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基本条件,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知道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核心内容;明晰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和局限性;全面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课程标准曙光乍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地覆天翻: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革命未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23 Gurame Presentation Template时局图(近代时事漫画)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社会矛盾急剧激化。清政府为了延续统治,开始了一系列的对内改革。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等百位皇亲在忠臣随扈下出
2、宫避祸西安。回銮之后,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还涉及废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清末新政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清末新政目的: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措施:措施: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结果:结果:最终失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预备立宪含义:含义: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
3、”。步骤:步骤: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结果: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说法,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当时,上海和日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陈天华(1875-1905)章炳麟(1869-1936)邹容(1885-1905)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美国檀香山宗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同盟会时间
4、: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机关报:民报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类型类型思想内涵思想内涵地位地位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时代背景时代背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军事基础:外患(民族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帝国主义
5、加紧对中国侵略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为大势所趋。内忧(统治危机)内忧(统治危机)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民
6、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条件直接原因:直接原因: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背景:背景: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
7、起义提供了机会爆发: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湖北军政府成立,推黎元洪为都督发展:发展:武昌起义后,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宋教仁起草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
8、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主权在民国民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01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02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同天,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及局限性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9、,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材料二:“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材料三: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及局限性材料四: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材料五:
10、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破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局限性:未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没能广泛发动群众,也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
11、的历史意义清末新政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预备立宪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爆发结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手段过程功 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局限性1.晚清重臣载泽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奏折中认为英国政体:“其兴革诸政,大都由上下两议院议妥,而后经枢密院呈于君主签押施行。故一事之兴,必经众人之讨论,无虑耳目之不周,一事之行,必由君主之决成,无虑事权之不一。”由此可知其主张()A维护了清朝传统体制 B有利于推进改革进程C推动了民间经济发展 D促进中国社会的团结2.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
12、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题目演练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待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但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革命党人基本做到了有原则有斗争,同时也有理性、适度的妥协让步。该学者的观点()A强调了暴力斗争的局限性B淡化了革命党人的领导作用C指出了改良方式的合理性D肯定了革命党人的斗争方式4.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题目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