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541636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掌握必备知识,还要从古代商业贸易和社会生活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要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方面达到要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遵循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关于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按照水平3、4的要求,同时兼顾水平1、2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习任务,依托史料,设计探究问题。设计与目标一致的预设评价,评价时紧扣目标和学习活动进行,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背景分析(一)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7

2、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内容包括: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货币、借贷、商业契约。第一部分是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问题,古代商业贸易活动与贸易通道,旨在了解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罗马等区域的商业贸易活动及特点,知道丝绸之路、奥斯曼土耳其等跨区域的贸易交流渠道。第二部分是关于商业贸易中的相关工具、途径和方法,如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因此本课教学内容应注意:古代商业贸易活动与社会生活是多源发生,呈现全球化趋势。各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与社会活动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二) 学情分析1. 学生在高一已学习中外历史纲要的相关课程,对古代商业贸易的历史有一定知识积累,这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3、但对于商业贸易某些概念(如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了解甚少。2. 学生初步掌握辨识历史叙述和时空观念的能力;3.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已初步养成,能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开展探究学习,提出观点,但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分析、看待问题的能力有待发展。教学目标1. 课标要求:(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2)知道货币、信贷、 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2. 准确地解释商业贸易、货币等专业名词的概念。(素养目标:历史解释)3. 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发展表现,认识古代商业贸易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4. 多角度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素养目

4、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教学重点: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原因和概况(二)教学难点:古代商业贸易的影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比较归纳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归纳法板书设计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一、 商业贸易发展的起源 产品分工 生产剩余 私有制产生二、 商业贸易发展的概况国外 发展概况国内 货币、借贷、契约三、 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促进各地区交流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概念导入:商业贸易的含义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

5、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人们通过商业贸易,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听教师讲解解释“商业贸易”概念,进行理解。学生加深对专业名词的认识,为下面学习打基础。子目一“商业贸易的起源”展示一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商业贸易起源。材料一 在距今约两万年母系社会的北京“山顶洞 人”考古遗址中,发现有挂在脖子上、作 为装饰品用的海贝壳。原始社会交通不便,他们的海贝壳从何而来?捡拾?战利品?交换?材料二 埃及古王国时期的丧葬建筑的壁画 材料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 风氓材料四 原始生活的活化石“云南的苦聪人” 苦聪人解放前过着原始生活。他们的生活奉行原始的平均观

6、念,有肉同吃,有酒共喝,谁家有,就去谁家吃。1996年春节发救济粮,粮食分完后,还剩几把挂面,也要一家拿几根平均分完。 苦聪人部落内没有交换,但他们有时在部落边缘的小路上,放置一些兽皮,自己却隐蔽在路边草丛中,见到有外族人过路,便叫喊道:“好心人,请把我的东西拿去,给我件旧衣裳穿吧。”异族人把兽皮拿走,随便留下一件破旧衣服之类的东西,一场交换就算了结。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解读图文材料。1.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2. 借助多种类型史料分析课题,有助于培养史学素养,开阔视野。 子目二“商业贸易发展概况”(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5

7、-37,填写下面表格。并提出问题:通过世界各地及中国各时期商贸活动的状况,分析其共同特点。(二) 世界各地商贸发展概况 借助图文材料,介绍各地发展概况,引导学生分析解读。1. 古埃及:金字塔壁画上已有商品交换的场景。但商业主导权在国家手中。材料一 古王国时期,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国内贸易方面,上下埃及间的商业往来有了新的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埃及当时海外贸易的范围达东非、阿拉伯海、地中海沿岸各地。袁德忠古代埃及商业发展述略材料二 古埃及与腓尼基贸易往来的信息:“铲平黑人的土地。带回7000名活着的俘虏,带回40艘满载着雪松木的船。” 霍玉洁埃及古王国时期的

8、船只初探材料三 古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公元前1473-前1458年在位)陵墓壁画古埃及与东非蓬特(今索马里)进行贸易2. 古希腊:各城邦形成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材料一 雅典和罗马当地的农业不足以支撑城市的迅猛发展,必须代之以海外贸易。 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材料二 希腊是山地和海洋造就的文明,三面环海,多贫瘠山地。这种地理状况决定了希腊的农业不发达;小国寡民的规模是城邦的重要特点,它只能靠对外贸易才能满足多种消费的需要。 柏铮古代市场经济的鼎盛希腊、罗马的城邦商业经济材料三 希腊地图及贸易分布图 3. 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后,海外贸易十分繁荣。材料 图片“罗马帝国贸易网”“罗马

9、商人在地中海做生意”4. 拜占庭: 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材料 洛阳北魏墓地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铸造时间是491-518年。拜占庭帝国金币在我国出土数量很多。5. 阿拉伯:在欧亚非三洲间从事中介贸易,范围遍布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图片材料 阿拉伯贸易航海图(三) 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借助材料组,设置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商人地位变化、坊市制度、丝绸之路三方面了解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1. 商人地位变化问题探究1:中国古代商人地位有何变化?何因导致?材料一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维持生计而四处买卖,逐渐发展为固定职业,周人称其为“

10、商人”,称其职业为“商业”,沿用至今。材料二 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材料三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材料四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材料五 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伍袁萃林居漫录 材料六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李竞艳明代中

11、后期社会文化探析2. 坊市制度问题探究2: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布局和开放时间有何变化?材料一 唐长安城、宋汴京城示意图材料二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材料三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东京梦华录3. 丝绸之路展示海陆丝绸之路路线图(四) 货币、借贷和契约(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首先概念介绍上面三个词,之后展示图文材料,设置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材料,了解货币、借贷和契约的发展历史,认识它们对生活的影响,比较中西差异。1. 货币问题探究3:结合课本和相关材料,分析总结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趋势。问题探究4:在古代中国出现国外金币的原因是

12、什么?2. 借贷 展示图文材料,介绍飞钱、庄票等借贷工具。问题探究5:据材料概括借贷合约要素,分析借贷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材料一 伊丁从伊里手中借了银子。月,他将要归还银子和利息。证人:里皮、阿布尔和皮尔姆。在泥板上盖上了他们的印章。日期:11月1日,汉谟拉比第42年。席格瑞斯特古巴比伦账目文献材料二 在欠款还清后,按习惯要把泥版砸碎。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一些借贷泥版,说明当时有些人还不清贷款。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3. 契约问题探究6:比较古代中西方违契不偿的解决方式,说明中西方契约的特点。材料一 一日,毛二胡子向陈正公道:“三个月就拿回三百两,这不比做丝的利钱还大些?老哥如不见

13、信,我另外写一张包管给你。他那中间人我都熟识,丝毫不得走作的。”材料二 (凤四老爹)高声嚷道:“姓毛的在家不在家?陈家的银子到底还不还?”只见他两手扳着看墙门,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毛二胡子自认不是。 儒林外史材料三 (法官鲍西亚)说:“你的这场官司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向安东尼奥)你的生死现在操在他的手里,是不是? 威尼斯商人1.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填写相关表格。2. 学生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理解、概括、比较材料内容,之后小组代表回答问题。1.自主梳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

14、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4.子目二是对课本知识整合,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5.合作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思。子目三“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展示材料,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探究7:以丝绸之路为例,分析商业贸易对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材料一 罗马四处征战劫掠金银,从各国商人手中购买丝绸将中国和罗马文明紧密联系到一起。 波斯、阿拉伯、印度人成为了东西中间商,中亚和西亚成为各种文明交汇处,促进了绿洲城市繁荣。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材料二 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

15、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图片“丝绸之路”材料四 “一带一路”(英文名称是the Belt and Road,名称缩写是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1页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及相关知识,分析解读

16、信息,回答问题。1.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3.贯通古今,结合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课堂小结1. 板书小结本课知识2. 随堂练习梳理知识体系,进行练习题训练,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反思本课知识比较多,涉及了一些专业名词,仅用一堂课讲完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我认为,除了学习知识点,还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借助多种类型史料,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联系当今时事热点,从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为了弥补知识零碎化问题,我参照新课标,结合学情,整合本课内

17、容,将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关内容结合,意在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他们对纵横跨度大的知识一时无法完全接受。在日后教学中,耐心引导、培养学生加强全球意识,这有助于他们对历史的认识理解。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课题和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8课,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是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源于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广度与深度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整合利用生产要素,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本单元的地位承上启下,关系全局。上承古代商品贸易和丝绸之路,下启现代世界经济和二战后国际贸易。近代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

18、商贸活动的范围、内容、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情分析本课知识要点众多,涵括世界市场、黑奴贸易、资本输出等历史概念,中西方近代商业贸易。高一学生正处在1516岁之间,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问题的抽象能力。但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思考问题缺乏深度。教学目标1.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通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重大意义。3.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教学重点近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商业贸易的影响教学难点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东印度公司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史料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19、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现代的“一带一路”商业贸易收集“一带一路”的新闻时政知识有助于提示学生关注时政时事。一、世界市场引导学生思考,1、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工业革命是如何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如何助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考并根据材料得出答案。(提示:通过回顾旧知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答案)结合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二、商业贸易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史料,1、列举你知道的近代商业贸易。2、与古代相比,近代商业贸易有哪些变化?(提示:贸易中心地、商品、主营者、商贸经营方式、国际贸易格局等)阅读教材,

20、结合史料进行问题探究得出答案。(提示: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利于发挥新课标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知识小结:时间商业贸易的变化世界市场的发展西方中国新航路开辟16世纪殖民扩张17-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思考: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板书设计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一、世界市场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2.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多3.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第九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二、了解国际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了解

21、国际金融变化的主要变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一、本课重点: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本课难点:国际经贸体系与国际金融的具体内容教学过程设计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一战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仅作了解)A、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技术日益复杂,投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更加集中B、内容(仅作了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2、;工业与金融业高度融合;采取兼并或联合方式C、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不利于经济长期建康发展,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一战(2)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美国柯立芝繁荣仅作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导致产能过剩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意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发动了二战注:罗斯福新政(仅作了解)A、时间

23、:19331939年B、内容整顿金融业(银行暂时休业整顿、美元贬值);改革农业政策(减耕减产、实行补贴)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节劳资关系、蓝鹰运动);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立法与行政)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关注民生,注重社会福利D、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E、影响:缓解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A、背景/原因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的推动战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第三次科技革

24、命的推动B、 主要内容国内:加强国家政府经济干预(适度的通货膨胀增加就业社会福利干预生产)国际:成立国际组织经济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C、历史影响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7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困境”(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各国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高兴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核工业、生物技术从事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人数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福利国家/社会:通过财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25、,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局限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注战后主要经济危机:1973年石油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 社会主义国家(1) 苏联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8至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政权、余粮收集制、单纯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列宁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26、内容:工业上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上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特点:单一公有制,排斥市场调节;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国家指令性计划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追求高速度影响: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从小农国家变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是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改革陷入困境)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扩大企业自主权、打开了苏联改革闸门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工

27、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军事实力增强、后期改革停滞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成效甚微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注苏联解体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民族矛盾尖锐、西方和平演、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匈、捷、罗、保、东德、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战后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南斯拉夫改革(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波兰、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民主德国经济居东欧首位)但东欧各国的社

28、会主义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19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内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农业: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主导;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过渡时期(19531956年)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初步实现工业化);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曲折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八字方针(调整、巩固、

29、充实、提高)十年文革时期经济陷入严重混乱与倒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内地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至今)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2010年GDP世界第二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1) 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原先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2) 目标: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国有经济与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3) 成就(仅作了解)20世纪60至70年代韩国、新加坡

30、、马来西亚和以色列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海湾产油国经济起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022年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注:截止2022年世界GDP前20中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韩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伊朗、沙特阿拉伯(4)挑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殖民侵略遗留下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与政局动荡(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政策失误、人口快速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4、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源)(2)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

31、势趋于缓和,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扫清障碍)(3)跨国公司迅猛发展(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前身为关贸总协定)(5)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5、补充知识:资本主义国家模式、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对比表(仅作了解)项目资本主义国家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工业化道路先轻后重(英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轻重协调发展房地产?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整高度集中、自上而下国家指令性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

32、济体制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1) 原因:战争与经济危机的爆发(2) 表现: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3) 影响: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2、 1947至1995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 建立:1947年在美国主导下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部在瑞士日内瓦(2) 宗旨;国际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减少壁垒、取消歧视待遇)(3) 性质: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临时性的关于关贸的国际多边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依然以美国为主导(仅作了解)(4) 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一定程度

33、上加强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3、1995年至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1) 建立: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在瑞士日内瓦(2)宗旨:建立更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互惠、非歧视性、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准入)(3)意义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国际贸易最新变化:贸易形式更多样、交易手段更便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1)形成背景二战使世界金融秩序混乱,战后各国渴望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

34、国经济实力大增,其余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英镑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2)正式形成: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议(3)主要内容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双挂钩一固定A、 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B、 固定各会员国与美元汇率建立以美国为中心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时间1945年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提供短期贷款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初期贷款对象为西欧国家,后为发展中国家规定总部均设在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35、加权投票制(4)影响:美元霸主地位得以确立,标志着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5)走向瓦解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美元与石油挂钩,建立石油美元体系注:瓦解原因(仅作了解)A、 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又爆发石油危机,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B、 西欧、日本的经济崛起,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致命缺陷特里芬难题2、现代国际金融新发展(1) 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2) 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与保险),不同金

36、融机构业务界限被打破(3) 电子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日益普及(自动取款机、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联网、手机电脑)(4)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是全球性金融危机(5)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板书设计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2)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3)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37、国家宏观调控、福利国家、高兴技术产业)2、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战后苏联三次改革(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东欧剧变(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4、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1947至1995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1995年至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2、现代国际金融新发展课后反思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三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