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就。【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第18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19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时空上并存,时间上是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延续和发展。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共包括三个子目,分别是“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第一个子目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后两个子目的基础,选取讲述了亚洲、非
2、洲、拉丁美洲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独立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梳理这一阶段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恰当联系第13课和16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建构起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过程的整体认识,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的深远影响。第二三个子目在时空上并存,但侧重点不同,第二子目侧重于独立后的新兴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第三个子目则通过指出亚非拉不同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强调其发展任务的艰巨以及不断改革的必要性。旨在通过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分析,其具有以下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对于“非洲年”、“海地独立”等国家民族
3、独立事件和重要代表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上述历史事件未能建构起整体联系,对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整体进程与具体表现缺乏知识基础,对于战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应对举措也缺乏深入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读相关史料,对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建构起整体脉络,深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时间轴与相关资料理清二战后各国独立的基本过程,认识到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必然性。(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学会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解读材料,把握新兴国家独立的统一性和特殊性;通过整体对比与分析,理解亚非拉民族
4、独立运动的深远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学会归纳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战后亚非拉国家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能够基于相关史料开展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新兴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继续改革的必要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4.通过学习印度、埃及、古巴等国家领导人的革命事迹,理解其革命精神,认识到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整体趋向。(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抗争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过程。2、难点:新兴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与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探究法、读书指导法。【新课讲授】l 教学导入展示地图与时间轴,梳理回顾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据此联系第13、16
5、课的内容,引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过渡:在这一体系下,亚非拉被殖民各国饱受压迫和侵略,在不同时期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命。像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觉醒、拉美的独立、非洲的抗争,第16课学习了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起来探究世界殖民体系是如何走向崩溃的?新兴独立国家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又各自存在哪些发展问题呢?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进行教学过渡。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解读世界殖民体系的
6、崩溃背景和原因。材料1: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材料3: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
7、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材料4:从联合国成立开始,非殖民化就一直是其关切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非殖民化直接渊源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民族自决原则。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学生活动:解读材料,得出认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难以继续维系其殖民统治;其次,二战中各国民族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开始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再次,两极对峙格局中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被殖民国家的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援助,进一步鼓舞了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最后,联合国所推行的非殖民化主张
8、也是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活动:总结过渡。了解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背景与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如何摆脱殖民统治的?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一)亚洲1.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教师活动:介绍两大党的主要领导人并概述其领导的一系列活动,引入印巴分治。材料5:英国在印度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这样描述印度独立前的形势: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国危机学生活动:基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究英国在印度河巴基斯坦独立问
9、题上做出让步的原因。(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已经无法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印度强烈要求独立,加之印度内部矛盾尖锐,英国被迫做出让步。)教师活动:展示印度地图,概述印巴分治的基本情况,设问英国的分而治之留下了哪些问题与争端?材料6:分治使数万人死于教派冲突,使上千万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居住的地区犬牙交错,根本不可能截然分开印、巴分界线主要根据居民成份划分,这就无法顾及经济地域的统一。结果,划归巴基斯坦的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工业城市大都划归印度。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工业归印度,而这些工业的原料有不少依赖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农业。孙澄论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学生活动:基于教师提供的表格与数据,
10、分析印巴分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分裂带来的混乱;而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殖民国家的殖民遗留问题。2.东南亚各国的独立教师展示表格,梳理介绍亚洲各国的独立进程,引导学生认识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二)非洲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梳理非洲国家的独立脉络,初步了解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的基本情况。国家领导者形式结果埃及纳赛尔武装起义、反应斗争1953年成立共和国,1956年收回运河主权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反法武装斗争1962年独立教师活动:基于学生树立结果进行补充讲解,介绍“非洲年”的重要影响以及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殖民时代的终结。(三)拉丁美洲国家斗争结果古巴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力量进行
11、武装斗争1959年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反美斗争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教师活动:展示表格,设问战后亚非拉各国民族运动有哪些类型?呈现出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分析表格,总结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感受殖民体系崩溃的深远影响。(对独立国家而言:整整上赢得独立,开始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经济上为探索本国现代化道路奠定基础。对国际而言:壮大第三世界力量,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和平的发展;有利于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读材料与归纳概括的能力,认识到各国争取独立的艰难曲折以及世界殖民体
12、系崩溃的重要意义。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过渡:广大亚非拉拉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深刻的认识到没有真正的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是不能巩固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们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那么他们取得了哪些成就?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教师活动:补充讲解“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的概念。(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从经济上看,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数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从政治上看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13、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他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风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梳理亚非拉国家的建设成就。材料7:70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年石油出口量为378.6万桶/日,1980年高达922.3万桶/日;石油收入1976年为335亿美元,1980年增至1042亿美元。 沙特政府把部分资金存放国外银行或投放股市,每年获利100多亿美元,仅次于其石油收入。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它的国土面积不及沙特的1%。石油收入1961年为4.67亿美元,1971年为9.64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190亿美元,20年内增长40多倍。摘编自
14、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教师活动:概述讲解各地区取得的发展成就,补充讲解“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概念,引入各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东亚模式主要是实施“外资主导型对外经贸战略,以地区互补性和分工协作体系为基础,形成了梯次分布的产业链,一度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这种模式对外依赖性较强,多为模仿创新,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容易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拉美模式依靠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利用欧美外资,通过实施“外资依赖型的贸易替代模式和紧扣替代战略,其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严重依附于美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和脆弱性增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甚至有的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被称作“失去的
15、10年”。形成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地区的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不同,对外贸易政策和战略不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依存度不同。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差别较大。)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直观的展示新型发展中国家取得的重要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到“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不同。三、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教师活动:出示相关材料,设问发展中国家面临哪些挑战与问题?材料8:1997年7月以来,东亚遭到金融风暴的洗劫,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年以来,印尼盾贬值83%,泰铢、韩元、马来西亚吉特和菲律宾比索贬值2/5。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新加坡和中国台湾,本币对美元的汇
16、率下跌1/7以上。胡兆量亚洲金融危机与中国材料9:1991年拉美外债4260亿美元左右。因为基数过大,即使以后外债增长率年均只有1%,每年也要增加数十亿美元新债。拉美各国存在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官员腐败,分配制度极不合理,贫富悬殊日益加剧,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失业率上升,毒品走私蔓延。黄文登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及其九十年代的前景材料10: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造成非洲国家的边界划分极不合理,一个民族常常被划分在几个国家之内。当殖民主义者退出时,又蓄谋在边界、民族、宗教等问题上制造混乱与不和,给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留下了许多隐患。每当新兴的非洲国家遇到经济困难或政治危机时,每当外部势力干涉非洲
17、国家内部事务时,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就成为导火线,引发一系列内战或地区冲突。学生活动:结合所学解读材料,开展小组讨论。(东亚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与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拉丁美洲国家负担巨额外债,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社会贫富悬殊;而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边界冲突和民族矛盾是影响非洲发展的重要原因。)教师活动:基于学生反馈,梳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指出各国的应对措施,并归纳启示。(各国必须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反对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反对霸权主义,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基于相关史料开展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新兴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继续改革的必要性。课堂小结: