的学风,阻滞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也是近代)导致文风日下,带来脱离实际的学风,阻滞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也是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因素。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因素。史料研读材料一 在19世纪西方文明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个人和社会的不断

9、“进步”。较之西方,“野蛮”的东方往往被视为停滞不前。为了纠正西方关于中国人“死守传统”的印象,丁韪良多次强调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进步”元素。一方面,中国人自幼年开始读书,经历各个阶段,向秀才、举人、进士等更高层次不断努力的过程,体现了个人对“进步”的追求;另一方面,科举制经历不同历史时代,其考试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完善,体现了该制度本身的“进步”。更为重要的是,科举制也在制度层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摘编自王剑论丁韪良对中国科举制的评价 选官制度史料研读材料二 晚清时期科举制遭遇了一个极端化、负面化评价过程,这集中体现为针对科举的“污名化”与“妖魔化”。晚清以来科举考试正向功能的下降、近

10、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等,促成了科举评价负面化倾向的发生。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不仅令科举形象受损,对科举制被废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左右了20世纪以来科举评价的基本取向。摘编自陈兴德晚清科举评价的负面化倾向 选官制度史料研读(2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以来科举制遭到负面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以来科举制遭到负面评价及被废除的原因。价及被废除的原因。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晚清以来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晚清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的推动以及富国强兵、培养近代化人才民

11、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的推动以及富国强兵、培养近代化人才的迫切需要。的迫切需要。选官制度(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中所体现出的“进步进步”元素。元素。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将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将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利于公平公正社会风气的形成。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利于公平公正社会风气的形成。确立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三省六部制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

12、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确立三省六部制 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起草政令)(起草政令)门下省门下省(审议(审议封驳封驳)尚书省尚书省(执行政务)执行政务)吏、户、礼、兵、刑、工吏、户、礼、兵、刑、工人人 事事户籍财政户籍财政祭祀学校科举祭祀学校科举军军 事事司司 法法工工 程程注:三注:三省省长官共议国事,执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之职。三省六部制确立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 1)相权三分)相权三分:相权三分,互相牵

13、制,相权三分,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皇权;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司其职、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效率。(2 2)职权分明:)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核(门下)至执行(尚书),减少决策失误减少决策失误。(3 3)节制君权:)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以相权节制君权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确立影响: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扩大任用宰相的

14、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省六部制【史料研读】材料 三省六部制把朝延的决策和行政职能分离,决策的权力在宰相和皇帝,执行机构为尚书省及其所属六部。决策的权力本身也被分割,中书和门下之间互相制约,与秦汉时丞相集决策与行政的权力于一身的旧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的变化意味着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相权被分割,皇权得到加强;而中央机构和行政权力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则使国家的行政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因此,尽管唐以后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在局部上还不断地变化,但从总体上看,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奠定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大的格局,

15、为以后历代所沿用。摘编自阁守城、宁欣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三省六部制【史料研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特点。三省六部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意义。特点:决策和行政分离;三省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和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特点:决策和行政分离;三省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和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意义: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意义: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使君主专制体制趋于完善;奠定了古代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格局;为后世提供使君主专制体制趋于完善;奠定了古代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格局;

16、为后世提供了借鉴。了借鉴。赋税制度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租 调 制,按 户 征 收粮和绢帛魏晋租庸调制度唐初土地制度:均田制赋税制度:租调制北魏两税法唐中后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赋税制度“租租”:指田赋,指田赋,以田亩为基础的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土地税。“调调”:指户税(户调),指户税(户调),以户为基础的以户为基础的财产税。财产税。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的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赋税制度(孝文帝)于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主要内容为:授予男女、奴婢和耕牛40至20亩不等的露田,死后应归还于国家

17、;授予男女20至5亩的桑田或麻田,身死不用归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租调制,规定均田民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一夫一妇出帛或布一匹、粟二石唐朝租庸调制(1)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成年男丁每年缴纳定量的粮食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赋税制度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租租庸调制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都受田一百亩田一百亩,(唐代,(唐代奴婢及耕牛不

18、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奴婢及耕牛不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得口分田三十亩。)因此。)因此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以此以此制来制来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定的徭役。(唐初。(唐初将将征税对象定为征税对象定为2121至至5959岁的成年岁的成年男子;男子;官僚官僚贵族享有蠲免贵族享有蠲免租庸调的特权租庸调的特权。)。)它的具体内容它的具体内容是是:(1 1)每)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

19、租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2 2)交纳)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称做调调;(3 3)服)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知,这称做庸,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知,这称做庸,道也叫道也叫“输庸代役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

20、免。全免。唐朝两税法(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目的:缓和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3)实施: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赋税制度唐朝两税法(4)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5)特点赋税征收以人丁和资产并重。赋税制度赋税制度唐朝两税法(5)影响积极: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减轻了政府

21、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局限性:(1)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2)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还征收额外的杂税,农民负担沉重。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看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的趋势: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看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的趋势: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征税次数征税次数人丁人丁财产财产田租、户调、田租、户调、力役、杂税等力役、杂税等户税、地税户税、地税授田农民授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一律纳税一次一次夏、秋两季夏、秋两季放松了人身控制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增加了收税次数,时间由不定时到

22、基本定时【史料研读】材料一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据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据明史食货志赋税制度【史料研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两税法的主要内容。赋税制度(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明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之异同。内容:取

23、消杂役杂税,统一征收货币;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依据;分夏秋两季征税。同:同: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危机);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税制变革呈现出一定发展趋势(税种简化;征收货币;以财产为主要依据;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异:异:唐代:未直接产生近代化经济因素;明代: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1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选B。“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表明是察举制,故B项正

24、确。2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选C。材料“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表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六世名德,海内冠冕”说明当官的依据是门第出身,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选官依据门第,故C项正确。3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世族门

25、阀势力解析:选D。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4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解析:选B。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而工部主管工程建设,故选B项。5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解析:选C。根据材料“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可知,由向人征税改为向地征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故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13)-(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